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青铜鼎器型以及分期!

沐清扬说史 2025-04-26 12:05:43

我们抛却工艺和纹饰,只从鼎腹、鼎耳和鼎足的不同和位置变化来分期。

首先:先秦早期为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046年。

先秦中期为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先秦晚期为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2年。

我们把青铜鼎分为三个部分——鼎腹,鼎耳、鼎足。

一:鼎腹

二里头遗址出土夏代青铜鼎

鼎腹:夏代属于先秦早期,这个时候鼎腹是“圆形”的。

先秦早期青铜鼎以圆形为主,当然还有方鼎。这就到了商代早期了!如二里岗时期的杜岭大方鼎。

杜岭大方鼎

这是从铜鼎的鼎腹方圆来看,先秦早期方圆形都有,总体圆形早于方形。

器腹部的深浅也可以分期。

1:先秦早期青铜鼎鼎腹深。这个深浅怎么看,以鼎腹的宽窄和鼎口到鼎内底的比例来看,就可以区分深浅了。

2的宽度等于1的高度,或2的宽度小于1的高度,显得鼎腹深。

2:先秦中期鼎腹浅。

宝鸡出土西周早期青铜鼎

由于2的长度大于1的高度显得鼎腹浅,所以属于先秦中期。

3:先秦晚期出现了腰部内敛的束腰平底鼎,如王子午鼎。

王子午鼎

春秋晚期的王子午鼎,属于先秦晚期,1为束腰。2为平底。3和1,2相比就现代鼎腹更浅了。

二:鼎耳

湖北省博物馆商代早期兽面纹锥足青铜鼎

早期青铜鼎,1鼎耳相对。2,3:立于鼎板沿上。鼎耳呈半弧状。4:鼎耳空心。当然也有实心耳。

2:

西周早期青铜鼎

先秦中期青铜鼎,这个鼎耳在外壁上延申出来,又上折冲天。

3:

王子午鼎

春秋晚期的王子午鼎,属于先秦晚期,虽然鼎耳也在口沿上,但着外撇的程度在早期不见。

三:鼎足。

夏代二里头青铜鼎

1:夏代到商代初期:足呈锥状,而且是实芯。

商代中期兽面纹扁足铜鼎

商代青铜鼎

2:从商代中期开始,扁足,锥状足,空芯。

商燹鼎

3:商代后期为:足呈柱状,为实芯。

四:鼎与耳的位置关系

1:商代中期以前

兽面纹锥足铜鼎·商代早期

右边的鼎耳和鼎足在一条直线上,从这条直线上找一个配列点a,其它鼎耳和2个鼎足,分别是b,c,d.这样的称为四点配列。

2:商代中期以后

商代晚期 商燹鼎

商代中期以后,是五点配列,a,b,c,d,e,a与c,d,e不在一个垂直线上,b不与c,d,e在一个垂直线上,所以五个点分开配列。

五:带盖的青铜鼎

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藏“西周带盖龙纹鼎”

河南博物院珍藏“春秋蟠螭纹铜盖鼎”

至于青铜鼎什么时候有盖的,那么最早也就是西周了,春秋战国普遍多起来了。

结语:青铜鼎分期考察依据很多,不能仅仅根据鼎耳或鼎腹的方圆或鼎足是锥状足还是柱状足来区分,还要根据纹饰,纹饰是先从颈部开始,然后再到腹部,器足。其纹饰的繁简,也是从简到繁复,从少到多。当然这不是一定的,每个时期审美风尚不同,繁简不一样。也要根据铸造工艺来看,是陶范法,石范法,失蜡法还是烧绳法等等。我们共同研究,一起增长知识吧!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