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山门”是什么?

海上的孤盗 2022-10-25 11:15:49

“山门”是什么?在古人的心中,“山门”有着特殊的意义,比如古人登山,一般都先在山门下等候师傅的接应,山门下面就是各种祭祀的地方,而山门是不进行祭祀的,山门的作用其实就是一个通道,从山门出去就是大门,也被称作“出关口”。那么“山门”是古人在进行祭祀活动时的第一道门槛,所以“山门”也就是古人进入山门的大门,所以不能动。山门就像是一扇大门,是古人的眼睛,是古人进入大门之后所看到的一切,如果“山门”打烂了,也就只能从外面出去了。所以每到年节或者庙会这种地方,人们的“山门”就是最重要的一个祭祀的地方,俗话说:“二门开,二门闭”,也就是说每到年节和庙会这种地方,人们都会从这里进入。“山门”为啥叫做“山门”?在《三坟散》中说:“帝王宅,祖宗冢,必设山门”。说明在古代人眼中,“山门”是非常神圣的,所以叫做“山门”。

由此可见,此处就是人们进入大门的入口,也是进入后山“祖先洞”的关口,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山门”是祖先的入口,也是进入大门的地方。由此可见,这扇门也被叫做“祖龙门”,也就是入口和出口,寓意着这里才是“祖先的地盘”,是祖先从外面进入到这个大门的入口和出口,而这些入口和出口代表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所以最早的住宅门都是木头做的,被称为“祖师爷的门”。比如汉高祖刘邦的大门是由十个门扇组成的“祖龙门”,汉孝景皇帝的大门和汉文帝的大门都是木板门,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大门则是用砖头堆砌而成的“祖龙门”。其代表的含义就是五谷丰登、五行兴旺的意思。在《说岳全传》中记载:“明日三更半,乃将百官请至太庙”,意思就是明日是三更半子,百官们要来太庙汇报工作,其中就包括“太庙”的百官。

《道德经》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矣”,意思就是道和政策相结合,政府施行的规划就会减少罪犯。《大戴礼记·太庙》也说:“祖者,神明之所依”,所以祖先既然是神明的依靠,所以如果在居民区内施行规划,则人们就会减少罪犯,当然这只是人们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当然《大唐西域记》中说:“自祖庭登入,谓之”。所以所谓“山门”可以认为是祖先从“山门”进入大门的入口和出口,也可以认为是进入大门之后,人们进入后山所看到的一切。那么“山门”在古人的心中也有不同的含义,大门就像“进山门”一样,也是出入的门口,如果“山门”打烂了,那也就只能从外面出去了。

0 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