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调休为何甚嚣尘上,究竟还要不要调休?真的是全民反对?

数据行者 2024-04-29 09:01:26

五一假日调休的争论最近甚嚣尘上,不断霸榜各种热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其中的主要观点。

反对五一调休的主要原因,真正的核心原因是什么?

1、打乱正常生活节奏:人们的工作、学习和休闲活动通常有一定的规律和节奏。调休可能会打乱这种长期形成的节奏,导致人们在短时间内需要频繁调整自己的状态,这可能会引发身心不适,影响工作效率和学习效果。

2、休息质量不高:虽然调休看似增加了休息时间,但实际上,由于工作任务的紧迫性和堆积,人们可能无法在调休期间真正放松身心。这种“休息”往往不能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反而可能让人感到更加疲惫。

3、社会问题:调休还可能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调休期间的交通拥堵、旅游景点人满为患等,这些都可能给社会管理和公共安全带来挑战。此外,调休也可能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市场稳定,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4、剥夺真正休息时间:调休虽然给我们增加了一些休息时间,但这些时间是用其他工作日或周末换来的。这种拼凑出来的休息时间并不真正属于我们自己,而且还需要在未来的某个时间进行补偿工作,这实际上剥夺了人们的真正休息权利。

我们仔细看看其中的言论不难发现,无论是1、2还是4,其实反对的人中并不是反对五一放假五天假,反对的是其中四天占用了周六周日的假期。其实他们所希望的是:五一直接放五天,周六周日继续放假而已。也就是获得更多的带薪公共假期,而不是调休本身。

公共假期还有增加的空间么?

放假谁又不喜欢呢?尤其是带薪的公共假期。很多人恨不得出生就退休,一生不工作还有钱拿。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毕竟国家的钱也不是随便印来发的。哪怕是那些抢劫了全世界一百多年的所谓西方发达国家,依然多数还采用着五天工作制,依然需要国民劳作来创造价值。

一个国家的公共假日一定是有限的,毕竟每休息一天所需要付出的经济成本依然是巨大的。到企业也是同样的,放更多的假一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成本。那么要保证国家或企业基本的竞争力就需要平衡好老百姓的生活和工作,还合理的范围内不仅要考虑老百姓的获得感,也要考虑国家和企业整体的竞争力。

那多看看目前GDP排名前十的国家的法定公共假日的情况。当然我们汇总的是国家层面的法定假日,很多国家还有一些地方性的公共假日。

GDP排名前十的国家的法定公共假日的情况(数据来源:华通数据库)

从上表不难看出,GDP排名前十的国家(印度是在无法整理和确认出一个比较靠谱的天数)除了日本和俄罗斯相对更多以外,大多数国家都集中在8-11天左右。因此可以说中国的法定公共假日数量应该说是比较合理,是兼顾了老百姓生活幸福感和整体的竞争力后形成的平衡。

法定假日以外,带薪休假才是最合理有益的补充

那么在法定节假日不能大幅扩充的前提下,如何让老百姓更好的平衡工作和和生活,从而提高老百姓的获得感。其实最好的解决途径就是带薪年假。同样我们还是看看GDP排名前十的国家的相关情况。

GDP排名前十的国家的带薪年假的情况(数据来源:华通数据库)

从上表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的法定带薪年假还是相对比较少的。其实还有相当的空间可以提升。

但为什么相关提案不多,尤其是一批“所谓良心”的企业家两会代表总是提议提高个税起征点,缺很少提及年假的问题。其实提高个税起征点虽然是提升了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感,但其实是慷国家之慨,并没有实际从企业成本而来。而落实和增加年假,确实是需要企业付出相当的成本和管理代价。

带薪年假落实和增加难点究竟如何破局?

全国总工会第八次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32.8%的职工既没有享受带薪年休假也没有得到补偿,6.4%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时间没有达到规定天数。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0年9月在一份答复中提到,对60个城市的调查数据显示,所在单位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不含可放寒暑假的单位)且具备休假条件(工作满1年)的职工中,能够享受带薪年休假的人数比例达到60%左右。也就是说,有40%的人依然无法享受带薪年假。

可以说能够让员工正常享受年假的企业已经是良心企业了。

那么年假难落实或老百姓获得感不足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企业成本高,尤其是管理成本:有的企业全年忙(例如996的那些企业)另外还有很多企业存在忙闲不均的情况,那么员工休假就不可能一定按照企业心意在闲时休假。这就造成一方面企业必须雇佣更多员工来补充休假员工的空缺造成成本的提升,另外一方面管理和协调成本也会增高。

2、执法难、维权难:企业年假的执行与五险一金等不同,政府在执法的过程取证比较困难。而员工也常常为了晋升和考核等存在的潜规则,“主动”放弃年假。甚至一些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3、不规范的年假执行规定:一些企业规定病假等需要先用年假抵扣(个人认为事假强制用年假抵扣还算合理),或者在企业闲时强制休年假,也是导致年假在老百姓中获得感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4、不合理或过多的加班抵消了年假的获得感:因为不合理或过多的加班造成的疲惫,可能不是那么一点点的年假能够平复的。

那么如何破局,以下是我们的一点浅见:

1、加强执法,提升违法成本:在合理的成本范围内加强执法,例如企业申请成立或工商年检的时候,是否可以将企业相关的年假规定作为其中一个审核项。首先从企业制度的层面上做到落实。另外在相关的纠纷中,不仅只处理提出仲裁和申述的员工的问题,更进一步扩大相应的范围或进行相应的惩罚,增加企业的违法成本。

2、对合法执行的企业进行奖励:对于能够合法有效执行年假制度的企业,在企业能够通过全员签字等自行举证的情况,在合理核实后基于相应的税收优惠等举措,提升企业合法合规的积极性,同时这些税收也可能在老百姓充分得到休假的情况下,通过消费产生的税收获得一定的补充。

3、适当增加法定的年假数量:目前年假最低线仅有5天,而员工一年参加两个孩子平均一学期两次的家长会,按一次家长会请假半天来算,就需要4天,再加上孩子生病啥的,5天年假确实不太够用。很难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

假期倒休还要不要了?

那么回过头来说说假期倒休。假期倒休真的是人人反对?其实不见得。对于目前制度满意的人来说,他们肯定倾向于不发声,或者即使发生也不会产生什么媒体传播效应。

其实从2023年脉脉高聘进行的《职场人五一假期调休调研》,在收集的1811份样本中,对调休表示“满意”的比例近60%。参加本次调研的职场人,私营企业员工超过51%,国企和事业单位员工占43%。其中,53%的私企员工在五一假期前后进行了调休,在国企员工中这一比例达到73%。

一方面说明了不能考舆论治国,另一方面也说明五一调休其实没有那么人人喊打。

那么我们来说说调休的好处:

1、调休产生的大假有利于一些家庭或社交的集体活动:如果只有年假,那么大家的休假就会非常分散,那么一些以大家庭等为主的集体活动就比较难以协调时间,如结婚、扫墓、同学会等等,尤其是有一些亲友在外地的,完成这样的聚会或社交活动,调休产生的大假能够很好的帮助大家协调时间。

2、调休产生的大假大家有利于年假的合理分配和协调:调休产生的大假在无意间形成了企业的一些闲时,因为是全国统一的假期,在假期前后形成的自然生产效率下降期就造成很多企业原因在相关时间内为员工提供年假的休假,因此有利于年假的落实和执行。

3、调休产生的大假确实有利于经济的提升:调休产生的大假会产生一些从众行为,使大家在休假期间更愿意从事更多的娱乐和文旅活动,确实对服务业等消费产业有较好的拉动作用,这也是不可忽视的。

所以综上所述,法定节假日调休还是利大于弊的,在当前环境下依然还是有较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还没有到取消的地步。真正需要解决的是如何能够落实和改善年假制度,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0 阅读:431
评论列表
  • 2024-04-29 14:46

    坚决反对调休,专家有病。

  • 2024-04-29 10:15

    调休不就是连上6天班吗?什么规律这么快没了?

  • 2024-04-29 12:17

    调休不是重点!重点是:调休不能休,调休假补休,年假不让批。这些问题,他们不知道吗?知法违法,没有违法成本,打工仔的弱势,只能是非暴力不合作,不消费不娱乐不生育。静悄悄的走正如静悄悄的来!

  • 2024-04-29 12:00

    应该全部不放假,让他们反对,吵个够。就放周末就行[得瑟]。

  • 2024-04-29 10:15

    应该和股市一样休市

  • 2024-04-29 12:51

    补调休就不能有大假?

数据行者

简介:数据融合分析专家,用数据还原真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