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网络上有个笑话是这么说的:当各国街头的示威游行遭到警察镇压时,那些抗议者会向美国大使馆寻求帮助,以获得成套的“颜色革命”操作培训,但这个方法对美国抗议者并不适用,因为美国没有“美国大使馆”。
不过,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笑话居然有成真的一天:美国人居然真的找到了“美国大使馆”。

俄媒都绷不住了
针对几天前美国街头出现的反特朗普关税游行抗议,俄媒《观点报》直呼眼熟——7日这家俄媒发文称,这不就是美国对自己发起了“颜色革命”吗?
俄媒认为,上周美国街头爆发的50万人反特朗普示威游行具有明显的“颜色革命”色彩,包括召之即来的示威人群、有序的组织和统一的口号,“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正在酝酿一场试图推翻特朗普的颜色革命,这场阴谋的指挥者是前总统奥巴马”。
4月5日,奥巴马在汉密尔顿学院的演讲中公开呼吁美国人站出来抵制特朗普的政治议程,并号召他们应随时做好为“捍卫民主价值观”而牺牲的准备。
奥巴马这番煽动性言论,被俄媒视为“深层政府向特朗普宣战”的信号,“就像当初推翻尼克松一样,现在民主党试图煽动年轻人反对特朗普”。

奥巴马想解决谁?
从表面上看,自2024年大选失败后,民主党在特朗普和马斯克的连番打击下,似乎摆出了一副收缩防御的姿态;但实际上,民主党背地里的小动作一点都不少,其中某些反击甚至要“归功”于特朗普那个处处漏风的内阁班子。
比如,前段时间被曝光的“群聊泄密门”,民主党的喉舌媒体集中火力猛攻特朗普的防长赫格塞思,指责他在群聊里泄露美军作战计划、带妻子出席国防会议,逼得赫格塞思不得不打着访问亚洲的名义,跑出国避风头。
在炮轰过赫格塞思之后,民主党又将矛头指向了特朗普的“亲密战友”马斯克,线上利用联邦政府雇员对特朗普的不满,爆料马斯克将在五角大楼听取美军对华作战计划,线下挑起多轮打砸、焚烧特斯拉的暴力事件。

是特朗普先认怂,还是美国先爆发内战?
尤其是这些暴力冲突,其流露的标签化、情绪化和污名化色彩,具有非常明显的民主党“颜色革命”特征:暴徒有组织有目标地砸车砸店;而主流媒体则对暴力冲突片面报道,刻意给马斯克贴上“技术纳粹”、“极右翼象征”等标签,几乎毫不掩饰民主党“身份政治”那套玩法。
只不过,这次民主党将颠覆他国政权的手段,用在了对付特朗普上。
俄媒认为,5日全美爆发的大规模抗议游行,是对特朗普政府的一次实力考验或“最后通牒”,民主党利用了美国民众对特朗普新政的不满,试图向其施加压力,以迫使他改变国内外政策方针。

这面罩和口号,简直太眼熟了
不过,民主党似乎高估了特朗普的政治水平。在“清洗”过联邦政府的技术官僚后,特朗普身边只剩下一帮马屁精,他听不进去符合实际的意见,也没有专业人士愿意向他进言。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7日特朗普威胁将对中国征收额外50%的关税——但凡有个经济官僚向特朗普指出贸易顾问纳瓦罗有多么不靠谱,以及加征这50%的关税会造成什么后果,特朗普也不会做出如此离谱的决策。
但事实证明,当华盛顿无法保持冷静,美国将给世界带来难以估量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