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上汽平台合作新进展:先推3款产品攻主流市场,采用全新设计

明镜汽车 2024-05-21 16:00:18

在5月20号这样一个“甜蜜蜜”的日子,奥迪与上汽在电动车上的合作开始落地,秀了一把恩爱。

5月20日,德国奥迪与上汽集团、上汽大众宣布已签署合作协议(据悉是5月17日),进一步加强本土合作。奥迪将与上汽集团联合开发专注中国市场的全新平台——“智能数字平台(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并基于该平台打造全新一代高端智能网联车型。

为了推动在中国市场的快速变革上汽奥迪作成为了奥迪在中国“模式创新”的新试验田。在2023年7月,德国奥迪与上汽集团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结合各自优势,加快上汽奥迪全新电动车型开发,以满足中国客户对高端电动智能网联汽车的需求。双方将要将积极拓展合作深度与广度,发挥协同效应,快速、高效地推出下一代电动车型,以进入新的细分市场。

就最新的协议来看,在产品上首批3款车型将是覆盖B级车和C级车细分市场的三款纯电动车型,可实现更加高效地开拓快速增长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奥迪上汽项目CEO宋斐明(Fermín Soneira)表示,车型最早将在2025年上市,产品上市周期将大幅缩短超过30%。令人意外的是,这比此前规划的时间缩短了一年。今年3月13日,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Oliver Blume)在大众汽车集团年会上表示,奥迪与上汽合作项目联合开发的车型将于2026年推出。

显然,上汽奥迪也在和时间赛跑。2025年被认为中国电动车市场的大决战时刻,如果在产品推出时间上晚于这个节点,很难占据市场心智,会被认为处于“落后”。从对手来看,奔驰和宝马基于全新纯电平台的新产品都已经亮相,这些产品最快将在今年下半年在中国上市,最晚也将在明年上半年完成投产。而一汽奥迪的PPE产品Q6 e-tron也已经发布,今年即将上市。对于上汽奥迪来说,不论从那个方面来讲都必须要加速新能源产品的投放。

有意思的是,奥迪与上汽的合作采用的是项目的形式。并且与上汽奥迪这家合资公司不同,使用了“奥迪•上汽”这样的项目名称,这其中是否有其他意思尚不明确。此外,奥迪上汽项目也确定了新的管理团队,宋斐明作为该项目的CEO。宋斐明此前是奥迪汽车股份公司A级到C级细分市场电动车型系列负责人,并在大众汽车集团拥有25年的工作经验。

其中,宋斐明所代表的德方管理层拥有一票否决权。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健旭对比解释说,如此设置的原因是希望在上汽奥迪的电动车产品上能够保持奥迪的DNA。

不过,关于上汽奥迪更多的细节问题并没有在这场发布会中得到披露,上汽奥迪与上汽在电动车上的合作具体模式还需要等待官方的下一次揭晓。但不管如何,在中国汽车市场中,奥迪也是第一家“吃螃蟹”采用中方技术进行定制的豪华品牌,它的成功与否,将关系到后合资时代整个汽车行业模式的变化。

同一个品牌,同一个渠道

除了上述信息,明镜pro还从核心消息人士处获悉,上汽奥迪中双方联合开发的新产品将采用“同一个品牌,同一个渠道”的模式进行销售。这与此前外界传言的,上汽与奥迪之间合作的新产品可能重新打造一个新品牌的方式不同。在销售渠道上,此前上汽奥迪采用的是代理制,即在一汽奥迪的经销商投资人中选择部分建立城市展厅,采用线上下订的方式进行销售。从2023年开始,上汽奥迪开始建立“用户中心”这样的渠道模式。

上汽奥迪的用户中心是集零售、仓储、验车、交付等一体的设定在汽车园区的网络形态。这一方面更加扩大和客户接触的点,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收到来自客户的反馈。在上汽与奥迪未来联合开发的新产品上市之后,这些产品会以“奥迪”的品牌在这些渠道中销售,并且不会再单独分出一个新的网络来。这与部分车企将燃油车和油车分开卖的做法不同。

新产品的安排上,最初规划的是上述的三款产品。据悉,在最初的三款产品中,尽管尺寸最小的是一款B级车,但实际上尺寸也接近C级车了。另外,这三款产品将面向的是“主流市场”,这也意味着上汽奥迪将首次向主流新能源汽车细分市场赛道发起冲击。此外,上汽奥迪的电动车在设计上会采用全新的语言,这与奥迪现在的设计会有很大区别。

另外,从上市节点来看,这些产品预计搭载上汽的固态电池以提升续航能力和安全性。同时,PHEV车型预计也在开发之中。而在智驾上,预计将直接进入第一梯队水平。

从目前来看,在BBA中,上汽奥迪还没有同类的竞品,这是其优势所在。“不仅仅是揭开了合作的新篇章,而且是开启了新赛道。”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健旭在现场与媒体交流时候表示。

除了这三款产品,在后续上汽奥迪还将有几款产品,这使得其在之后产品将会达到异常丰富的状态之中。“三年以后上汽奥迪有很多车型推出。到时候,你要向上转也行,你要转PHEV、EREV也行,三年以后是我们的大年,用户可以尽情地挑我们的产品。”在今年4月的一次沟通会上,贾健旭曾这样预告过上汽奥迪的产品。而在2023年,当贾健旭第一次面对媒体的时候,其关于奥迪的策略是“上奥迪”,现在这个三个字的真正含义已经出现。

当然,这也意味着上汽奥迪与一汽奥迪在产品上会有更大的区分。贾健旭用“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来形容与一汽奥迪的关系。他表示,奥迪一汽的PPE是全球平台,而上汽奥迪的智能数字平台,更加针对中国消费者,是研究如何在既满足全球标准的情况下符合中国新消费特性。“上汽奥迪要错开冲突。我们要把一个高端品牌立到更高的位置,南北奥迪互相去卷没有意义。”贾健旭说,上汽奥迪要去寻找高端客户群体中对新技术尝鲜的群体。

提速降本:拼“卷”

当然要想打赢这场仗,首先要知己知彼。宋斐明认为,中国汽车市场的新技术、新车型发布更新速度非常快,而中国用户对高端汽车有全球最高的追求和期待。他认为,这意味着车辆只要在中国有竞争力,就能在全球具有竞争力。在奥迪的技术上,再结合上汽的创新速度,为车辆“量身定制”座舱和驾驶辅助,这都将契合高端用户对奥迪的期待。“中国市场留给我们很大的发挥空间。”宋斐明说。

而贾健旭将之总结为三个“高度”:其一、全球最完善最具有成本力的电动产业链;其次、全球最快的数字化能力;第三、中国消费者比全球有更高需求,车已经不仅作为出行工具,而是真正变为了“第三空间”。在这种认知之上,上汽对奥迪的赋能将主要在软件能力上。贾健旭说,奥迪现在最需要的是数字化。

但至于上汽会提供给奥迪一个怎样的数字化平台,官方没有公布信息,但是为奥迪提供数字化能力的是上汽零束科技。零束科技CEO李君在现场展示了该公司的计划发展图,其中明确提到了在2025年零束的银河智能车全栈方案将在2025年推出3.0版本。这与奥迪的产品推出时间节奏相同,预计在智能化上会达到同等水平。

不过,贾健旭明确表示,上汽奥迪要使用的不是星云平台,而会是一个完全的新数字化平台。星云平台就是目前智己汽车使用的平台底座,根据此前报道一直认为奥迪将直接购买该平台技术作为奥迪在中国的平台。但不管如何,双方联合研发的平台也将与星云平台有着不少联系。除了数字化,上汽奥迪希望更好的关注成本,以便在中国市场上要实现可持续的竞争。更好成本控制能力,这样才能把更好的体验带给消费者,实现对“BB”的价值超越。

但上汽奥迪强调不会为了争取市场份额而压缩成本。“在硬件上、在材料上都会最佳、最高端的选择。而在软件上,延续了智能网联车的理念,延续奥迪的理念。我们会基于零束的平台,发展奥迪特色的软件平台。”宋斐明说强调了豪华车的品牌和理念。

贾健旭说,上汽奥迪未来的电动车一定会非常具有竞争力,并且一定会采用“软件生态+软件平台”的模式,其表示上汽奥迪的生态伙伴预计在今年三季度(大概率广州车展)公布。不过,明镜pro从可靠渠道获悉,这个合作伙伴不会是华为。

而在如何提速上,宋斐明表示“奥迪•上汽”项目有三个团队在工作,包括奥迪、上汽、上汽大众,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研发人员能够在德国和上海不间断地进行工作,这样可以提升效率。在接力棒式的研发下,每天两地有效研发时间可以拓展到20个小时以上。当然,这只是物理上的提升效率,在全新的研发模式下,技术的进步使得研发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而贾健旭则介绍了在研发方式上的变化,其表示以前汽车行业的研发模式是“串联”,就是上一环没有做出来下一环也是没有办法推进的。但是随着技术进步,现在研发模式已经进入到了“并联模式”,这意味着很多环节可以同时展开,速度就提升了很多。“这个太重要了,这能保证我们的新产品在30个月内投放。”贾健旭说。另外,随着开发的“数字化”,有一些实验不一定要等到新车样品出来才做,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充分应用到开发系统中去。

而关于奥迪与上汽在这次合作中的掌控权上,贾健旭则回应称“现在还争什么控制权没有什么意义。”他表示与其讨论这种问题,不如思考一下消费者的需求在哪里,三年之后上汽奥迪在哪里。“现在已经没有摸着石头过河了,现在只有展望未来,这个河有多深,我们一起摸索着过河。”贾健旭说。而至于这次合作更多的消息,将在几个月之后再次进行公布。

0 阅读:15

明镜汽车

简介:汽车测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