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世界为数不多的拥核国家中,只有印度跟巴基斯坦冲突不断,隔三差五就要发生点摩擦。
没想到的是,这次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印巴两国的争端开始愈演愈烈。
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两国已经发生了4次交火。巴基斯坦甚至表示,印度入侵迫在眉睫,自家的130枚核武器不是摆设!
什么情况?难不成这俩要动手?两个拥核国家开战意味着什么,大家心里都清楚。
说到这里,先给不了解的朋友简单说一下双方冲突的来龙去脉。
此轮印巴争端急剧升温的导火索,是4月22日发生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恐怖袭击事件。
疑似武装分子在该地区向游客开枪,造成至少26人死亡,另有数十人受伤。该事件已成为自2019年普尔瓦马袭击以来,该地区死伤最为惨重的恐怖袭击。
事发后,一个名为“克什米尔抵抗运动”的激进组织在社交平台上宣称对此次袭击负责。印度安全机构声称,该组织实际上是巴基斯坦境内激进组织“虔诚军”的分支。
巴基斯坦对这一指控予以驳斥,并且表示“虔诚军”已经名存实亡,在巴基斯坦境内没有任何组织架构,部分成员也遭到拘押,不具备从巴基斯坦控制领土策划或实施袭击的能力。
但是印度就是不相信,三哥觉得这事一定是巴基斯坦在背后支持搞的,尽管自己没有任何证据。

事发后第二天,印度就迫不及待对巴基斯坦展开各种制裁,包括暂停两国间一项重要水资源分配条约、关闭边境口岸、驱逐巴方人员等。
巴基斯坦这边立马做出强势回应,将“以牙还牙”,并宣布即日起对印度关闭领空、暂停与印度的所有贸易并驱逐印度驻巴国防、海军和空军顾问等。
在随后的四天中,两国士兵每天都有交火事件发生。
看起来双方的冲突有升级的趋势,可实际上过去这么多年双方就没消停过。每一次摩擦发生后,印度跟巴基斯坦都是点到为止。
说白了,就是因为彼此都有核武器,真要打起来对谁都没好处。所以说,这一次也不会例外,不管如何放狠话,都不会来真的。
让人没想到的是,印度这一次不走寻常路,竟然玩了一把阴的。
在所有制裁措施中,最让巴基斯坦无法忍受的,就是掐断水源这一招,可谓伤害极大。
要知道,《印度河用水条约》自1960年签订以来,印巴历经多次战争和冲突,均未影响该条约的存续,因此被视为印巴关系中的“最后一道防线”。
占据水域上游地区的印度,基本遵循了条约要求,确保了巴基斯坦获取发电、灌溉所需的水资源。
不过,在过去10年里,印度曾屡次威胁要对巴基斯坦“断水”。
此次印度宣布暂停执行条约后,短期内可能会通过旱季蓄水的方式阻碍巴基斯坦水力发电和农业灌溉的正常需求,长期则可能通过修建引水工程的方式分流巴基斯坦的水资源。
巴基斯坦全国大约70%的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都依赖这些河流,而农业是巴基斯坦经济和农村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印度突然中断水源供应,极可能对巴基斯坦的粮食生产、饮水安全以及经济稳定造成灾难性后果。
断水的巴基斯坦会面临小麦和棉花减产30-40%,2300万人面临粮食危机,巴基斯坦支柱产业纺织业也将面临原料短缺的问题,一个月损失数十亿美元外汇。
正因如此,巴基斯坦铁道部长警告印度说,你们停止我们的供水,我们就停止你们的呼吸,巴基斯坦的130枚核武器不是摆设!

大家要知道,印度所谓的“断水”,不是直接切断水源,而是在旱季蓄水,破坏巴基斯坦的农业发展。
因为印度没有能力彻底切断水源,毕竟在高原地带修建大坝的难度极高,印度要是有这个能力,早就这样干了。
所以说,印度的真实目的就不是断水。前面说了,印度要的是旱季蓄水,对巴基斯坦造成经济破坏。
如果只是这样,你可以说印度不讲武德,没什么底线。
然而,大家还是低估了印度的无耻程度。人家岂止没有底线,简直是是坏到家了。
巴基斯坦最怕的不是你断水,而是突然放水。印度可以旱季蓄水,同样也就可雨季放水。
一旦如此,不仅农田被毁,颗粒无收,对普通民众的安全也会造成极大威胁。
结果巴基斯坦怕什么就来什么,印度26日在未发出预警的情况下给大坝放水,导致水位突然上涨,使巴基斯坦控制地区陷入混乱,引发紧急水情,迫使河岸居民逃往安全地带。
由于印度向杰赫勒姆河释放了超过往常的水量,目前已出现中度洪水。当地居民说:“我们没有收到任何预警,洪水突然涌来,我们正奋力保护生命和财产。”
巴基斯坦当地官员只能通过扩音器发出警报,在水位迅速上涨的情况下敦促民众尽快撤离。

不得不说,印度可是真够阴的。就算你要报复,最起码也得调查以后在下结论吧。
印度倒好,事发后连查都不查,直接认定就是巴基斯坦干的,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开始报复。
更没想到的,就是印度已经没有了下限,断水算什么,印度还会放水。
中国人应该都听过关羽水淹七军的故事,可那是对待敌方军队的战争手段,毕竟在战场上就是你死我活,放水淹你没什么可说的。
可印度这是什么行为?突然开闸放水,淹的可都是巴基斯坦的平民百姓。
这种行为说白了,就是单纯的坏。
阿三再一次用自己的无耻,刷新了世界对它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