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说炸开喜马拉雅山,改变青藏高原的气候,让高原变鱼米之乡

考古说说 2023-12-03 17:37:51

“我们现在正在论证一个惊人的想法,在喜马拉雅山上打开一个50公里宽的口子,让印度洋上的温暖和潮湿的空气通过尼泊尔吹进青藏高原,彻底改变那里恶劣的生态环境,摘下当地贫穷落后的帽子,把青藏高原变成美丽而丰富的鱼米之乡。”这段话来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首富牟其中。

很多人可能很多年前就听说过他的言论。听起来像是幻想,觉得很不可思议。但又不禁想,青藏高原真的有机会成为鱼米之乡吗?但现在的专家们说,不用牟其中来做,青藏高原就要实现了。这又是怎么回事?

喜马拉雅山很长,有很多山口。首先,被炸山的缺口必须足够大。理论上,它需要50公里长,但科学家认为,即使开这么大的口子,也无助于改善青藏高原的气候。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开口不够大吗?科学家们用计算机模拟了长达1000公里的间隙,但不能给西北地区带来更多的降水资源,也不能增加蓄水量。

根据计算机模拟,即使炸开青藏高原,让空气自然流通,结果也令人惊讶,无法改变大气环流。由于西北地区远离海洋的事实无法改变,高山环绕的地理形势也无法改变。潮湿的山地气流到达该地区时,会在迎风坡上形成降水,使气流在翻山前脱水,因此自然大气环流的规律仍然无法解决。牟其中的计划是让潮湿温暖的空气流入青藏高原。因此,如果青藏高原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加,这里的自然环境就能完全改变,成为宜居之地。

近日,《中国气象报》发表了一篇题为《青藏高原》的文章,题为《全球变暖背景》。文章中的各种研究结果似乎表明。青藏高原在没有炸毁喜马拉雅山的情况下也发生了变化。科学家发现,从1961年到2020年的60年,青藏高原成为中国变暖最快的地区,年平均气温每十年上升0.35摄氏度,是同期全球变暖速度的两倍多。

气温升高导致降水增加,青藏高原已成为我国最明显的湿润地区之一。特别是自2016年以来,降水量持续异常增加。2016年至2020年平均降水量为539.6mm,比1961年至1990年平均降水量增加478.6mm12.7??西藏年降水量增加33mm。这带来了可见的变化,青藏高原干涸的湖泊开始复活,水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多。近50年来,青藏高原湖泊面积扩大80?上,总面积增加5676平方公里。一个名叫永红锡金乌兰的湖泊,科学家第一次考察时面积只有416.1平方公里,这次却达到了615平方公里。2020年,青海湖水位也在上升,达到3196.34米,恢复到1960年代初的水平。

气温升高,降水增加,高原绿化更明显,空气更湿润,牧草产量增加,野生动物生存空间扩大,这是一件好事。但与此同时,灾难也随之而来。随着青藏高原的变暖,青藏高原上的冰川退缩非常强烈。近50年来,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冰川面积减少15??高原冻土面积减少16p?其中,小冰川的萎缩趋势更强烈。未来50年或60年,一些小冰川可能会消失。

2016年7月和9月,阿里阿鲁地区发生两起冰崩,造成人员死亡。2018年,塞东堡冰崩发生在西藏东南部,造成河流堵塞、堰塞湖崩溃、洪水等连锁反应,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高原的温度和湿度也削弱了冻土多年的稳定性,冻土活动层逐年增厚,甚至可能导致冻土层地下冰和地下水的融化、位移冻结,导致水土流失等等不可挽回的灾难。为此,我们必须保护环境和家园。

0 阅读:59

考古说说

简介: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