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消耗孩子的能量会毁了他!请做赋能型父母

良浩lh 2024-01-05 22:26:13

我越跟妈妈对抗,妈妈越是数落没完。终日与愤怒、沮丧为伍,我已经不知道学习的乐趣何在,不知道人生意义何在,不知道活着的乐趣何在!” 我这才醒悟,太多的道理,对孩子而言是一种折磨。心理学家马歇尔说:“当语言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至彼此疏远和伤害时,这种沟通方式让人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喋喋不休讲道理,看似为了孩子好,其实正在侵蚀孩子的能量。因为孩子感受到的只有父母的不信任和操控,所以他便把能量都消耗在了抵抗上,而不是改变上。喜欢无休止地向孩子抱怨知乎上,有位博主将喜欢抱怨的父母称为“行走的乌云”。她说:“只要妈妈一开口,我就感觉生活里没了光。”从小,她妈妈每次和爸爸吵完架,就会在她的面前不停地数落爸爸,完了,又把怨气浇到她身上:“哎,我当初怎么瞎眼嫁给你爸的,然后又生了你这个烦人精......”“要不是为了你,这日子我早过不下去了......”平时吃个饭,妈妈不是抱怨这个菜贵,就是吐槽她不好好学习,骂骂咧咧十几分钟,导致她每次吃饭都如鲠在喉。用女孩的话说就是:“每次妈妈开口,看到她嘴唇一开一合,感受到抱怨声不断充斥着耳膜时,我就压抑得喘不过气来。”这导致她也逐渐“遗传”了妈妈的负能量,看问题都变得悲观。严重时,还想过自杀。有这样一句谚语:“如果常常流泪,就看不见星光。”父母爱抱怨,家就会变“情绪垃圾场”。生活在“垃圾堆”里的孩子,内心积聚了太多的苦楚和压抑,阳光自然照不进去。这时的孩子,就如同一株生长在沙漠里的小草,成长营养得不到供给,只能不断消耗自我,最终走向枯萎。喜欢在小事上过度指责孩子心身医学硕士李辛曾分享一个真实案例。就读于某211大学大二的女孩李楠,突然休学在家,每天不是玩游戏,就是吃喝睡。妈妈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女孩就是摆烂不肯上学,说自己就是一无是处的废物。一番咨询后,李辛发现,孩子的病因出在妈妈身上。从小,但凡女儿考得不好或者偷懒放松一下,妈妈就会不停地指责:“你这样对得起我在你身上付出的心血吗?”有一次,女儿不过是漏写了一些妈妈留的作业,结果妈妈大发脾气,一边骂一边把她赶出门口写作业,丝毫不管当时已经很晚了。平日,妈妈还经常因为一点小错、小问题就大发雷霆。不停的指责,批评,就像一把把利刃,消耗了女孩太多的精力和心力去对抗。女孩摆烂的背后,是因为能量被过度消耗,心中只剩下挫败感和无力感。《自我觉醒:给孩子最好的原生家庭》一书说:父母对孩子的苛责,会内化在孩子的自尊感中,从而形成一套“反自我”的内在声音,让孩子自我攻击。说到底,过度的指责,本质就是一种隐性攻击。它让孩子在不断被否定和被批评的环境里,逐渐失去自信和阳光,在焦虑内耗中消磨了活力。孩子从父母的言行中感受生命力。智慧的父母,不做负能量父母,而是做赋能型父母,为孩子提供能量,助力孩子成长。1. 积极的对话父母说什么样的话,就散发什么样的能量。

樊登老师在与儿子交流时,就总是积极乐观。

儿子考试把樊登的“登”字写少了一点,很是自责。

他听后却夸他:“你错得很聪明啊,古代为了避讳,孩子就应该把父母的名字写错”,这样一下子化解了儿子的烦恼。

老师冤枉儿子上课讲话,罚站儿子,他就把自己小时候交头接耳,被老师安排坐在扫把边上的糗事说了出来,儿子的委屈瞬间烟消云散。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免有各种问题,负能量的宣泄,只会让孩子深陷其中。

情绪平和,积极对话,父母的语言才会像小小的能量子弹,射入孩子的心里,为孩子重新注入新的能量。

2.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孩子是家庭环境的产物。不好的家庭氛围犹如毒药,会一点一点蚕食孩子的生命力。好的家庭氛围则如土壤,可以滋养孩子的一生。营造家庭氛围,父母可以做好这几点:进家门前,掸掉身上的“灰尘”,丢掉坏情绪争执可以,但必须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琐事不纠缠,大事不责难,遇事一起扛定期开家庭会议,促进亲子交流一个轻松、温馨、民主、自由的家庭,就是一个能量场,身处其中,孩子自然元气满满。3. 经常赞美表扬孩子孩子需要赞美,就像植物需要阳光和水一样重要。“知心姐姐”卢勤就从不吝啬夸儿子,不管儿子做什么,她都夸“太好了”、“有儿子没儿子就是不一样”。在她的夸奖下,儿子总是动力满满,不仅生活能力强,学习也很厉害。在这里给父母们分享一个“341夸奖法”:3是,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在任何事件上都可以表扬孩子;4是,肯定情绪,肯定动机,肯定已经做到的事情,肯定可以提升的地方。1是,唯一标准:孩子的正向感觉是否得到保护和增强。赞美,是有力量的。经常被夸的孩子,内心会生出无限动力和热爱,朝着父母希望的方向越变越好。4. 善于表达爱对于孩子,批评的话我们总是很容易脱口而出,“爱”却总是深藏心里。林清玄曾说:“光是充沛的爱还是不足的,与爱同等重要的是努力的实践与真实的表达,没有透过实践与表达的爱,是无形的、虚妄的。”爱需要表达出来,孩子才能感受到爱。演员霍思燕就经常日常生活中告诉嗯哼自己有多爱他,有时甚至会情不自禁地亲他的手。被爱浇灌长大的嗯哼,像一个小太阳,对每个人都温暖有爱。也像一颗小草,内心强大,哪怕被网友“攻击”容貌,也能大方回应“人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有句话说:被爱滋养的孩子,才能明亮如光。把爱种在孩子心里,孩子的内心才会有足够的幸福感,向阳而生。5、高质量的陪伴《朗读者》中,有这样一句话:“陪伴很温暖,它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但对很多忙于工作的父母而言,能陪伴的时间实在有限。怎么办呢?教育研究院院长李镇西指出:陪伴不在于时长,而在于是否耐心,是否走心。做到高质量陪伴,父母们要做好这“三个一”,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却能给孩子很好的陪伴:一席话:陪孩子聊天谈心10分钟。一段路:饭后和孩子散一下步,或者小跑一下。一盏灯:一家人灯下一起共读,或者孩子学习,父母在边上安静做自己的事。这些被父母用心陪伴的一个个时刻,就像点点星火,终将汇聚成炬,不断丰盈孩子的内心。6. 以身作则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家庭,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网上有一位博主就曾自述:十几年来,父亲坚持每天6点半起床,看书充电。而母亲只要有空闲,也会拿起书本认真阅读。每天晚饭后,父母还总是相约在楼下空地打打球,或跑跑步。期间,父母虽从没有叫他要怎么做,却一直用自己的行为激励着他,让他逐渐变得自律。正如董宇辉所说:“榜样是最好的成长力量。”当父母努力做好自己,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孩子自会在追随的路上,凝聚起磅礴力量,勇毅前行。知乎上有人问:作为一个普通父母,没有什么优秀的资源,也没有太多的文化,该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高赞的回答是:多鼓励他,认可他,表扬他,理解他,支持他。不要把自己的认知,焦虑,愤怒,恐惧和委屈转移给孩子,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啊,教育的本质,是给孩子赋能,不是给孩子制造创伤。父母存在的意义,是让孩子想到你时,他的内心就会充满力量。

1 阅读:186

良浩lh

简介:关注社会动态,丰富身边生活质量,爱护国家,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