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迁首都南京至北平引争议:朱老四“天子守国门”只是个借口?

城市把脉 2024-05-18 12:12:19

一种观点认为,南京基本上就是东吴东晋南朝(2+4)是历史上鼎盛时期,有一定的连续性,其他时期就不说了,再后面基本上就到民国了。

南京风光

可能有人会说明朝,确实,当中好不容易有个大一统王朝建都在此,但后来为了追杀和抵御漠北的残元势力,朱棣“天子守国门”,迁都北平(朱棣五次亲征漠北,迁都北京,确实更有利征讨北元残余势力),南京最终空欢喜一场……

对此观点不敢全部认同,洪武时期还十三次北伐北元呢(参见百度词条“明太祖北征”),朱老四就是心虚,就跟派郑和下西洋实际是去找建文帝一样,明面一个理由、实际一个理由。

实际上,迁都北京有利有弊。弊端一是营造北京城以及五次北伐滥用民力,在其统治后期引得民变四起;

北京

弊端二是军力强盛时期,都城在北京对抵御漠北势力确有一定积极作用,但中后期卫所制腐蚀后,尤其是土木堡一战团灭勋贵集团后,都城数度面临沦陷危机,如:正统十四年京师保卫战、庚戌之变、己巳之变等;

弊端三是都城远离江南这个经济中心后,错失海上贸易时代,还被作为大地主、大商人集团代言人的东林党阻隔江浙财税,最后明实亡于财政崩溃。

朱棣迁都北平,明面上是为了“天子守国门”,实际上还是因其得国不正,而他20岁就藩北平,经营多年,在北平有着深厚的根基。相反在南京,拥护建文帝的势力虽然因战争失败而蛰伏,但仍然对其构成威胁,也有心虚、另起炉灶的心态。

北京

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

0 阅读:32

城市把脉

简介:关注城市发展,把握城市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