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今天的课程。今天进入到道路照明的设计阶段了,今天是道路照明设计的第一节课,也是首先从规范开始,然后结合实力讲解怎么把规范的要求运用到实践的项目当中。
规范主要就是这一本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好准,有一些地方针对当地的城市道路还会有自己的地方标准,如果有地方标准就按地方标准的要求去执行,但其中的原理、计算方法、设计方法跟采用这本国标是一样的。所以一方面理解国标的内容,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去理解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在道路照明里面涉及到两个比较难的计算的过程,一个是在做照明方案的时候要做照度的计算,另外一个就是供配电系统涉及到的一些计算。这两个部分相对来讲就是整个课程比较难的地方了,现在就进入到比较困难的学习过程了,在这个阶段节奏也会更加的慢一些,保证大家都能够去理解思路和原理。
首先来看规范的适用还是看总则的部分,规范是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市道路以及道路的相关场所的照明设计。

·第一个是城市道路,公路不在这本规范的范围内,如果坐公路要去看公路的规范,如果是乡村道路,其实也不在这本规范上严格来讲也不在规范的覆盖范围内。
·第二个就是比如小区道路、厂区道路这种内部道路,严格来讲其实也是不在城市道路的范畴内的,所以也是可以不按这本标准的要求来。但是刚才讲的乡村道路也好,厂区内部路、小区内部路等等这些内部道路是可以参照这本规范来做,但是细节上跟这本规范如果做不到要求也可以不必强求。
·第三个就是比如小区道路、厂区道路这种内部道路,严格来讲其实也是不在城市道路的范畴内的,所以也是可以不按这本标准的要求来。但是刚才讲的乡村道路也好,厂区内部路、小区内部路等等这些内部道路是可以参照这本规范来做,但是细节上跟这本规范如果做不到要求也可以不必强求。
·第四个就是与道路相关的场所,来看一下道路相关场所就是指的人行地道、人行天桥、停车场等等。同样的人行地道和人行天桥也指的是在道路上面看到的天桥,比如像商场之间的连廊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行天桥,但实际上就不跟道路相关。

人行地道比如跟地铁连在一起的人行地道其实也不在这个范围内,前提就是要跟道路相关,还要跟道路相关。像停车场也同样是在道路周边的,公共的通常是露天的停车场,用这本规范的要求。如果是小区车库,明显就不是规范的范围了,所以拿到一本规范首先就搞清楚适用哪。搞清楚它的适用范围。这个是总则的部分。
·接下来看术语的部分。术语的部分首先交汇区就是道路的出入口、交叉口、人行横道、out区域。它的特点是在这个区域里面容易发生碰撞,通俗来说就是这几个区域是事故高发区。
它定义交汇区术语是为了在照明标准里面有一个专门的交汇区照明标准值,所以就得先知道交汇区是哪些地方,就道路的输入口、交叉口、人行横道等区域。

但是人行横道相对比较特殊,这个区域就有一些地方的人行横道就是在设计的时候那里可能不是人行横道,但是由于在那个位置横穿马路的行人比较多,大家可能都觉得从那个地方穿马路会比较的方便,大家都从那里穿,怎么样就走的人多了,就变成了人行横道。
这种后加的人行横道其实没有办法去控制,所以在实际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是在道路的出入口和交叉口这种交汇区会有加强照明,但人行横道的位置不一定有,是因为其实可能在设计之初没有预料到那个地方是人行横道,这可能也不是别人设计有问题,可能就是一开始不知道。
这个是交汇区,重点就是知道在交汇区因为容易发生事故,它的照度标准会高,后面在学习的时候就会知道它的照度标准比普通段要高,而且需要做加强照明就可以了。
·第二个就是道路建筑线界。道路建筑线界其实跟设计的关系就是路灯不能够侵入到建筑线界里面。来看一下道路建筑线界的图,像虚线框起来的这些部分就是建筑线界。关于建筑线界了解到这里就可以了,重点需要知道的是不需要知道建筑线界怎么画出来的,这个是道路去画的,只知道有这个概念,路灯不能进去,路灯可以放在哪,因为规范的要求是路灯不能放在哪,但要解决的是路灯可以放在哪。

所以来看这个图,这本是道路的规范,在第一个图上面路灯放在了这个位置,这个位置是什么?wf或者是wg,wf就是设施带、w趋势对话带,所以就知道了路灯可以放在哪,可以放在绿化带或者设施带里面,就是从图上知道路灯的第一个位置。
第二个位置看这里,看路灯放的是个位置叫wdb,这个db是什么?来看,它是分隔带,所以就知道了路灯能够放的位置就是绿化带、设施带或者是分隔带,而知道这样就可以了。
如果做到隧道的项目,还有一种可能就这一个建筑物还有可能是一个下穿道路,就要知道灯不要装在这个虚线。线框里面就可以了,要装在虚线框的外面可以把它放在这个角上面,放在顶上面,但是不能放在虚线框里面,那就建筑线路,就理解到这里就可以了,就是知道路灯可以放在哪里就可以了。
·回到自己的规范,接下来二点一点三到二点一点六的部分,这个部分的术语讲的是照明的几种方式。首先常规证明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其实就是最常见的照明方式,它指的就是灯具安装在高度通常为十五米以下的灯杆上。

这里要理解到十五米以下从逻辑上来讲应该指的是灯具的安装高度,而不是以灯杆的高度去定。如果是在做普通路灯的时候,灯杆仅仅是为灯具服务的,灯具的安装高度基本上跟灯杆的高度是可以划等号的。
但是现在做多功能杆,灯杆不仅仅是为灯具服务的,可能还挂载了其他的设备,其他的设备安装高度可能是比路灯要高的,这个时候灯杆的高度跟路灯的安装高度就不能够划等号了。
所以在这里其实要理解一下安装高度和灯杆高度的区别,它是按照一定的间距有规律的设置在道路的一侧、两侧或者中间分隔带的照明方式,常规看到的基本都是这种照明方式了。具体的设计在下节课讲照明方式和设计要求的时候来给大家讲。

这里就是先给大家解释术语的概念,高杆照明指的就是大于等于二十米的照明方式,这个是小于十五米,这个是小于十五米,半高杆灯就是十五到二十米,就在这两个之间,它是半高杆灯的照明。
半高杆灯在这里就会说到了通常是用于道路交汇区等场所的照明,可以知道常识可以让我们想象到灯杆越高能够照明的范围就会越广,道路的出入口、交叉口等等这些位置一般来说宽度是会比常规段要宽一些的,所以就会考虑在交汇区去增加灯具的安装高度,就实现更大范围的照明。
所以这里半高杆会是用于道路交汇区就做一个加强照明,在这里是把十五米二就是等于十五米是放在了高杆照明这里,如果高杆照明我认为它是大于等于十五小于二十的,之所以把等于号放在半高杆照明这里是因为十五米是做防雷的接线,如果把等于号放在半高杆照明这一块就可以有一个结论是常规照明的部分是可以不考虑防雷的。

如果按刚才,术语的灯杆高度来定义照明方式,灯杆高度十五米以下是不用做防雷的,所以我会把十五米放到这个位置,然后就这样去进行划分。
护栏照明是一个相对来讲特殊一些的照明方式,来看一下护栏照明,其实就是照明手册里面讲的第一位照明,直接看图就可以发现,它就直接安装在道路的护栏上面,这里其实也给出了它的优点以及适用区,比如不太宽的高架桥、立交、匝道、一些重视景观的桥梁,优点是具有较好的诱导性,避免过多的灯杆影响景观。
但它的缺点其实也很明显,就是因为灯具比较矮,能够照亮的范围也比较小,所以只能用在脚不太宽的地方。这个就是这本规范涉及到的四种照明方式,重点学习的是常规照明,接着往下看,二点一点七、一点八、一点九到这里,这个部分是对灯具的描述,其实可以看到它是对光线的最大光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