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惠及万家”的互联网+逐渐受到国家的严格管控

匡启明 2024-04-09 14:30:39

一、寡头垄断显化,互联网+市场失衡加剧

当前,我国互联网+行业中,寡头效应日益严重。以网约车行业为例,滴滴出行凭借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占据了网约车市场高达70%的份额。这种庞大的市场份额赋予了滴滴出行市场定价的能力,使其能够轻易操控市场,形成垄断,并长期以此攫取利润。

二、财富分配失衡,互联网巨头加剧社会贫富差距

根据2023年公布的数据,各互联网大厂在员工规模、营收和净利润方面表现出色,但这也导致了社会财富向少数人群集中,进一步拉大了国内的贫富差距。例如,京东、阿里巴巴、字节跳动、腾讯等公司在拥有庞大员工数量的同时,也实现了惊人的营收和净利润。然而,这些公司并未能创造出足够多的就业岗位,使得财富分配问题愈发突出。

三、直播带货热潮背后的隐患:对实体经济的挤压效应

与早期的电商行业如淘宝、京东等通过创造灵活就业岗位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不同,近年来兴起的直播带货行业则加剧了头部主播效应。一些头部主播仅凭较小的团队就能实现惊人的净收入,这不仅掠夺了大量财富,还严重挤压了国内实体经济的发展空间,加剧了国内现有矛盾。

四、互联网+巨头“大而不强”,国际竞争力亟待提升

尽管国内互联网+大厂在履行一定社会责任的同时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掌控力和营收能力,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这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足,无法有效推动国内经济的对外扩张和资金流入。

因此,近年来一系列监管制度和管控手段的实施,正是针对这些“大而不强”的企业所引发的国内社会矛盾而采取的应对措施。

五、国家出手管控:平衡互联网+发展与国内社会矛盾新举措

从互联网+到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可以看出,国家对新能源的政策支持正是基于其对外贸易的重要作用。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有助于缓解国内产能过剩和内需过剩的矛盾,加强对外贸易,提高国内经济活力。因此,对于互联网+行业的管控,也是为了更好地平衡国内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1 阅读:13

匡启明

简介:用热爱的方式过这平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