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旨在夯实煤电兜底保障作用,积极推进煤电转型升级,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推动行业向更高效、
更环保方向发展
长期以来,煤电在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方面发挥了“顶梁柱”和“压舱石”的作用。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支撑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新一代煤电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任务之一。”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煤电装机以不到40%的装机占比、提供了约60%的发电量、70%的顶峰能力和接近80%的调节能力,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下降90%以上,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
随着能源结构的转型和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新一代煤电升级加快布局。
“《实施方案》不仅为现役煤电机组的改造升级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和政策支持,还通过全面提升新建机组指标水平,推动煤电行业向更高效、更环保的方向发展。”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称,《实施方案》的出台标志着煤电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通过技术创新、市场机制与政策引导的多维驱动,煤电将实现从“基荷电源”向“灵活调节电源”的转型,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继续发挥兜底保障作用。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还表示,近年来,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在统筹能源转型和安全供应的压力下,需要清醒认识到我国煤电面临着进一步深刻转型发展的巨大挑战。需要立足基本国情,前瞻性谋划新一代煤电战略布局,以新一代煤电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推动煤电行业开辟新赛道、开启新征程。
“一方面,作为我国能源电力领域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煤电需要多措并举努力降低自身的碳排放。另一方面,在电力系统结构和形态发生深刻变化的过程中,煤电作为重要的系统调峰电源和惯量支撑电源,仍需进一步挖掘灵活调节能力,提升煤电深度调峰、快速爬坡、一次调频和启停调峰能力,持续高质量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说。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煤电在保障能源安全、服务能源电力绿色转型和经济稳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面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需求,煤电需在清洁降碳、高效调节等方面系统发力。
“《实施方案》的出台明确了煤电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指标体系、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助力煤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煤电清洁降碳、高效调节等能力,将为电力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安全可靠的兜底技术保障。”王鹏说。
煤电行业市场规模
将持续增长
《实施方案》以“深调峰、快调节、强支撑、宽负荷、高韧性、低排放”为主线,从煤电清洁降碳、安全可靠、高效调节、智能运行四个方面建立健全煤电技术指标体系。
把“深度调峰技术要求”作为《实施方案》的首个任务,是煤电升级改造中的关键环节。袁帅表示,这是因为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电力负荷的波动变化,煤电机组需要具备更强的调峰能力,以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深度调峰技术要求煤电机组在更低负荷下保持高效运行,这不仅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还可以降低煤耗和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安全可靠方面,《实施方案》重点考虑保供期申报出力达标率、保供期非计划停运次数等2项评价指标。
在清洁降碳方面,《实施方案》指出新建机组应预留低碳化改造条件,鼓励具备条件的实施低碳化建设。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清洁降碳是新一代煤电升级的重要方向。《实施方案》充分考虑了不同类型机组实际情况和区域资源条件的差异,对现役机组、新建机组和新一代煤电试点示范提出了差异化的碳减排实施标准。
中国城市报记者注意到,《实施方案》指出,支持符合条件的煤电项目发行REITs。此前2024年6月印发的《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也提出,鼓励符合条件的项目通过发行REITs等渠道融资。
在王鹏看来,“支持符合条件的煤电项目发行REITs”是拓宽煤电升级改造融资渠道、促进投资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通过发行REITs,煤电企业可以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煤电升级改造,缓解资金压力,加快项目建设和运营。同时,这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参与煤电行业转型升级、分享行业发展红利的新途径。此前印发的《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也鼓励通过发行REITs等渠道融资,进一步体现了国家对煤电升级改造的金融支持力度。
政策推动下,煤电升级改造市场将迎来巨大的商机和发展空间。袁帅表示,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煤电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减排压力。一方面,现役煤电机组需要通过升级改造来提高效率、降低排放,以满足环保要求;另一方面,新建机组也需要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提高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对此,王鹏向中国城市报记者表达了类似观点。王鹏认为,随着全球能源格局的深刻调整以及国家对“双碳”目标的追求,煤电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价值重构”的转折点。预计未来煤电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增量将集中于技术改造和综合能源服务领域。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煤电升级改造将更加注重清洁化、智能化和高效化,为相关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各省份制定工作方案
需因地制宜
2021年以来,针对煤电机组进行的节能降碳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也就是煤电“三改联动”取得了丰富成效。
在充分衔接“三改联动”基础上,《实施方案》提出,积极有序开展新一代煤电试点示范。到2027年,在难以满足电网快速调节需求的地区,改造和新建一批具有快速变负荷能力的煤电机组;在调峰有缺额的地区,改造和新建一批具有深度调峰能力和宽负荷高效调节能力的煤电机组;结合区域特点和资源禀赋,推动开展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
《实施方案》还提出,要分省制定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科学制定本地区现役机组改造升级、新建机组建设运行与新一代煤电试点示范工作方案,建立新一代煤电试点示范储备项目库并滚动更新。
现阶段,煤电仍是我国最经济可靠的热力供应主体,也是我国民生采暖和工业用热重要的热源保障。对于煤炭资源型城市来说,新一代煤电升级改造尤为关键。
袁帅分析称,煤炭资源富集的城市应充分利用当地的煤炭资源优势,推动煤电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煤炭的附加值和利用率。这类城市还应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煤电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此外,煤炭资源型城市还应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确保煤电升级改造过程中的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煤炭资源型城市要因地制宜制定方案。”王鹏补充道,结合本地煤炭资源禀赋、电力市场需求和机组条件,科学制定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明确改造升级的目标、时序和范围。加强与国家、省级政策的衔接,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为煤电升级改造提供有力保障。
下一步,国家能源局为确保《实施方案》真正落地见效,将做好多项工作。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能源局将做好《实施方案》的解读宣传,加强行业对《实施方案》的深入理解;指导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结合本省区实施条件,科学制定新一代煤电工作方案;持续跟踪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工作进展成效。
未来,新一代煤电试点示范项目将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王鹏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通过试点示范项目,探索出适合不同区域、不同机组类型的新一代煤电升级路径和模式,为全国煤电行业转型升级提供借鉴。试点示范项目将推动煤电行业向清洁化、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带动煤电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形成产学研用全链条协同联动的良好局面。
■中国城市报记者 朱俐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