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祭扫(二)

国斌小说 2025-04-01 21:22:33

封面·家乡的桃林麦田与油菜花

本地3月26日开始降温,27日晚上下了一场大雨,把樱花扫荡干净。家里人28日从武汉归来,29日到她的老家还地桥镇清明祭扫。头天和起床后均问了小爱同学,说是有雨,而且气温非常低,在4度到12度之间。网上传来的照片说大冶山区已经下雪,勇敢的摄影师们纷纷跑到龙角山、黄坪山上去拍雪和冰凌。这种事件从前通常发生在1到2月份,马上进入4月,还有雪可拍,倒是从来没有见到过。

家里人是极端的悲观主义者,对未来怀有强烈的敬畏之心,尤其对于寒冷,担心到了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的地步。吩咐,今天去大冶祭扫,第一要穿套鞋,泥巴地走路只能穿套鞋;第二,不仅要穿棉袄,还得加上棉背心,她给自己,孙女和我各买了一件红底碎白花的棉背心,搞了个全家桶。后来这件棉背心居然还救了急,给她弟弟穿了。弟弟开车,坐了弟媳、姐姐、姐夫四人。我说,你和他们一辆车去,我搭到还地桥的区间车。家里人说,那不好,我俩一块搭车。

还地桥是大冶很古老的一座乡镇,原名换绦桥。传说“八仙”中的吕洞宾和汉钟离从此地经过,发现景色很美,同游镇中心的一条小河时,相遇三孔桥上,分别时互换丝绦以作纪念,故得名“换绦桥”。“绦”音“涛”,是古代人装饰衣裳的丝带。大冶话中“绦”的读音和“涤”有些相似。1949年之后,当时的主政者将这字误认成了“涤”,于是将“换绦桥”更名为“还地桥”,寓意土地改革之人民翻身做主,还地于民。于是这座千年古镇便被称为还地桥。这个故事是不是可靠,我也不太清楚,拾人牙慧而已。

还地桥是大冶市比较富裕的镇,有段时间传说国家搞城镇化,要设立镇级市,大冶下属的两个镇,保安镇和还地桥镇可能会成为镇级市。我说,如果这样,它的称呼就太复杂了,叫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还地桥市,搞笑级别为天花板级。近年来,还地桥镇又有了新的变化,它变成黄石临空经济区。大冶人民认为,这是黄石市蚕食大冶的又一个新的动作,最终目的还是要将大冶撤市并区。

黄石建市的时候,本来可以叫做大冶市,但当时的中共大冶工矿特区委员会所在地在今天黄石市的石灰窑一带,所以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的李先念在建立省直辖市的时候,先入为主,撷取石灰窑,黄石港两个地名,为新建立的城市起名为“石黄市”,报请中南局。主政中南局的林彪觉得这个名字很绕口,改成了“黄石市”,呈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备案,并通知了湖北省政府。湖北省政府接到通知之后,又觉得叫“黄石市”还不如叫“大冶市”,更为人熟知,更有历史底蕴。又报请中南局要求更改。林副主席军人脾性,觉得这事已经报请中央人民政府备案,板上钉钉的事情,揉来揉去的干什么呢,拒绝了这个申请。

我讲的意思是,如果当初李先念同志一开始就报“大冶市”,后来也不可能闹这么多的事情出来,什么撤市并区?市都可以不建,直接就县变区了。后来在车上与一家人谈起来,现在改名还来得及,湖北就有两个例子,比如襄樊改名为了襄阳,蒲圻改名为了赤壁。其他如思茅改名为普洱,大庸改名为张家界等等。

好了,不扯这个。说还地桥镇变成了黄石临空经济区,于是就有公交车从大冶发出来到达这里。我说,我有黄石和大冶的公交卡,如果一个人,搭乘七路车到大冶,然后转乘黄石临空区公交专线,不费一枪一弹,不掏一分钱,就可以从黄石到达还地桥,甚至到通往老家的马石立路口。实际的返乡路线,内弟开车就是从马石立进去的。

家里人祭扫有很多项目,比如看望舅婆,看望外公,看望外婆,看望老祖宗,看望父母亲,都不在同一个地方。从前村里有侄儿,我们会在他家歇脚,从容不迫地逐一祭扫。然后吃一顿相对纯粹的农家饭,说相对纯粹的意思是,一些卤菜还是从外面买回来的。农家的大骨萝卜汤,虎皮青椒,烧茄子,咸鱼咸肉,包括咸菜,皆别有一番风味,是你在城里永远吃不到这样的味道。但是,农村的大侄子和侄媳妇前几年去了东莞带孙子,基本上已经定居在南方,因此这几年都没法在家里人的家乡吃饭了。

祭扫的最后一站便在村子里,先进入竹林祭拜老祖宗们。这座竹林如今也没人管理,任竹子一味疯长,自生自灭。到处可以看见已经死掉的粗大竹子,也有新生的竹子排得像一堵墙一样。进入竹林,都找不到先人的墓碑了。南方的竹子贱则贱矣,但也算是经济作物,生态作物。这么一大片竹林,如果找到买家,价值也是不菲。只是今天的农村凋敝得厉害,走进村庄,看不到几家开着的大门,谁来操持竹子买卖这样的事情呢。村外原来有很多鱼塘,现在给填平种了麦子。麦子青青,油菜花黄。但我估摸着也未必是村里人自己种的,保不齐包给了什么人来打理着呢。

在这座竹林耽搁了好长时间,然后上了另一座山,去看望家里人的父母亲。以前山上栽种的是橘子树,后来改种了桃树,这块地用铁丝网给拦了起来。看得出来,这片桃树是有人精心管理的,桃花也开得很灿烂。好不容易找了一个可以进入的门,这才上到山上。祭扫之时,下面公路上开来一台面包车,喇叭里叫着:“卖米啊,卖米啊。”可见农人吃的米都是在外头买来,而非自种。

祭扫完毕,看到山下铁丝网外面有一个男人逡巡着。原来这人看到有人进入了桃林之中,知道是来扫墓的,便赶来给我们开门。见面之后,不认识他,但他却认识家里人和姐姐、弟弟,并一个一个说出他们的名字。告诉我们说,他管理着这片桃林。种的桃子是黄桃,卖价也挺贵的,从前卖十多元钱一斤,后来多了,也能卖到八元钱一斤。桃林里还有一个养鸡场和养鸭场,亦颇有收益。然后一个劲地留我们吃饭。这人是家里人的同姓,但不是一个房头,大家也不好打扰。寒暄了一阵子,开车回家。

我说,半道上放我下来,我搭车回去,不然让交警或者监控看到就麻烦了。车到铁山桥洞,他们开车回家,我径去搭乘公交。最后约了到一品坊吃饭,结束了今年的农村祭扫。

0 阅读:0

国斌小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