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分本来就是一种玄学
R君说“婚姻生活是否幸福,
完全是个机会问题。
一对爱人婚前脾气摸的非常透,
或者脾气相同,这并不能保障他们的幸福。
他们总是弄到后来距离越来越远,彼此烦恼。”
(简.奥斯丁 《傲慢与偏见》)

每年世界影坛都会出来点描写男女问题和家庭关系的电影,而这种大部分偏纪实风格的电影,也往往在影迷中的评分很高......
不过人类社会,除了帝王将相,商业精英要更多的面对江山社稷、未来格局和商业决策,对大多数人来说,普通人常常在人生中艰难挣扎的,可不就是家庭生活和男女关系么......
并且,可能也是因为太多人在这样的婚姻和家庭生活中的面临困境的普遍性,而导致许多情感电影特别得到很多影迷的共鸣.......
所以,类似的作品总能得到高分评价也就不奇怪了......

比如,去年这部法国的影片《堕落的审判》,就在戛纳和奥斯卡上呼声很高,也算是引起了相当大的社会反响。
这部集中于一对作家夫妇家里,男主人突然死亡而引发的女主人嫌疑审判过程的电影,本质上把一对不幸的家庭和夫妻关系相当冷酷的展示在所有人的面前,的确很值得人回味和思考。
虽然,在很多人眼里,这部作品由于是男主角死亡,女主角因而受到嫌疑受审,而显得有些更女权主义的倾向, 但R君在看完全片后,倒觉得这其实并不是这部电影的核心所在........实际上,如果换了一个位置是女主死亡,在那样的环境和情境下,男主一样会被认为有杀人嫌疑。
所以,谁受审其实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部作品中反映出的婚姻和家庭普遍问题,男女在共同发展中的差异,家庭分工和沟通,以及遇上逆境后处理问题.......
发展差异带来婚姻的宿命
这个世界有没有始终幸福和谐的家庭和男女关系?
R君记得看到过一句话,似乎是:再幸福的伴侣,一生中也有不少于500次想把对方掐死的冲动.....
其实人生很长,但男女相知相恋的时间无论多长,相对人生其实都很短,所以无论试图花费多少时间来证明双方的契合,实际上走到一起的伴侣,都需要长期面对漫长人生中时间所面临的不断变化的考验。
而由于生活在社会中的种种动态变化,基本不太可能有常规稳定的剧本,从而使男女双方的各种差异和冲突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更加加剧......
这正是本作故事中最能引发观众共鸣的的部分:
比如,不同个人成就的差异和变化。虽然男女主角都拥有共同的写作爱好,甚至最初彼此看对眼也是因为欣赏各自的才气。但当2个人的成就逐渐产生差异,甚至拉开差距时(女主的作品越来越受欢迎,而男主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产出),职业的嫉妒和社会地位的差异开始让男女主之间爆发出巨大的差异和不满。

确实,这个世界,其实绝大部分人都无法容忍身边人的优秀和超越,更无法接受自己不过是个支持和陪衬的地位。可是,他们忘记了,在最初的爱情和婚姻时,他们许下的誓言和定义,都是为了全力支持对方,帮对方变成更好的自己。
所以,很多时候,身边的伴侣不但起不到自己事业发展的最强支柱作用,反而常常因为嫉妒、憎恨、不满而会变成发展的最大阻碍。甚至,很多时候,我们看到,有时候来自家庭和伴侣的压力,反而逼迫一个很好的人被迫在自己发展的黄金时候停滞,倒退,放弃.......
当你发现,你找的伴侣,根本不是你真正的助推器和伙伴,而是你的阻碍时,这是多么可悲的情景.......就连前阵子,《玫瑰的故事》中,以玫瑰这样的美貌和智慧,最终也依然证明选择错误,在自己和方协文的10年婚姻里受尽了各种阻碍.......可见,这是多么常见又普遍的问题。
但这样的情况,每时每刻,依然还在成千上万的家庭中都在上演着......

有人也许会问,为什么发展好的一半不能带着另外一半前进,这样岂不是会和谐和共同发展?
但这真的是wishful thinking的一厢情愿,除非一对伴侣本身就已经有足够的社会地位和成就差异,本质上就是一半带着另一半前进;否则以2个年龄和地位相近的人,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和方向,怎么可能因为其中一位的成功,就能轻易能说服另外一半放弃自我,甚至承认自己的失败,来跟随另外一半?
甚至绝大部分时间,很多人对于最亲密的人的成功和快乐,不但不会分享,还会更加强烈的嫉妒、憎恨,甚至期望破坏,再把双方拉回到他/她喜欢的一条平衡线上,才更安心,或者换回所谓的势均力敌,或者求得一份安全感,不会因为对方太优秀而有抛弃自己的可能........这本身就是多么可怕的想法.......
这其实也是许多家庭中发生伴侣PUA的本质原因。
秉持着这样思考和想法的伴侣,本来就已经足够错误了,又怎么可能换来好的婚姻结果呢?

哪怕其中一半完全佛系,没有追求;如果另外一半对事业和发展充满了追求,事实上,长期之后,也依然会产生双方对于个人生活和职业发展优先级的冲突,最终成为同床异梦,缺乏共同语言的陌路人。
其实这难题基本无解。因为,作为家庭,尤其是对等地位的一对,除非他们联手发展共同的项目和目标,否则2个不同方向和目标的人,基本不可能能从彼此那边得到足够的支持和帮助,相反,只会因为各自人生目标优先级的差异,在共同的生活中不断发生冲突和摩擦,最终不可调和......
这可能也是同龄婚姻,尤其是在现代社会,节奏更快、变化更多的环境下,很难持续的一种宿命......

当然,必须要承认的是,世界上总有合拍和美好。有的时候,缘分本身就是一种玄学......
但无论如何,想的太多,顾虑太多,甚至考验太多,对于某些事情的概率,其实一点点都没有帮助,甚至还会有反作用。
这个世界,有时候反而选择相信和乐观,反而能抓到幸福。越是充满怀疑,越是期望一切都有保障,越是反而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而如果要问R君自己的观点,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伴侣,那永远只有一个答案,选择那个愿意不断让你变得更好的人。 因为在人类的习性中,当一个人愿意不断付出,帮助你的时候,那么他/她也会愿意甚至发自内心的持续这样做;而当一个人拒绝或者勉强,要经过苦苦哀求或者交换才肯帮助你的,那他/她将来一样永远不情愿主动帮助你。这是一种不会更改的人性........
选择好品质和成熟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但其实,即使职业和人生发展带来伴侣间的隔阂,也未必会一定造就家庭的悲剧。 最核心的问题,其实是人品的成熟度问题。
我们往往都会被很多浅显的外在表现所吸引,比如所谓的幽默、有趣、会玩、能言善道、或者看似充满爱心或者温柔......很少有人会去,也很少有机会能考验一些真正人品成熟度的东西,比如坚韧不拔的意志、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和碰上问题,冷静镇定的气质;但其实这些核心成熟度,才是保障人生发展,家庭幸福和婚姻和谐的最重要因素。
比如在本作中,其实男主的内心脆弱和崩溃,才是这场悲剧的最大原因......

因为男主的事业不顺,又导致了自己孩子的车祸损失视力,让他变得怨天尤人、逃避社会,甚至逃避面对现实问题,但是,他在需要发泄时,又只能拿自己身边的伴侣来出气和追责,这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堕落和软弱的个性。
明明是因为自己灵感枯竭,能力有限,却想怪罪于妻子不承担家庭工作,让他失去了自己需要的时间,无法专注......各种借口。 实际上,寻找理由和借口,本身就是弱者的表现。
而到最终,他也依然摆脱不了自我内心失败的挫折感,以自杀来解脱,还牵扯了伴侣的风险和儿子不得不面对公开审讯这样的压力,这是多么愚蠢又不负责任的表现.......
在庭审中,夫妻争吵的一场录音,算是全片的高潮所在,把这场悲剧和夫妻间的冲突展现的淋漓尽致......

虽然,对于这场悲剧,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角度和观点。比如,有些影迷就觉得,女主的确也不够体贴,能感知男主的脆弱和内心崩溃到了极限,而做出一些让步,或许能缓和男主的绝望......
但在R君的观感中,男主的处境其实远未到崩塌的境地.......
即便经济有压力,女主事业超越了自己,家庭也有过出轨的裂痕,孩子承受了一场车祸带来的伤害,但总的来说,这都依然不至于让他选择死亡来作为对一切他失意最终的解决方案。
只能说男主本身的品质就是个相当不成熟的人。
而正是因为这样不成熟的品质存在,其实才会发生他为了事业忽略自己应当去接孩子下课,导致孩子出现车祸的问题;也才会发生他选择自责而逐步沉沦,和妻子日益发生隔阂,导致出轨,也让自己无法再沉下心来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很多事情,其实本就存在因果关系。但太多的人却往往混淆了因和果的逻辑,反而以结果来推论原因。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问题最终不但没有解决,而只会让新的问题不断继续随之产生,情况越演越烈.......

所以,如电影中的问题,就算妻子做出了让步又如何? 她开始更多带着自己的孩子,承担更多的家务,男主就能改变自己的灵感枯竭状况?能够不再嫉妒妻子超越自己的成就?能够在家庭中找回自己想要的那种中重要感?
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但男主选择了逃避,选择将问题推给妻子来回避自己无能的现实......
所以,这样的婚姻和家庭怎么可能幸福?又怎么可能持久?
但说来说去,现代社会,伴侣都是自己选的,也从来没有人拿着枪逼你嫁给谁,或者逼你非要娶谁。
发生了这样的悲剧,肯定不能说是一个无能丈夫一个人的错,而付出的代价,不仅仅是丈夫的死,也有家庭破碎给2个人多年带来的生活和心理创伤,以及对于孩子未来人生和世界观的影响.......

然而,即使每年有再多类似能给无数观众带来冲击和共鸣的家庭伦理悲剧故事,在我们的身边,每天都依然有着同样的故事在发生,大多数人依然只会为浅显的东西所打动,或者只在意一些其实本不是问题的地方,却忽略了本质的重要性。 诸多我们身边的人,依然在朝着未来的悲剧方向走着.......
人生虽然很长,但其实也很短。 其实婚姻,选择好的伴侣,甚至是比事业都更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个最重要人生事项。因为事业失败可以重来,甚至可以让人变得更成熟更坚强;而错误的婚姻,带来的伤害和后果,则可能破坏一个人原有的一些优秀个性、品行和世界观,很少会有正面的影响。
一场错误的婚姻选择,常常是快乐很短暂,几个月最多1-2年,但是付出代价很久远,以5年10年20年计,甚至还有阴影羁绊一生的,是多么的悲哀........
人究其一生,总是自我的认知和格局范围最终局限了对于很多事物的认知和判断,而因此,走向悲剧,常常也是不可躲避的宿命。
这可能才是这个世界最大的悲哀吧........
也许,正是因为太多的人总是受困于这样的悲哀命运和困境中,才会让这样的电影作品总是得到大家的悲情共鸣和好评,但,这真的是社会的幸运么?

R君,2024年8月8日,于上海
感谢阅读全文,如果觉得还行,点个“赞”和“在看”支持一下吧!谢谢啰!
财猫电影
兵无常势,水无定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