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毛主席邀请马占山出席政协会议,马占山拒绝:我不能参加

栩说历史 2024-03-31 14:36:01

1950年的时候,新中国已然建立,在这片中华大地上,新的秩序正在井然有序地运转起来。而在全新的秩序下,一个核心的要点,就是不同的政治力量和派系之间,终于有了机会摒弃相互之间的矛盾和不解,携手打造一个现代化的、有自我力量推动的、能够向着发达和富裕这两个目标前进的新中国。

毛主席也出于相似的考虑,认为国家的管理并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党派的事情,因此他便主动向许多民主党派以及原有的国民党进步派伸出橄榄枝,邀请他们参与政协的讨论会议,希望大家一起坐下来,商量出来一个治理国家的好办法。

在众多接受了毛主席邀请的国民党进步派里,有这样一个人,非常令人瞩目,这个人是毛主席的老朋友,而且从来都是毛主席相当欣赏的人物,如果他能向毛主席表现出善意,那么想来对国家进一步的发展和整体政治的协调,会起到一个相当重要的辅助作用。

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个人面对毛主席的邀请,却最终选择了拒绝,表示自己无法参加这次政治协商的会议。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他又为什么公开拒绝毛主席的邀请,无法参加这次会议呢?

他就是名噪一时的抗日名将马占山,也算是清末闯关东的人群,要知道当时的东北可不怎么太平,满清朝廷常年封锁关外,又把东北当作流放重犯的地方,所以匪寇盗贼等社会不安定因素,在关外横行无忌。

也因此,所以马占山的家庭,从祖父到父亲,一直有一身好武艺,而且待在东北地区,土地辽阔,来来往往交通没那么便利。因此多多少少还要学点儿骑术和射箭的本事。

只不过马占山却没有遗传他父亲和祖父的一身好武功,自幼体质不太好,所以为了磨练他的意志,从小他的父母就严苛地要求和锻炼马占山,让他上山里采集野果并且捕捉猎物。一般人早就熬不过这种“魔鬼训练”了,可这样的磨练在马占山身上,不仅没让他倒下,还让他的性格变得更加刚毅果决。

而因为马占山有一身好的骑术,所以很小的时候,他便开始给当地的大地主姜顺放马,只是后来因为丢了一匹马,被姜顺诬赖他有偷懒的嫌疑,为了避免官府将自己抓获,于是马占山就逃到了山里,落草为寇。

这个时候的清朝,基本上已经濒临崩溃,马占山这样一个人逃到山里,说实在的,也根本没有人去抓他。刚好他又遇上了日俄战争,整个东北被俄国人和日本人肆虐,满清政府更没有力量去控制土地和维系领土完整了。

思来想去,满清想了个办法,那就是招抚当地的山贼土匪,让他们进入满清的编制内“吃皇粮”,于是原本是土匪的马占山便摇身一变,成了维持治安的地方军人。

不过满清朝廷的这份皇粮,马占山也没有吃多久,很快到了1911年,清朝在辛亥革命的炮声中宣告终结。而这个时候,马占山便果断投靠了当时清军在奉天的军事长官吴俊升,成为了吴俊升手下的一员悍将。

而吴俊升这个人,向来以“长袖善舞”著称,没过了多久,张作霖来到了东北,吴俊升审时度势,又带着马占山投靠了张作霖,马占山就这样,成为了张作霖麾下的一名团长。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马占山从一个平民百姓出身,一路做到了大军阀手下的团长,按道理说人生也算是到了自己的天花板。但没想到机会还在后来等着他,1925年的时候,张作霖的手下爱将郭松龄,因为不满张作霖重用自己的死对头杨宇霆,所以宣布通电反张。

张作霖此时还在关内准备着中原大战,听说自己老巢起火,一时之间竟不知所措。马占山抓住了这关键的时机,主动出兵,与郭松龄的军队展开一场大战,而且一次就击败了郭松龄,直接抓住了郭松龄夫妻两个人,将这场反张大战的危害降到了最低。

因为这件事,马占山得到了张作霖的充分信任,后来被提拔为了黑河的警备司令,自此马占山正式走上了奉系军阀的舞台,成为了张作霖手下的高级军事长官。

但如果仅仅如此,马占山也只是一个历史人物,而不会成为一名爱国将领,他人格最熠熠生辉的故事,发生在几年后的1931年。

1931年,凡是中国人都知道,这一年爆发了“九一八事变”,日本人趁着中国不备,悍然对中国发动了入侵,而无论是蒋介石还是当时的张学良,面对日本人的入侵,都表现出了一种不抵抗的态度,放任日本人对东北的侵占。

就是在这种领袖人物懦弱无能的情况之下,马占山却公开违背了蒋介石和张学良所谓的“不抵抗政策”,在今天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江桥附近,率领东北军对日本人进行了强有力的抵抗,而这也就是著名的“江桥抗战”。

实际上日本人在进攻江桥之前,曾经对马占山发出过招降的暗示。但马占山对日本人的招降是置之不理的,并且表示了“抵抗到底”的决心,于是日本人没有办法,在1931年11月4号的时候,率领1300多人,在江桥附近跟马占山率领的东北军展开了大战。

而马占山面对日本人来势汹汹的进攻,亲自率兵在江桥附近跟日本人大战了三天,掀开了中国抗日战争史上,首次抵抗的序幕。

在最开始的作战中,马占山指挥抵抗,对日本人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于是日本人便出动了全方位的增援,最后竟将兵力扩展到了整整3万人。但即使有着武器装备的全面优势,以及兵力的上风,日本人对马占山的进攻依然是举步维艰,直到经历了轮番进攻加上围困之后,日本人才将马占山最终击败,江桥抗战遗憾地以我方失败宣告终结。

当然这主要也是因为东北军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了马占山一直只能与日本人孤军奋战,令人欣慰的是,虽然最后没有等来支援,但马占山的义举,此时已经传遍了全国,在面对日本人的围剿中,马占山表现出来的勇气和信念,不愧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在江桥抗战失败后,马占山还秘密潜回国内,随后还配合傅作义抗日,参加了绥远保卫战和阴山血战,功勋卓著。

只不过到了后来的解放战争中,马占山经历了多年的战乱,已经不想再看到中国人继续打中国人了,对马占山来说,抵抗日本人是自己作为中国人的天职,但是如果帮着蒋介石去打共产党,马占山自己内心却无法接受。

他始终还会回想起,当年在东北地区抗战的时候,由我党主导的抗联,对他做出了很多的配合和帮助,所以马占山对我党一直具备很深的好感。

尤其是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蒋介石对马占山,本着一个“能用则用”的态度,从来就没有给予过信任,并且还想办法夺去了马占山的军事指挥权力。这件事让马占山一直耿耿于怀,所以到解放战争后期,马占山果断向我党表达了诚意,愿意配合我党对国内进行解放,并且亲自劝说跟自己有过友谊的傅作义,向他说明我党的政策,最终让北平顺利解放。在这整个过程中,马占山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也因为这件事,所以毛主席对马占山的称呼,一直都是“同志”,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朋友”。

那么我们文章开头所说的,马占山没有接受毛主席的邀请,参与到政协会议中,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件事的背后,也有着一些因由,原来因为常年在冰天雪地里作战,而且生活水平不是特别好,所以导致了马占山的身体一直不好,到了建国初期的时候,马占山其实已经患上了严重的肺癌,他也没有办法再参与到国家政治的协商中了。

到了1950年的时候,马占山抢救无效,走完了自己65岁的生涯,但是他一生中为中华民族独立所作出的贡献,却始终不会被人遗忘。在他去世后,毛主席亲自指示将他安葬在北京,也算是让他在九泉之下得到了一个欣慰的结局,不管怎么说,他都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解放,看到了新中国的建立。

18 阅读:8490
评论列表
  • 2024-04-02 05:31

    向英雄致敬,中华好男儿

  • 2024-04-10 13:36

    打响抗日第一枪的民族英雄!!!

    栩说历史 回复:
    民族英雄
  • 2024-04-24 23:57

    打响抗日第一枪,不愧中华儿女,铁骨铮铮硬汉,值得纪念。

  • 2024-04-12 18:36

    马占山将军民族英雄👍

  • 2024-04-11 13:21

    我老李演的:决战江桥

栩说历史

简介:栩说历史,你身边的历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