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巴啦啦小魔仙》里的 "严莉莉" 试图用二手市集传递美好,现实却给了她一记重击。
近日,演员刘美含主办的 "闲置流通计划 2.0" 市集被指售假,从 MIUMIU 针织衫到 LV 背包,一件件争议商品撕开了明星光环下的信任裂缝。
这场主打环保与公益的二手市集,本是刘美含希望通过物品流转延续温暖的尝试。活动现场汇聚 2000 余件明星及造型师闲置,甚至宣称将部分收益捐给 "一亿棵梭梭" 公益项目。
但消费者的反馈却让这场美好的愿景变了味:有人以 80 元购入的 MIUMIU 针织衫布满污渍,品牌标签与正品存在明显差异;另一位买家晒出的 LV 背包,走线粗糙、皮质暗沉,与专柜品质相去甚远。
面对质疑,刘美含紧急录制道歉视频。镜头前的她神色凝重,坦言因前期审核疏漏导致问题商品流入市场,目前已逐一联系买家协商解决。
这并非她首次遭遇争议 —— 去年首办的二手集市就因排队混乱、体验不佳遭诟病,当时承诺的优化措施在此次活动中并未完全兑现。
更令消费者不满的是市集整体品质:普通短袖标价近千元,大量衣物仅有 XS 码,部分商品甚至带着未清洗的汗渍。
有参与者吐槽:"与其说是二手市集,不如说是明星周边溢价场。" 而主办方收取的 30 元门票,在糟糕的购物体验下更显刺眼。
近年来,明星二手市集逐渐成为新潮流。从闲置变现到公益噱头,明星们试图用个人影响力赋予旧物新价值。但当商品品质、定价合理性、售后保障全面失守,这种建立在粉丝信任基础上的商业模式便摇摇欲坠。
刘美含事件为整个行业敲响警钟:光环不能替代专业运营,情怀更需规则托底。
对于公众而言,这场风波不仅是一次消费维权,更是对明星商业行为的重新审视。当明星从荧幕走向市集,他们需要承担的不仅是流量,更是对消费者的责任。
未来如何在情怀与商业之间找到平衡,如何用透明机制守护信任,将成为所有明星摊主必须回答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