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自然科学院和欧洲科学院的区别,别上当

穿越的乔治 2024-05-11 16:49:37

最近,一家名为欧洲自然科学院的机构,在国内大派烧饼。据说2024年前四个月,至少已经向30多位中国教授、校长或企业老板授予外籍院士头衔。最近一例是4月20日西安市的34岁博士田政,接受欧洲自然科学院“授勋”,成为全世界唯一的90后院士。

那么,这是一家什么机构呢?

欧洲自然科学院(European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Hannover e.V.),官网http://www.eanw.org。官网自介声称EANS于2001年在汉诺威成立,使命是促进国际科学界的整合进程。下图就是其官网,那个歪头像就是其创始人弗拉基米尔·季明斯基(Vladimir Tyminskiy),出生于1938年的苏联莫斯科。

他的自我简介中说是毕业于莫斯科地质学院,是地质博士,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自1990年起)。他曾在苏联地质部和苏联科学院系统工作,担任教授,曾在几所大学任教。

无论从该机构网站的结构,还是内容来看(多数是俄文),只能用两个中文字“怪异”来形容。看了该网站后会评估出这个中文名“欧洲自然科学院”,英文名European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的层次,其送出的院士是怎样的水准了。

下图右二是该机构中国代表吴继华,自称是俄罗斯联邦谢东诺夫国立第一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在2021年获欧洲自然科学院颁为院士。

对于网上盛传40万买一个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新闻。吴继华反驳称,院士资格不会售卖,也从未收过申请者的费用。“若出于申请者自身原因,需要他人帮助(如翻译或者整理申请材料等)而产生的费用,这是他自己的选择。”

对于该机构近两年来颁授很多中国院士名衔的质疑,吴继华称,中国是人口大国,申请者很多不奇怪。下图是欧洲自然科学院4月21日在北京进行的授予院士仪式。

《南方周末》曾经专文揭露,将欧洲自然科学院与钱锺书小说《围城》中的“克莱登大学”类比,意即把欧洲自然科学院比作“野鸡大学”。文章中说道,这些人花上几十上百万谋得头衔,肯定是要拿出来用,而一旦拿出来用,就是为了骗,因此有必要戳破“克莱登大学”“欧洲自然科学院”的假面具,免得世人上当受骗。

事实上,真正在学术界广为认可的是欧洲科学院The 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 (EURASC) ,俗称Academia Europaea, 成立于1988年的欧洲非政府组织,总部在伦敦。目前约有5500名成员,其中有8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官网是https://ae-info.org。官网上写着其使命是从事前沿研究和先进技术的开发,致力于促进科学技术及其在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1988年欧洲科学院成立会议合影
0 阅读:235
评论列表
  • 2024-05-11 19:40

    有可能是中国的和外国的骗子联合开办的,很多野鸡大学都是如此

穿越的乔治

简介:分享知识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