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手机牌子设计出来的汽车操作系统,估摸在2025年要经历新一轮的不景气。从CarPlay、Carlife到HiCar,明显没办法获得市场占比。就现在智能汽车的发展水平来说,每家公司都在改进自家的操作系统。
和苹果的CarPlay差不多,华为HiCar的表现也不咋好。2020年10月,余承东表示,华为HiCar会和好多型号合作,还打算到2021年达成500万台的装机量。但这些数据到现在还没实现。2022年,华为搭载HiCar的车型在乘用车市场的保有量只有74万辆,跟华为之前想的比起来,差距挺大的。
华为HiCar开发遇到难题,主要是这些原因:一是车机系统发展得比预料中快。当下,各企业自己研发的车机系统已经有很大进步了,能自己处理各种事儿。二是华为HiCar能兼容的手机数量有限,开发方面有局限。三是华为HiCar自身优势不明显,在行业里的亮点也没想象中那么突出。车机系统其实就是把手机投影出来的工具,耗费手机的计算能力,功能比较弱。现在,各大品牌都有不少车载系统,不用啥特殊操作,就能完全抛开手机,还能直接和车辆的功能部件连起来。
华为HiCar能干的事儿不多,就只能做个表面的手机投影。而且还有挺大限制,整车的视觉展示还是得企业自己来完成。所以很多企业在加大屏幕的同时,也在升级改进自家系统。这可不只是华为HiCar的问题,苹果的CarPlay也让人担心。本质上,它们是为非智能汽车服务的。在这个智能汽车的时代,每个企业都不想把自家的智能体验交给别的企业,也不想靠华为HiCar和苹果CarPlay这类表面配置来让整车实现智能化。
咱们来看看,不管是特斯拉、Ideal、蔚来,还是国产品牌的新能源产品,能用华为HiCar的车型没多少。我们不否认这是个不错的技术,但这项服务更适合智能程度不高的非智能汽车。
所以华为推出了HiCar车载智能屏,避开竞争激烈的智能汽车领域,只在自家的家用产品和一些产品上用华为HiCar,给非智能汽车提供外部设备来提升体验。说到底,华为HiCar和苹果CarPlay被冷落的关键原因,就是它们的出现没跟上时代步伐。在现在这个智能汽车时代,不需要简单基础的应用程序来提升用户体验。集成到整车的车载系统大大提高了智能和娱乐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