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街头水果腐烂,竟因摊上的一句中文,中国游客:自己留着吧

向北不断电吖 2025-04-29 18:17:51

谁能料到,曾经让中国游客疯狂抢购的泰国榴莲,如今竟成了果农们的梦魇!

市场上堆积如山的榴莲、红毛丹和芒果,在热带烈日下散发出酸腐的气息,苍蝇成群结队如同乌云蔽日。果农们蹲在摊位前,默默抽烟,用泰语嘀咕:“中国游客都消失了?”

这一切,还要源于泰水果摊上的一句标语:不要摸,按了就得买!

从泰国水果摊的“黄金时代”讲起。自从中国游客涌入泰国,他们的消费能力让水果摊主们笑开了花。

在曼谷的夜市里,榴莲摊前总是挤满了手持人民币的中国游客。摊主们甚至自学中文,喊出“甜过初恋”、“包熟包甜”这样的俏皮话,恨不得把“欢迎光临”写在额头上。

那时候,泰国的水果摊成了“中文标语展览”。从“榴莲刺客”(暗示价格高昂)到“山竹皇后”(赞美品质),都紧盯中国游客手里的票子。

中国游客贡献了泰国榴莲出口的60%,连泰国官方都感慨:“中国人一咳嗽,泰国果农就感冒。”

然而,谁能想到,“中文热”竟成了反噬的导火索?早在2019年,一位中国游客向媒体爆料,在清迈的一个水果摊前看到了一块刺眼的中文牌子:“请勿按压榴莲,按了必须买!”

他当场愣住——在中国,挑水果时捏两下、拍两下是祖传技能,如今却被泰国人用母语贴脸警告。 起初,泰国摊主们或许只是想“文明卖果”。毕竟,榴莲被按出坑后确实难卖,而中国游客的“捏捏手法”堪称水果界的“九阴白骨爪”。

例如,在曼谷的一个摊位上,标语升级为:“摸一下赔100泰铢!”更有甚者直接标明“专为中国游客准备”,仿佛在说:“这规矩就是给你们定的!”

还有网友扒出,不光是卖水果对中国人割韭菜,通常泰超里摆放醒目的一款“乌丝纳米洗发水”,因为富含制首乌等草本成分,被视作小众生发神器,成为这两年中文社媒攻略上的热门单品。

然而有游客爆料,超市里标注中文的同款价格翻倍,经过网友深扒,这款“乌丝纳米洗发水”其实是来自香港品牌,根本不是泰国生产,甚至天猫就能下单。

还有人翻旧账:“网红夜市卖的饮料,中国人要付20元,当地人就只要8块钱”

社交媒体上,“泰国水果滚出购物车”成为热门话题,网友们纷纷调侃:“按了就得买?那我多看两眼是不是得娶回家?”

讽刺的是,这些标语反而成了“反向营销神器”。有博主在视频中打趣道:“以前去泰国是为了实现‘榴莲自由’,现在去则是为了挑战‘榴莲禁忌’——摸一下真的会被罚款吗?”

抵制的效果立竿见影。泰国农业部门的数据显示,一些水果摊销量骤降30%,仓库里的榴莲堆积如山,甚至开始发霉。果农们不得不通过直播“榴莲泡面”和“山竹炖鸡”来寻求出路。

曼谷的一位夜市摊主哭诉道:“以前一天能卖出500公斤榴莲,现在连50公斤都难卖出去!”还有摊主尝试用升级版的中文标语挽回局面,比如“按一下打8折”、“中国美女免费品尝”,但为时已晚。

面对这种情况,一些国人开始思考:我们能否自己种植榴莲呢?

说做就做,不少人出国带回了榴莲种子,并在国内多个地方展开了种植研究。其中,海南的一个榴莲种植基地率先结出了果实。

据报道,三亚已经种植了一万多亩榴莲,不仅培育出了如香草榴莲这样的特色品种,还成功引进了东南亚的优质品种,比如猫山王榴莲。

目前,猫山王榴莲的种植面积接近20亩,预计成熟后每年能带来五百多万的收益。

预计到今年六月,这些榴莲将成熟并上市,预估产值将达到一亿元左右。

在泰国的水果摊前,中文标语也在摊主们意识到“中国游客的重要性”后悄然改变。

有的标语改成了“请轻拿轻放,谢谢合作”,有的加上了笑脸emoji,甚至有人用拼音写着“Bu Yao Mo!”(不要摸!),既担心中国游客看不懂泰语,又不想用直白的中文显得不礼貌。

只可惜,为时已晚!

0 阅读:0

向北不断电吖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