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川流儿
编辑|川流儿
“现在枪就抵在你的脑袋上,你有什么话想说的?”
“至此我已无话可说。”
“哼,开枪!”
“毛主席万岁……”
他倒在血泊之中,死之前仍然高喊毛主席万岁。
这位被枪毙的是何人?又有着怎样波澜壮阔的一生?

死前还在高喊毛主席万岁的男子名叫黄樵松,是一名国民党将军,也是一位英勇的革命战士,也是因起义而牺牲。
黄樵松将军的一生贯穿了一个点,那就是抗日,从黄樵松开始进入到部队中,就开始了与日军作斗争。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当时黄樵松还只是一个旅长,就算如此,黄樵松还是毅然决然地领着自己的部队北上抗日。
在北上之前,黄樵松还给自己的妻子写了一封家书:
此次挥师北上,将与日寇决一死战!他不死,我便亡,最后关头便是今日。

1937年10月,黄樵松抵达娘子关,当时日军正好也抵达娘子关,于是黄樵松便开始着手抵抗日军的进攻。
日军刚开始的进攻非常猛烈,黄樵松一时之间压力倍增,黄樵松心中已经是视死如归,直接率领部队奋起反抗。
日军的一次又一次的进攻,都被黄樵松抵抗了下来,双方打了整整两天,黄樵松也在这两天中多次与日军战斗到肉搏。
最后黄樵松击毙了日军的一个大队长以及一个少佐,歼敌300多人。

虽然黄樵松英勇杀敌,最后整个娘子关战役还是溃败,究其原因还是日军的军事装备远超守军。
此战之后,黄樵松因军功,从旅长升到了27师师长,随后便奉命前往参加了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的地理位置是非常重要的,这一次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目的就是要守住台儿庄,台儿庄要是丢了,徐州就危险了。
黄樵松率领部队先行一步,星夜兼程徒步赶到了台儿庄的附近,随后在枣庄、孙庄一带开始与日军交战。

随后日军撤退,集结力量再一次冲进台儿庄内部,黄樵松也是身先士卒,带领着部队直接顶到前线作战。
黄樵松直接挑出来250名敢死队,从台儿庄的东北角攻入,目的就是台儿庄的东门,随后便向着西北方向攻去。
随后日军集结火炮,直接朝着台儿庄内部东南方向进行火力覆盖,黄樵松只能撤出台儿庄,静观其变。
随后,中国军队全部集结,向台儿庄发起了全线进攻,最后将日军赶出台儿庄,史称台儿庄大捷。

在台儿庄战役中,黄樵松奋勇杀敌,每次冲锋都在一线,都是身先士卒,自己所在的部队原来是师,战后部队只能到一个旅。
随后,黄樵松又率领一支再次编成师的队伍掩护友军撤退,这一次黄樵松率领部队坚守在阵地之上。
在日军的炮火与飞机的轰炸之下,虽然孤军,但是一步不退,就是为了能够为友军争取撤退的时间。
等到友军全部撤退之后,黄樵松才率领部队开始突围,在突围的路上也被日军伏击,最后成功撤出,此次战役直接使得全师减员过半。

随后黄樵松在湖北休整的时候,积极开始招募一些有志之士到队伍中去,随后便整合队伍前往参加了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中,黄樵松镇守的地方就是大别山,尤其是商麻公路上的鸦雀尖,那是一个战略制高点。
黄樵松镇守的便是鸦雀尖,黄樵松亲自上阵指挥防守鸦雀尖,甚至将指挥所也搬到了山头上。
当时这一场保卫战役可谓是血流成河,黄樵松部队没有支援,只有自己以及身边的战友。

当时的情况就是,士兵死了那就排长顶上,排长死了那就是连
长上,连长牺牲那就营长拿命去填。
在此期间,士兵就没有休息的时候,日军不分昼夜地进行进攻,阵地也易手了多次,最后还是在黄樵松的手中。
黄樵松和日军这一打就是一个多月,让日军在这寸步难行,直到武汉撤守,黄樵松也是率领残部退回南阳休整。
随后,黄樵松迎来了他最壮烈,最危险地守卫南阳。

当时日军直接集结了五个师团,有着七万多人,战车也有着一百多辆,兵分三路向着南阳进攻。
当时黄樵松面对日军的大举进攻丝毫不怕,吩咐尽快修整城内外的防御工事,开始囤积粮草弹药。
黄樵松甚至当场给自己准备了一口棺材,这充分表明了黄樵松心里所想:抬棺死战,不死不休。
战斗开始之后,日军集中火力进攻,黄樵松一步不退,面对日军的进攻,一次又一次地将日军打退。

不仅仅是正面战场,日军还从东关、北关进行进攻,当时在马武冢、卧龙岗、元妙观守卫的有三个排。
这三个排死战不退,当时整个南阳都在打仗,没人支援,子弹打光了就肉搏,硬生生歼敌近千人,最后全部壮烈殉国。
日军连续进攻了七个昼夜,但黄樵松的阵地依然是没有拿下,甚至连前进一步都做不到。
随后,黄樵松接到了命令,要求黄樵松撤出南阳,随后在夜晚,黄樵松带领着士兵身穿棉衣渡过白河。

当时黄樵松离开南阳时作诗一首:
别矣南阳城,回顾复回顾,红杏暗送香,白水牵衣诉。
随后被蒋介石叫到洛阳开会,在此,黄樵松认识了朱德、彭德怀、贺龙等人,他们之间相谈甚欢。
1942年,中原遭受大旱灾,黄樵松率领部队驻守在南阳城,也亲眼看到了这样的场景——易子而食、饿殍遍野。
黄樵松直接发布命令,所有的官兵,全部每个人每一天都要省下来二两的粮食,黄樵松自己也不例外,这些粮食都是救济灾民。

黄樵松当时还直接拿出自己的三分之一的工资来帮助灾民,南阳的老百姓 纷纷称呼黄樵松为“黄青天”。
随后蒋介石发动内战,黄樵松已经厌倦了战争,而且对于蒋介石也不是很看好,反而更看好中国共产党。
黄樵松向蒋介石请辞,但蒋介石强行让黄樵松前往太原与中国共产党交战。
黄樵松便当机立断,在太原发起起义,但被戴炳南告密,导致起义计划失败,黄樵松被送到南京枪毙。

随后太原解放,戴炳南被处决,1950年黄樵松被追认革命烈士,1979年黄樵松骨灰迁入太原双塔烈士陵园。
纵观黄樵松一生,始终在抗日第一线,手下的部队多次被打残,但每一次都将以全力来对付日军。
抗日结束之后,黄樵松也是心向中国共产党,于太原起义被叛徒告密是最可惜的事情,黄樵松将军一生无愧于任何人。
消息来源:
【史鉴】抗日名将黄樵松的故事——开封廉政网 2019-04-12 11:03
探访黄樵松起义接洽地旧址:为真理而死的“悲壮烈士”——中国新闻网2021年02月06日
戎马一生赴大义——黄樵松——江苏党史工办 江苏党史 2023年0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