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把“我不行”挂在嘴边,如何教育,才能提高他们的自信

老张育儿记 2024-05-06 23:00:11

“我不行,这些事情我肯定做不好!”

“妈妈,这些题目太难了,我肯定会做错的!”

孩子总是把“我不行”挂在嘴边,说明他们骨子里自卑,总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这样消极的认知,会影响孩子的成长,甚至还可能阻碍他们的未来。

“我不行”的背后,藏着孩子的自卑

孩子时不时就说“我不行”,看似只是简单的三个字,实则却藏着孩子深深的自卑感。而这种自卑感,并非短时间内形成,而是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结果。

孩子的自卑,往往源于多方面原因。在家庭环境中,父母过于严厉或者溺爱,都可能让孩子的自我价值感缺失;在学校和社会中,孩子可能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或者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等原因,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从而自卑。

孩子一旦自卑的话,他的人生就会到极大的负面影响。接下来,孩子不敢尝试新事物,甚至放弃追求自己的梦想。就连性格,也会变得内向、孤僻,难以融入到集体生活中。

最可怕的是,自卑感会慢慢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产生抑郁、焦虑的情况。不敢想象,孩子自卑之后的日子,过得有多辛苦。

不强推,是对孩子最大的爱护

听到孩子说“我不行”的时候,有些性格急躁,或者要求严苛的父母,就会忍不住上火,各种逼迫孩子。

说实话,孩子的自卑心理,多半是父母教育的结果。总是逼着孩子优秀,却不考虑他们的能力,这是教育中最大的失败。

想说的是:接受孩子平庸,真的有那么难吗?他们已经表示自己“不行”,那父母为何还要强推呢?这不是在孩子的伤口撒盐吗?

聪明的父母,此时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用他们的心态和视角看待问题。既然孩子说了“我不行”,那就不要强行让他们做事,这是最起码的尊重和理解。

那些嘴上说着爱孩子,却各种逼迫他们做事的父母,是时候收起自己所谓的“好心”了。允许孩子自卑,允许孩子不如别人,才是爱他们的表现。

面对自卑的孩子,父母该如何教育?

首先:要深入了解孩子自卑的根源。

虽说都是自卑,但是孩子的自卑原因,却是不一样的。有些是家庭原因,有些是学习原因,有些则是社交原因,所以父母要先清楚原委,才能针对性的教育。

试图跟孩子聊天,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看看问题出在哪里。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和情绪变化,找到自卑根源后。

其次: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自卑的孩子,意味着他们缺乏自信,内心或多或少都有些敏感,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支持,这样才能让他们找回自信。

生活中,父母要多给孩子一些陪伴,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鼓励他们多去尝试新的事物。即便孩子做的不够优秀,只要愿意迈出第一步,都是成功。

再次: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之所以总是说“我不行”,就是因为孩子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了怀疑,才觉得事事都没有其他人优秀。

因此,父母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也是有长处的。只有看到自己的优秀,才能慢慢激发孩子内在的价值感。

最后:要引导孩子参与社交活动。

大部分自卑的孩子,都喜欢自己独处,不敢跟其他人多接触,有种“羞于见人”的感觉。可社交活动,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活动之一,还是要多参加才行。

要多鼓励孩子参加社交,可以锻炼他们的能力,也便于自信的建立。在跟同龄人接触的过程中,也能让孩子学会如何表达沟通,如何解决冲突。

送给父母的温馨小建议:

面对自卑的孩子,父母冷静的同时,还要保持耐心。多给孩子时间,让他们慢慢成长,而不是急于求成的逼迫。若是太过着急的话,反倒会弄巧成拙,让孩子变得更自卑,而且心理压力更大。

虽说关爱和支持孩子很重要,但父母要懂得区分过度保护和溺爱,千万不可把孩子保护得太好。要不然,孩子会在溺爱中慢慢失去独立和自主性,等到没有父母的帮助,他们的自卑情绪会更强烈。

多去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因为人在面对喜欢的事情时,会变得更加积极。倘若能把喜欢的事情做好,那孩子的自信也会得到相应提升。

0 阅读:15

老张育儿记

简介:和大家一起分享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