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腹泻的常见误区误区:腹泻=“吃坏肚子”,扛过去就好。事实:腹泻病因复杂,可能由感染、过敏、慢性疾病甚至药物引起,忽视可能延误治疗。二、腹泻的快速判断1、急性腹泻(<2周)
常见原因:
病毒(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水样便,伴呕吐、低烧。
细菌/毒素(如沙门菌、变质食物):脓血便、腹痛明显。
2、旅行者腹泻:多因饮用污染水源或食物。
危险信号:高烧、血便、脱水(尿少、头晕)——需立即就医。
3、慢性腹泻(>4周)
可能病因:
乳糖不耐受、肠易激综合征(进食后腹痛、排便后缓解)。
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糖尿病并发症等。
注意:长期腹泻需排查器质性疾病,不可自行服用止泻药。
三、家庭应对措施1、防脱水
口服补液盐(ORS)是关键,少量多次补充。
避免含糖饮料(如可乐)或酒精,可能加重腹泻。
2、饮食调整
急性期:清淡流食(米汤、藕粉),避免乳制品、高纤维食物。
恢复期:逐步引入香蕉、米饭、苹果泥等低渣食物。
3、慎用药物
病毒性腹泻通常无需抗生素,滥用可能破坏肠道菌群。
止泻药(如蒙脱石散)可短期缓解,但伴发烧或血便时禁用。
四、何时必须就医?腹泻持续>48小时无缓解,或伴有:高热(>38.5℃)、严重腹痛、便血。脱水症状(口干、无尿、意识模糊)。孕妇、老人、婴幼儿及慢性病患者。五、预防小贴士饮食卫生:食物彻底加热,生熟分开,避免生食。手部清洁:饭前、如厕后用肥皂洗手。旅行防护:饮用瓶装水,避免街头生冷食物。过敏管理:记录饮食日记,识别过敏原(如牛奶、麸质)。腹泻是身体发出的警报,及时识别原因并科学处理,才能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麻烦。健康无小事,肠胃需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