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上有网友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同班的女生高考成绩是675分,对上海情有独钟,选择了同济大学,放弃了上海交通大学,不知道现在的她后悔了没有?呵呵,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说一件事情:
前些日子某高中老师的孩子参加公务员考试,报考的是国务院办公厅的某职位,现在进入政审环节,有关人员到这位老师所在的学校组织政审,学校对此高度重视,向县里做了汇报,县里出面对前来政审的人员进行了热烈地欢迎。


据悉这个孩子当时考的大学是西北地区的某所211大学,当时班里有很多学生考取了985大学。按照常规逻辑考虑问题的话,那些考上985大学的学生,前景肯定比她好。其实不然,她的一个同班同学考上西北地区的一所985大学,现在县医院当医生。虽然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在京城当公务员和在县医院当医生,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吧?
这件事给我带来的震撼是,英雄真的不问出处。高考结束后,你选择的大学是985、211,还是双一流、“三非”大学,并不是特别重要。更重要的是你后续的努力和把握的机会,名不见经传的大学毕业生,将来的发展肯定有一些会超过985大学的毕业生,这一点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我觉得题主提到的那位女同学,选择了同济大学,放弃了上海交通大学,没有什么可后悔的。为啥这样说呢?我们接着往下聊。


不论是哪个省份,高考能考675分的学生,绝对是学霸级别的人物。由于题主没有提及她的同学是哪个省份的。我们只能选取样本省份进行分析了。从全国录取分数线来看,浙江省、四川省、天津市、广东省的录取分数线都是偏高的,山东省、安徽省、河北省等多数省份的录取分数线是适中的。在这里就选取山东省和河北省物理类考生作为样本,看看675分的成绩可以报考哪些专业,为其他省份的考生提供一点参考。
1、山东省675分可以报考的专业有哪些?
(1)2024年上海交大在山东省设置了13个本科招生专业,录取分数线低于675分的专业有4个,分别是工科试验班类673分、自然科学试验班668分、核工程与核技术668分、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含双学士学位项目)655分。
(2)2024年同济大学在山东省设置了12个本科招生专业,录取分数线低于675分的专业有12个,其中前6个专业分别是工科试验班(国豪精英班)669分、临床医学(5+3一体化)660分、医学试验班659分、工科试验班(信息与智能网联类)659分、工科试验班(智能化制造与新能源类)657分、理科试验班656分。


2、河北省物理类675分可以报考的专业有哪些?
(1)2024年上海交大在河北省物理类设置了7个本科招生专业,录取分数线低于675分的专业有2个,分别是理科试验班类(含致远、吴文俊、李政道班·双学士学位项目)674分、工科试验班类(信息类)673分。
(2)2024年同济大学在山东省设置了10个本科招生专业,录取分数线低于675分的专业有10个,其中前6个专业分别是工科试验班(国豪精英班)660分、临床医学(5+3一体化)651分、工科试验班(信息与智能网联类)650分、医学试验班649分、理科试验班646分、工科试验班(智能化制造与新能源类)646分。
通过上述录取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什么问题呢?上海交大的录取分数线比同济大学高很多。同样的高考分数,如果报考上海交大的话,可能只能报考冷门专业;如果报考同济大学的话,可供选择的专业就比较多了。


1、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生都去哪里了?
根据校方发布的2023届毕业生的就业数据情况看,本届毕业生里面包括3873名本科生,4608名硕士生和1866名博士生。
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是升学深造,人数占比72.22%,其次是签约就业和灵活就业(灵活就业占6.14%),人数占比24.81%,未就业的人数占比是2.97%。硕士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是就业,人数占比86.35%(灵活就业占2.08%),其次是深造,人数占比11.96%,未就业的人数占比是1.69%。博士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是就业,人数占比98.45%(灵活就业占3.27%),其次是未就业的人数占比是1.45%。
本届毕业生当中有62.08%留在上海就业,就业人数最多的5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金融业。


企业是吸纳毕业生的主要阵地,大约有79.37%的毕业生流向企业。其中本科毕业生流向国有企业的人数占比42.11%,流向民营企业的人数占比38.35%,流向三资企业的人数占比6.81%,流向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数占比11.8%。硕士毕业生流向国有企业的人数占比32.54%,流向民营企业的人数占比46.71%,流向三资企业的人数占比6.8%,流向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数占比46.48%。博士毕业生流向国有企业的人数占比25.72%,流向民营企业的人数占比25%,流向三资企业的人数占比2.37%,流向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数占比46.4%。
上海交大毕业生的流向单位主要包括:国家电网、中国船舶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华为技术、比亚迪、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乾元实验室、外资投行、易方达、南方、兴全、高瓴、云锋等。
在薪酬网发布的《2024年综合类大学平均薪酬排行榜》上显示,上海交大毕业生的平均薪酬是9009.56元,在全国高校里面排名第16位。在中国薪酬网公布的《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中,上海交大2023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是13002元,在全国高校里面排名第2位。


2、同济大学毕业生都去哪里了?
根据校方发布的2023届毕业生的就业数据情况看,本届毕业生里面包括4346名本科生,5821名硕士生和1077名博士生。
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是升学深造2004人,出国境602人,其次是派遣就业1102人,合同就业116人,灵活就业194人,未就业324人。硕士毕业生升学人数145人,定向委培207人,出国境103人,派遣就业2730人,合同就业144人,灵活就业194人,未就业47人。博士毕业生向委培94人,出国境6人,派遣就业742人,合同就业120人,灵活就业22人,未就业44人。
从行业分布来看,本科毕业生就业人数位列前三的行业分别是教育、卫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硕士毕业生就业人数位列前三的行业分别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卫生行业;博士毕业生就业人数位列前三的行业分别是教育、卫生、专业技术服务业。


同济大学毕业生的流向单位主要包括:中国建筑集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国铁道建筑集团、中国铁路工程集团、上海建工集团、上汽集团、一汽集团、长安汽车、比亚迪、蔚来汽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华为、阿里巴巴等等。
在薪酬网发布的《2024年综合类大学平均薪酬排行榜》上显示,同济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薪酬是8694.05元,在全国高校里面排名第34位。在中国薪酬网公布的《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中,同济大学2023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是12495元,在全国高校里面排名第7位。


上海交大和同济大学都是中国顶流大学,在软科排行榜上,上海交大排在第4名,同济大学排在第18名;在校友会排行榜上,上海交大排在第6名,同济大学排在第17名。同济大学在江湖之中素有“建筑师的摇篮”和“建筑老八校”之一,同时在土木工程领域享有“土木老四所”的称号;上海交通大学被誉为“东方麻省理工”。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无论是考上哪一所大学,都是祖坟上青烟滚滚的。
面对这两所顶尖大学,考生应该如何做出取舍呢?我的建议是:
从专业兴趣来看,如果倾向于船舶与海洋工程、生物工程、电子信息等专业,上海交通大学是更好的选择;如果对土木工程、城乡规划、测绘工程等专业感兴趣,同济大学更为合适。


从就业情况来看,上海交通大学的毕业生在机械工程、电子信息、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就业竞争力,通常会进入国内外知名制造企业、科研机构以及金融单位等。同济大学的毕业生在建筑、土木工程、环境科学等领域就业竞争力较强,常进入国内外知名建筑设计公司、城市规划机构、大型工程企业等。考虑未来就业方向,如果想进入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金融行业等,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友资源和专业背景可能更有帮助;如果目标是建筑、土木工程、环境等行业,同济大学的专业影响力和校友网络会更具优势。
从学习成绩来看,上海交通大学的录取分数线通常较高,同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相对稍低。如果是成绩优异且稳定,有冲击高分专业实力的学生,可重点考虑上海交通大学;成绩稍次一些,但也非常优秀的学生,报考同济大学可能录取机会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