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刘姐
编辑|刘姐自媒体

过去,房产一直是很多家庭积累财富的重要途径,大家蜂拥而至,生怕错过了升值的机会。特别是那时,买房不仅仅是为了居住,更多的是当作理财的一部分。然而,随着房价的急剧回落,曾经的“香饽饽”似乎已不再那么令人心动。马云当年说过“未来房价如葱”,那时的言论被很多人认为是异想天开,结果如今的市场走向,却似乎印证了这一预言。
现在的房地产市场正悄然发生变化,曾经火爆的“抢房大战”早已不再,二手房的挂牌量更是屡创新高。那些曾经看好房产增值的家庭,现在却不得不面对一个冷酷的现实:房产投资的高回报似乎已经成为过去式。对于那些还在坚持持有多套房产的人来说,眼下的市场环境,是否还值得继续押注在房市上呢?房价回落,购房者观望情绪加重,房子是不是还能够带来预期中的收益,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

买房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即使没有贷款,房子的“隐形成本”依旧让人头疼。物业费、取暖费等日常开支,年复一年,像一块无形的石头压在家庭的经济上。尤其在一些北方城市,冬季的取暖费高得让人咋舌。如果再加上房屋空置的情况,那些闲置的房产就成了“吃钱机器”,不仅没能带来收益,反而拖累了家庭的经济状况。
更让人担忧的是,房产税的潜在征收。这一政策一旦落实,尤其是对那些拥有多套房产的人来说,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即便房产没有升值,持有成本却在不断上涨,这让不少家庭陷入两难境地:继续持有,承担越来越高的费用,还是趁着市场还没完全“崩塌”前卖掉房产?面对这些隐形的负担,未来的房产市场会如何变化,已经让不少人开始深思。

如今,房产市场正面临着一个令人尴尬的现象——“有价无市”。许多房子挂牌后,几个月甚至一年都找不到买家,尤其是那些年久失修或地段不佳的房产,基本上成了“卖不掉的烫手山芋”。即便降价,也不一定能引起买家的兴趣,买卖双方的心理博弈加剧了市场的僵局。
房产曾经是最容易变现的资产之一,大家都认为无论什么时候,房子总能卖出去。可如今,随着房价下跌和购房者观望情绪的加重,房产的流动性大大降低。对于一些依赖房地产市场流动性来实现财富增值的投资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如今,房子不再是随时能变现的“摇钱树”,而是一个可能长期“冻结”的资产,这使得许多原本对市场乐观的人开始重新审视他们的投资决策。

对于那些手握多套房产的家庭来说,过去几年似乎是“稳赚不赔”的好时光。然而,随着市场的变化和经济的不确定性加剧,背负房贷的压力开始变得愈加沉重。收入减少、失业风险增加,使得这些家庭在支付房贷和日常开销时捉襟见肘。一旦出现突发事件,比如生病或孩子教育费用突然增加,房产的流动性差可能导致无法及时变现,进而引发债务危机,甚至面临破产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卖房似乎是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可问题是,房价下跌了,买家观望情绪严重,卖房变得异常困难。房子卖不出去,债务却在持续累积,这无疑让家庭面临“双重打击”。要避免这种困境,就必须从早做打算,合理调整资产结构,而不是盲目押注房地产市场的回暖。毕竟,面对不确定的市场,手中的“固定资产”也许已经不再是稳妥的避风港!


全国每家平均三套,你卖给谁?
卖不掉,你干嘛也盖房?
都被刘姐猜中了。
不久就是独生子女天下了,很多夫妻各自一套房(继承),房多人小、房子当然不值钱。
根本原因就是00后都活明白了,甚至90后都活明白了,还有几人是像7080后那样搭上一辈子为房子为孩子,看看现在的结婚人数和新生人口,别说房子,以后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开始要考虑生存危机了。
有共有产权房,有公共租赁房,你还买房子?还要背几十年房贷?你傻不傻?
中国真正有思维特质的企业家之一。
马云说了很多话都是废话,好不容易说了句真话当年还被当成了笑话[笑着哭]
过去想多房好价当房主,而现在嫌房多烫手~不好卖
若是不想亏老本最好的办法就是租房住,不信走着瞧
想买的没钱,有钱的没想买[呲牙笑]
不可能国家在大力稳房,一百年也不会降价
关键是葱也不便宜呀
多的是老旧的小房子
三线城市高层住宅在过十年,房龄基本达到30年了,2000元一平方,无人接盘,这是铁的事实,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