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4国合作太少了?实现0突破才是关键,嫦七合作国有7个!

说宇宙寻真理 2024-05-17 20:55:12



五一期间,嫦娥六号顺利升空!美中不足的是,嫦娥六号只有4国参与合作,虽然相比嫦娥五号已经实现零的突破,但数量依然少得可怜!据说嫦娥七号更值得期待?

2024年5月3日下午5时27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顺利升空,搭载着我国嫦娥探月计划第六个探测器(嫦娥六号)奔向月球。此次月球探索活动,全球有4个国家参与合作,数量确实不多。为何没几个国家合作?是担心我国的航天技术还是另有原因?嫦娥七号会有更多合作机会吗?

探月工程“关键一环”

2024年5月3日,大部分国人趁着小长假外出游玩的时候,中国航天又搞了一个大事情,嫦娥六号探月器发射了。

当日下午5时27分,随着长征五号火箭成功点火顺利升空,带着嫦娥六号飞往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

和嫦娥五号着月不同的是,这次嫦娥六号采用逆行轨道的方式。所谓逆行轨道,就是和航天器和星球的自转方向相反。

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提升探测器和月球之间的相对速度,让嫦娥六号更好地稳定在环月轨道上。

在轨道上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后,嫦娥六号将在鹊桥二号中继卫星的辅助下,不断调整轨道高度和倾角,最终以最佳的时间窗口和姿态,将着陆器上升器投放到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

在月球背面完成采样工作后,上升器将带着采集到的月壤重新升空,然后与环月轨道上的轨道器返回器会合并交接样品,由返回器送回地球。

之所以这次的目的地选择月球背面南极地区的艾特肯盆地,主要是因为这里是太阳系已知最古老的撞击盆地,研究这里的月壤,有助于了解太阳的形成过程。

月球表面没有空气,自然也就不会产生空气流动,除了天体撞击等因素外,月球表面形成时是什么样子现在几乎还是什么样,这和地球受风力、水流、地质活动等影响不同。

这次从地球出发到降落地球再到采集杨平回到地球,嫦娥六号一共需要53天时间。这是一段漫长且遥远的出差旅程,而这53天大致可以分成11个阶段。

顺利升空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然后通过一脚刹车进入月球轨道,在环月阶段,嫦娥六号将利用20天的时间调整姿态,为降落做好准备工作。

降落后,将在月球背面工作48小时,完成月壤采样后再升空返回。可以说,嫦娥六号是我国探月工程的重要一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嫦娥四号实现首次在月球背面着陆,嫦娥五号实现从月球采样返回,不过嫦娥五号降落在月球正对地球的一面,没有涉足月球背面。

嫦娥六号则是融合了四号和五号的工作性质,在月球背面采样并返回,相当于是前两次登月合并升级版。

更具开创性意义的是,在本次登月过程中,嫦娥六号带着4个国际包裹,一起探索月球,跨出了我国探月工程国际合作的一大步。

国际合作新突破

本次嫦娥六号搭载的4个国际包裹,分别是法国氡气探测器,欧空局的余额表负离子分析仪,意大利的激光角反射器和巴基斯坦的立方星。

法国的探测器主要用来探测月球表面的氡气同位素;欧空局的目标在于探测月球表面的负离子,研究等离子体和月面相互作用机制。

意大利的激光角反射器,与其他月球探测任务开展联合测距和定位研究。巴基斯坦的立方星,主要执行在轨成像任务,让地球人更好地看到月球的真实面貌。

嫦娥六号只有4国参与合作,数量看起来并不多,不过相比于之前的嫦娥五号,这已经是巨大的突破。

当初嫦娥五号探月,虽然目标也是降落月球并采集月壤样本送回地球,但当初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我国合作,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国独自承担。现在嫦娥六号的合作国家达到4个,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这四个合作国家中,除了巴基斯坦和我国关系一向不错之外,其他三个国家都算得上是美国的盟友,和美国关系比较近。

而在探月过程中,这三个国家能和我国走到一起,其意义自然不可小视。尤其是法国,之前一直是美国的盟友,直到近些年才和我国越走越近。

意大利也是类似的情况,曾经追随美国鞍前马后,后来不顾美国劝阻率先加入我国一带一路计划,并从中获得巨大发展红利。

至于欧空局,一直都是和美国密切合作,美国准备重返月球的“阿尔忒弥斯”计划,就是和欧空局一起合作的。

现在欧空局不顾中美关系紧张,撇开美国找我国合作,可能也是看透了美国这个大忽悠。本来说好的登月计划一拖再拖,到现在连火箭还没搞定。

嫦娥六号与这些国家和组织合作,实现了探月合作零的突破,而更让人期待的是嫦娥七号的国际合作。

预计在2026年前后发射的嫦娥七号月球探测器,虽然现在还没见到实物,但已经有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定了合作意向,包括俄罗斯、瑞士、国际月球天文台协会、意大利、埃及等国。

这些是已经确认合作的国家,早在2023年初,我国就收到了1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18份合作意向书。这就意味着,等到嫦娥七号升空探月时,合作的国家必定会更多。

月球样本之争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从月球取回过样本,分别是美国、苏联和我国,其中尤以美国取得的样本最多。不过在研究过程中,美国的样本和其他两份样本产生了很大偏差。

美国先后实现6次载人登月,共取回382公斤月壤样本。研究这些样本,美国发布了月壤密度等信息,并确认月球不包含水分。

关于月球的土壤密度问题,我国还受到了美国的误导。当初嫦娥五号探月时,我国根据美国发布的月壤密度信息,设计了采样2公斤的任务目标。

但嫦娥五号最终带回来的月壤,只有1.7公斤多点,根本没达到预期目标。这一方面是因为钻地采样过程中,嫦娥五号遇到了岩石,为了安全没有坚持往下钻。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受到美国误导,导致采样容器的体积设计偏小,导致最终带回的月壤没有达到预期重量。

对月壤元素的分析,美国的结果和中苏的结果出入更大。美国分析月壤后宣称,月球表面没有水,月壤中不包含水分。

而大概同时期苏联采回的样本显示,月壤中含有水分。完全相反的两个结论,搞得国际社会一时间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听谁的。

针对苏联的研究成果,美国坚决不承认,指责苏联技术不过关,在月壤返回地球的过程中,因为容器密封不严受到了污染,最终导致月壤中出现水分。

当时美国登月方面确实比苏联先进,面对美国的说法,苏联被搞得不自信了,开始怀疑自己的月壤容器密封不好,样本真的被污染了。

当时只有美苏登陆过月球并采回样本,其他国家根本没有参与讨论的能力,到底谁对谁错根本不可能有答案。

直到我国嫦娥五号采回月壤,这才证明月壤中确实含有水分,当年苏联的月壤样本可能并没有密封不严受到污染。

对此,美国白宫发言人“黑娃”解释称,中美登陆就不是同一个月亮。白宫发言人如此水平,确定不是来搞笑的吗?难道地球旁边还有一个隐形月亮?

我国载人登月指日可待

再说回我们的嫦娥七号,除了已经确定有7国合作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嫦娥七号降落月球后,将成为永久性的工作平台。

嫦娥七号的一个关键任务是寻找月球上的水冰等物质,同时也是我国月球科研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嫦娥七号与随后发射的嫦娥八号一起,组成我国在月球的科研考察站。

根据目前的规划,嫦娥七号将于2026年前后发射,嫦娥八号将于2030年之前发射,两者组合起来就是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基础部分。

待科研站平稳运行后,我国将很快实施载人登月。21世纪,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国家,很可能就是我们。

从现在到2030年,也就只有6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对我国航天事业而言,接下来几年必须抓紧时间,确保我国的航天员如期登上月球并常驻在那里。

到时,太空中有唯一的空间站,那就是我国的天宫空间站,月球上有人类唯一的科研站,那就是我国的科研站。中国航天必将越来越强大,未来的太空只属于两个国家:中国和其他国家!

1 阅读:33

说宇宙寻真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