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噱头还是刚需?高空坠地试验到底有何意义?

汽車华尔街 2024-05-15 10:15:20

前言:将一辆车从30多米高空直接坠地,这种吸引眼球的操作到底只是作秀还是真有意义?

冰Talk:星纪元ET坠地试验引发不少争议,你怎么看?

这种试验并非星纪元首创。2020年,沃尔沃就做过类似试验。

冰Talk:4月27日金华特斯拉坠崖,这个测试应对的是这种场景吗?

不完全是。金华的特斯拉坠崖导致驾乘者死亡原因很复杂。从事故车看,也不是简单的自由落体,而是发生了剧烈的翻滚和碰撞。相反,ET的这个试验倒是和去年美国加州的一辆特斯拉从76米高空坠落并撞上岩石的事故挺像。即便如此,这种事故仍是小概率。ET的这个试验,应该等效于“高速正面碰撞测试”。

冰Talk:难怪有人说试验中没有假人,没有实际意义,是这样吗?

31.9米自由落体砸向4厘米厚度的钢板,落地速度叠加车重,破坏力已经超过90公里/小时撞墙。全球任何一种碰撞测试,都不可能以这个速度进行。为什么?理由很简单:这种速度下,即便是坦克,乘坐者也不可能不受伤。所以这种试验的重点,并不在事故发生后驾乘者是否受伤。

冰Talk:那重点在哪儿?

主要考验“普通”救援的成功率。发生这种碰撞,驾乘者基本已无力自救。那么如何让驾乘者的损伤最小化呢?最关键的点,其实是让普通的救援者可以顺利施救。

冰Talk:怎么叫普通救援者可以顺利施救?

恶性事故发生后,是典型的“时间就是生命”。尤其遭遇到车辆有起火隐患时,救援时间早一分钟晚一分钟,有可能就是生死之别。那么最快的救援来自哪儿?不是专业的救援队,而是路过的车辆、人群。然而这部分群体缺乏专业工具。如果碰撞车体变形,车门无法开启或卡住驾乘者,救援者就只能干瞪眼儿。等专业救援到达,很可能就错过了最佳救援时机。

冰Talk:就像问界M7的追尾事故那样?

这确实是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救援过程中最让人揪心的不是起火,而是车门把手没有弹开。之前雷克萨斯LM也有类似案例,碰撞起火后因车门无法打开延缓了救援,最终导致悲剧。当然,我们不是事故调查方,对于这类情况背后的具体原因或责任不好妄加评论,例如悲剧的原因可能与把手是否弹开无关,但客观上确实说明了星纪元ET的试验很有价值。

冰Talk:星纪元ET算是经受住考验了吗?

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甚至略有惊喜的。没起火、车门把手顺利弹出、每个车门都能轻松打开,这就算“过关”了。惊喜的地方在于,乘员舱的变形量比预期的还要小,不仅A柱没有变形,甚至天幕都完好无损,可见星纪元ET的整个乘员舱框架强度是非常高的。

冰Talk:那何必高空坠落,直接90公里碰撞测试不好吗?难道没有作秀嫌疑?

首先,你确定有测试场可以承接90公里时速这种非常规的碰撞测试吗?第二,哪种方式操作难度更大成本更高呢?第三,就算是作秀,真的底子够硬的话,又有何不妥呢?既宣传了自己,又倡导了安全造车的理念,你吃亏了吗?既然没有,又何必吐槽呢?

0 阅读:1

汽車华尔街

简介:走进“汽车圈”,了解“汽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