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死了”不是开玩笑!持续高温,小心热射病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 2023-07-19 15:22:23

持续高温的天气下

人经常会说“热死人了”

有时这并非一句玩笑话

生活中,确实有人被“热”死了

它就是中暑的最严重的情况——

“热射病”

01

热射病是一种重症中暑

中暑分为先兆中暑、中度中暑和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

头晕眼花、胸闷气短、乏力恶心、口渴出汗等,一般体温不超过37.5℃。

中度中暑

具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同时体温在38.5℃以上,并伴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等现象;或者皮肤湿冷、呕吐、血压下降、脉搏细而快的情况。

重症中暑

除以上症状外,发生昏厥或痉挛;或不出汗,体温在40℃以上。

热痉挛:高温环境下,身体大量出汗,导致盐分大量丢失,引起肌肉痉挛。

热衰竭:由于大量出汗引发血容量不足,往往起病较急,如不及时干预治疗,会快速发展成热射病。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主要表现为高热(直肠温度≥41℃)、神志障碍及多器官功能障碍。

热射病死亡率达到70%-80%,且存活的患者中约有30%可能会遗留神经系统及其它系统的后遗症,即便活下来也可能变成植物人。

02

为什么会得热射病

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的情况,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高湿天气里。

经典型热射病主要由高温和(或)高湿环境因素引起,通常没有剧烈的体力活动。

劳力型热射病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

03

高温下体温是怎么失衡的

人体大脑中有一个结构叫下丘脑,负责人体的体温调节。有了它,不管外界温度如何变化,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一年四季都能将我们的体温保持在36-37℃之间。

但当人体获取热量多、产热增加、散热障碍时,就可能导致人的体温失衡。

人体各个脏器能够耐受的体温上限在40度左右,超过这个温度就会破坏各个器官细胞的稳定性,甚至引起细胞裂解死亡,进而导致衰竭。

获取热量多

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人在室温高、通风不良环境中,如果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或功能减退(如颅脑外伤、卒中、炎症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患者)可出现身体吸收过多热量情况。

鞋底太软的鞋

当人在进行强体力劳动、患有发热疾病(脓毒症、惊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服用某种药物以及饮酒时可使身体产热增加,引起体温升高。

鞋底太软的鞋

对于部分原发疾病患者,如大面积皮肤烧伤、硬皮病、先天性汗腺缺乏症患者,出汗、散热功能障碍或丧失。

04

热射病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1.劳力性热射病:

多见于高温高湿环境工作或锻炼的人群,常在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时发病。常表现为高热、抽搐、昏迷、多汗或无汗、心率快。

2.非劳力性热射病:

多见于年老体弱和慢性病患者。由于被动暴露于热环境中,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

初始出现癫痫发作及各种行为异常,严重可出现高热、昏迷、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呼吸急促和肺水肿,甚至死亡。

05

出现中暑,该如何应对

一般情况下,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的病人经过现场救护可以恢复正常,所以遇到中暑不要过于慌张,掌握以下急救方法:

一移

迅速将患者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使其平躺,用扇子、电扇为他扇风或开空调,解开或脱去外衣,以利患者呼吸和散热。

二敷

头部先用温水敷,后改为用冷水、冰水敷。

三饮

饮用含盐饮料,及时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同时补充部分无机盐。

四降

当中暑者体温高达40℃以上,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时,尤其是热射病患者,应快速降温,降温的速度决定能否保住性命和会不会留下残疾。

热射病患者除了上述降温方式外,还需要控制躁动和抽搐,防止舌咬伤,同时拨打120,尽快把患者送到医院急诊科就诊。

06

高温来袭,如何防暑

高温天气尽量减少室外的停留时间,外出时走阴凉处,打遮阳伞或戴遮阳帽。

如果需要在户外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一定要记得:

1. 准备好防暑必需品

备好防晒用具,如涂防晒霜,戴宽檐帽、饮用水,穿宽松透气浅色服装,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

2. 科学补充水分

少量多次饮水,可每隔15~20分钟补水200毫升,水温不宜过高。大量出汗,要额外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也可适当饮用糖水或运动饮料。

3. 注意散热

可以用冰毛巾擦身体或是风扇进行物理降温。炎热难挡时可用凉水冲手腕,每隔几小时把手腕放在自来水龙头下冲5秒,有助降低血液温度。

4. 留意身体状态

一旦出现了头晕、恶心、口干、迷糊、胸闷、气短等症状,应该立即休息,喝凉水降温,如果病情严重,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要特别提醒的是,不只是户外暴晒才会中暑,通风差、温度高的室内小环境也可能引起中暑。

1 阅读:153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

简介:传递健康理念,传播健康中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