西周金文:何尊

神秘的先秦时代 2024-04-11 22:45:39

名称:何尊。

出土:1963年陕西宝鸡贾村。

时代:西周早期,成王时期。因铭文中提到文王、武王,则“迁都于成周”的周王,自是周成王。

级别: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国家一级文物。

著录:《文物》1976年1期。《殷周金文集成》6014。

现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尺寸、重量:高38.8厘米,口径28.6厘米,重14.6千克。

器形纹饰:圆口棱方体,长颈,腹微鼓,高圈足。器物主图案饰饕餮纹,装饰有蕉叶纹和蛇纹。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兽面纹,角端突出于器表。体侧并有四道扉棱。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

铭文:唯王初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豊,祼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仇文王。肆文王受兹大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民。’乌呼!尔有唯小子,亡识,视于公氏,有爵于天,彻令,敬享哉!”叀王恭德裕天,順我不每。王咸诰何,赐贝卅朋,用作庾公宝尊彝。唯王五祀。

注释:

宅:宫室。迁宅,即迁都。

成周:即今洛阳。

禀:承受。

豊:读为礼。复禀武王豊,意为沿用武王的典礼。

祼:祼礼。祼礼是周代重要的仪节,主要包括祼祭和祼飨两类。祼祭是指将酒浇在地上,用于祭奠祖先。例如:《周礼·春官·大宗伯》中载:“以肆献祼享先王。”祼飨则是指古代君主对朝见的诸侯酌酒相敬的行为。例如:《周礼·青官·典瑞》中载:“祼圭有瓒,以肆先王,以祼宾客。”

天:天室。天室,指天上星宿的布列位置。古代定国都、建宫室皆依之,故称。《逸周书·度邑》:“王曰:‘ 旦 ,予克致天之明命,定天保,依天室。’”祼自天,意为祼礼从天室开始。

四月丙戌:指周成王五年四月丙戌日。

诰:告诫。上告下。

宗:同祖曰宗。

小子:未成年人。

京室:京宫太室。太室,太庙中央之室,亦指太庙。

仇:此字据陈剑《据郭店简释读西周金文一例》读仇,训为匹。裘锡圭说:“古人于臣对君的关系,也用‘仇’‘匹’‘妃’‘配’‘耦(偶)’等语……”。

肆:连词,表示承接。

大命:天命,上天给予的使命。

廷:唐兰疑读为筳,即筳篿。筳篿,亦作筳篅,是占卜的一种方法。

中国:指国之中央。宅兹中国,意为居住在天下之中。这是关于“中国”一词的最早记载。

乂:治也。

亡识:无识。

视:效也。视于公氏,效法公氏。

爵:唐兰认为应释读为劳。

彻:通也。

令:释读为命。彻命,通晓命令。

裕:祭也。

顺:读为训。

每:释读为敏,即聪敏。

庾公:应为“何”之父。

王五祀:指成王五年。

何尊赏析:

何尊的造型浑厚,器形庄重稳健,展现了西周青铜器的精湛工艺,彰显西周贵族的尊贵与威严。何尊内底部铸有铭文,共计122字。铭文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何尊铭文首先记述了周成王在营建洛邑的过程中,对先王进行祭祀,并祈求先王保佑洛邑的平安和繁荣。同时对贵族“何”进行赏赐,并告诫他要效忠天子,勤政爱民。这一部分内容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宗教信仰和祭祀制度,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风俗提供了宝贵资料。

铭文中的“宅兹中国”,这是何尊铭文的核心内容。这里的“中国”一词,指的是洛邑地区,即今天的河南洛阳一带。这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将“中国”二字用于指称国家政治中心的实物资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地理具有重要意义。

何尊铭文的书法艺术价值。铭文字体风格是典型的西周早期金文风格,又称“大篆”。这种字体继承了甲骨文的象形性,但更为规整化、符号化,已具备了成熟的文字系统特征。每个字形结构严谨,线条粗犷有力,充满了古朴雄浑的气息,充分体现了西周早期金文的独特魅力。

何尊铭文在保留了早期金文原始质朴风格的同时,也展现出一定的艺术韵味。其字形饱满而不失灵动,线条粗犷而不失细腻,布局紧凑而不失舒朗,给人以庄重典雅而又生机盎然的艺术感受。这既是当时社会审美取向的反映,也是工匠们匠心独运的艺术创造。

总之,何尊及其铭文不仅是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其青铜器本身也是一件精美的青铜器艺术品,这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对何尊及其铭文的赏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西周时期的社会风俗、政治地理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情况,感受到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同时,何尊及其铭文也是我们今天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见证。

1 阅读:16

神秘的先秦时代

简介:先秦史、古文字、文博考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