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安徽小伙李飞(化名)的手机疯狂震动。
不是朋友聚餐邀约,也不是家人嘘寒问暖,而是上百条来自陌生号码的辱骂短信。
“不还钱?明天就让你全公司知道你是老赖!”
“你爸的电话我也有,等着收棺材本吧!”
这一切,只因他10天前下载了一款名为“芸豆分”的网贷APP,借了3000元。
短短一个月,这笔钱利滚利竟变成3万元,而他通讯录里的亲友,全被拖进了这场“催收地狱”……
李飞的遭遇,绝非个例。
当他输入身份证和银行卡号后,APP秒放款3000元,看似“雪中送炭”,实则暗藏杀机——10天后需偿还本息4200元,年利率高达1460%!
更诡异的是,还款日一到,系统竟提示“还款失败”,利息开始以每天1500元的速度疯涨。
“他们根本就没想让我还上钱,只想把我逼到绝路。”李飞父亲愤怒道。
而这,正是黑心网贷的经典套路:
“零门槛”诱饵,无需征信、秒到账,专攻急用钱的年轻人;
“砍头息”吸血,以手续费、服务费名义预扣利息,实际到手金额远低于合同;
“系统故障”陷阱,人为制造还款障碍,让债务滚成天文数字;
“爆通讯录”恐吓,用骚扰亲友、P图辱骂等软暴力逼人崩溃。
比高利贷更可怕的,是黑网贷精心编织的“信息茧房”。
“用花呗影响征信!”“信用卡逾期记录终身不消!”
短视频平台上,大量伪装成“金融科普”的谣言视频疯狂传播。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视频的发布者竟是网贷机构员工,目的就是吓唬年轻人远离正规平台,掉入黑网贷陷阱。
一旦上钩,等待他们的将是:
利率超36%的“致命绞索”:法律明确规定,超过36%的利息可拒还,但黑网贷通过拆分费用、虚增债务等手段规避监管;
“爆通讯录”的精神凌迟:催收员24小时轰炸亲友电话,甚至伪造律师函、通缉令,让人社会性死亡;
“以贷养贷”的死亡螺旋:为填窟窿,借款人被迫借新还旧,最终债务膨胀到无法承受。
面对张牙舞爪的“网贷吸血鬼”,普通人如何自救?
算清“法律账”:年利率超36%的部分一律无效,已支付的超额利息可追回!保留合同、还款记录等证据,向银监会或警方举报;
屏蔽“催收网”:告知亲友屏蔽陌生来电,向运营商举报骚扰号码,必要时直接报警!软暴力催收涉嫌违法,可追究刑责;
认清“征信真相”:正常使用花呗、信用卡且按时还款,不会毁征信!反而能积累信用记录,千万别被谣言误导;
守住“钱包底线”:所有“刷流水养卡”“无抵押秒放款”都是诈骗!贷款认准银行、持牌金融机构,拒绝“三无”网贷APP。
李飞的故事,最终以警方介入告终。
但还有无数“李飞”仍在深渊挣扎。
这些黑网贷平台,就像一群嗜血的蝙蝠,专挑年轻人最脆弱时俯冲撕咬。
记住——急用钱时,宁可向家人坦白,也别轻信“秒到账”的甜蜜谎言;被催收时,保留证据勇敢报警,法律永远是刺向黑暗的利剑。
毕竟,人生很长,
不值得为3000块,赌上一辈子。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其实在中国放高利贷是违法的,那为什么禁止不了?原因就是有权势的人在参与,好好一个国家,迟早毁在这些蛀虫手里
杀上门去,干死这帮资本家。
比黄世仁还黑的高利贷总部在哪,和他们拼了!
只要你决心不还,还怕啥?
网贷是不用还的!
这些催收公司,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啊!
最恶心的马上金融,我没有借钱还催收我
有
这就是发展网贷的恶果
上岸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换成我,叫他上门来收款,看他敢不敢来,因为他是干违法犯罪的事,按正常利息收还可以的,但是利息高过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