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此前承诺在就任百日内解决俄乌冲突,如今期限将至,其团队在推动停火以获取政治利益方面显得愈发焦虑。近期,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会谈未能取得进展,美国方面随即采取了一系列被视为倒戈的举措,旨在对泽连斯基政府施加最大压力。
特朗普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施加压力,这种压力在乌克兰的战场上已经显现出显著效果。泽连斯基的行为如果不按照特朗普的意愿进行,就会面临来自美国的强烈反应。这种外部压力不仅影响了乌克兰的政治决策,也在实际战场上造成了重大影响。特朗普的策略通过这种方式,正在改变乌克兰的军事局势和国际关系格局。
俄方采取的两项同步措施,直接切断了乌克兰军队和政府的关键资源,迫使泽连斯基不得不以书面形式表达妥协意愿。这种双重策略的实施,迅速对乌克兰方面形成了实质性压力,使得泽连斯基政府陷入被动,最终选择通过正式信函的方式示弱。俄方的行动精准打击了乌克兰的核心利益,导致泽连斯基别无他法,只能以书面沟通的方式寻求缓解局势。
尽管泽连斯基表面上表达了和平谈判的意愿,并承诺签署价值5000亿美元的矿产协议,但这些表态并未改变他实际的行动策略。他依然在欧洲各地寻求资源以维持战争,同时采取多种手段拖延执行美国的指令。更有甚者,他还计划降低征兵年龄,扩大征兵范围。这些举措直接阻碍了特朗普原本希望通过外交胜利在国内舆论中制造声势的目标,使其计划彻底落空。
与此同时,美国中断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给乌军带来了严重挑战。随着北约提供的预警系统和防空指挥体系的缺失,俄军对乌克兰后方目标的打击效果显著提升。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暂停援助后不久,俄方随即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空中打击,导致乌克兰中西部地区电力系统陷入瘫痪,能源供应遭受重创。
俄军在库尔斯克地区集结了大规模作战部队,对乌克兰军队发动了反击。由于缺乏及时的情报预警,乌克兰方面未能组织起有效的防御。俄军迅速穿插到乌军后方,切断了其补给通道。库尔斯克集群作为乌克兰主力部队,包含了大量精锐力量,最终陷入俄军包围圈。俄军利用精确制导武器、炮兵火力和无人机,对被困乌军实施了多重打击。
特朗普期望俄乌冲突迅速结束,这能让美国在撤出军力的同时挽回经济利益。然而,他也意识到,如果局势继续恶化,将对美国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当前的发展趋势显然不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甚至可能削弱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尽管特朗普希望尽快从这场冲突中抽身,但他不得不面对现实:事态的发展正朝着不利于美国的方向推进。
随着乌克兰前线部队的持续损耗,其在谈判桌上与俄罗斯讨价还价的筹码也随之减少。同时,俄军对乌克兰后方基础设施的破坏越严重,美国在乌克兰的投资回收就愈发困难,这反而让俄罗斯在谈判中占据了更有利的位置,能够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面临重重挑战之际,特朗普调整策略,着手向俄罗斯施加压力。
继续这样发展,特朗普最初的目标——减少损失并尽快获取最大利益——可能会被违背。对于特朗普及其政府而言,目前最理想的局面是双方立即停火,乌克兰从库尔斯克地区撤军。然而,泽连斯基很难接受这种几乎等同于政治自杀的结果。因此,特朗普决定对俄罗斯采取一些行动,以施加压力。
在俄罗斯军队对乌克兰腹地展开新一轮大规模空袭,并试图包围库尔斯克地区的乌克兰主力部队之际,特朗普首次展现了对俄罗斯的强硬立场。他通过美国媒体向俄罗斯发出警告,指出俄罗斯在战场上对乌克兰形成了压倒性优势。
倘若事态持续恶化,美方将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包括加大对俄金融体系的限制力度,并提升对俄商品的进口税率。这些举措将持续实施,直至俄乌双方实现停火并签署和平协议。美方敦促俄乌两国正视当前局势,立即展开和谈,以寻求政治解决方案。
在泽连斯基那边进展不顺后,特朗普显得有些慌乱,开始盲目尝试各种方法。这表明,特朗普及其团队对于如何促使俄乌停火,以及如何兑现他们在百日内结束战争的承诺,并没有具体的策略。他们只是先抛出这些言论,试图通过美国的强势地位来施加压力,看看能否吓住对方,哪怕只是暂时奏效。
特朗普的威胁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让外界看清了他的真实意图。这种策略不仅未能奏效,还让他失去了谈判中的优势。他的行动更像是自我暴露,而非有效的施压手段。最终,这种做法只会削弱他的影响力,而不是增强。
然而,在美国连泽连斯基都无法有效掌控局势的情况下,试图通过恐吓手段来压制正在战场上占据上风并试图将优势转化为谈判筹码的俄罗斯,显然是无济于事的。指责俄罗斯在战场上过于强硬,并威胁要加大对俄罗斯的银行制裁和关税,只会暴露特朗普的焦虑和决策混乱。这种做法反而让俄罗斯意识到,特朗普正急于在局势尚未完全失控的情况下寻求撤退,以避免全面失败。
俄罗斯显然已经不在乎西方是否继续加大制裁力度,因为美国手中的对俄遏制手段早已用尽。就像特朗普评价泽连斯基已无计可施一样,在拜登执政期间,美国能够采取的非直接对抗措施已经全部用光。现在,俄罗斯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底牌被对手看穿,因为美国已经失去了有效制约俄罗斯的筹码。
特朗普考虑提高关税?目前美俄之间的贸易往来已经所剩无几。增加关税对俄罗斯的国际贸易能有多大影响?至于制裁银行业,那些处理对俄交易的小型金融机构早已被列入制裁名单。事实上,特朗普现在还需要俄罗斯的配合,期望他们遵守与沙特达成的增产协议,以降低全球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从而帮助美国缓解通胀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他怎么可能考虑对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实施制裁?这样做岂不是自毁政治支持率?
特朗普政府近期对俄罗斯的策略,明显体现了在撤退过程中的慌乱和无效。当试图迫使乌克兰迅速结束冲突的策略失败后,转而寻求对俄罗斯施加压力,这不仅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更加清晰地揭示了其急于撤退的真实意图,使得俄罗斯在谈判中更加大胆地提出过高要求。
然而,现实情况是,美国内部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已经严重到让大多数老百姓高呼要退出当前政策。在这种局面下,这只表面强大的老虎还能拿出什么有效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