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拖行李箱来华“爆买”成新潮流!

粟米千机 2025-04-29 09:27:40

【现象直击:国际游客开启“中国扫货模式”】‌“五一”假期临近,中国各大机场出现了一道新风景:不少外国游客拖着半人高的空行李箱入境,直奔商场、市集、电商直播间,开启“中国购物车”模式。从北京王府井到义乌小商品城,从景德镇陶瓷工坊到杭州丝绸博物馆,国际游客的购物清单上,既有老字号非遗工艺品、地方特色美食,也有新潮国货美妆、智能家电。一位来自德国的游客在社交媒体晒出战绩:“3天买了2箱茶叶和瓷器,行李箱根本不够装!”

‌【数据透视:跨境消费“双向升温”】‌这波现象级购物潮背后,是中国消费市场与全球需求的深度链接:

‌政策红利释放‌:中国近期大幅优化入境免签政策,扩大离境退税覆盖城市,境外游客购物离境退税比例最高达13%,刺激“旅游+购物”双消费。

‌展会经济引力‌:广交会首日涌入12万境外采购商,消博会吸引全球63个国家超6000个品牌参展,展会现场“边逛边买”成常态。

‌性价比制胜‌:中国制造“质价比”优势凸显。例如,某国产扫地机器人海外售价799欧元,国内仅售2999元人民币,价差吸引外国游客成“人肉代购”。

‌文化带货出圈‌:非遗刺绣、汉服配饰、中式香道等文化商品通过短视频“种草”,拉动外国消费者专程采购。

‌【外交部回应:从“中国制造”到“中国体验”】‌针对国际购物热,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记者会上释放多重信号:

‌“游购一体”新机遇‌:中国正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融合文旅景点与商业综合体,让外国游客“一站式”体验文化、购物与数字支付便利。

‌供应链优势升级‌:“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更是‘全球买手店’。”发言人举例,跨境电商平台实现“72小时全球达”,让海外消费者同步享受中国新品。

‌开放承诺再强化‌:“五一假期只是开始,我们欢迎更多外国朋友来华‘边玩边买’,也期待中国品牌成为全球家庭的‘生活标配’。”

‌【专家解读:购物车里的“经济密码”】‌清华大学国际经贸研究中心分析指出,这波购物潮折射三大趋势:

‌消费主权转移‌:中国从“出口依赖”转向“内需+外需”双轮驱动,境外消费者用钱包投票,验证中国商品与服务竞争力。

‌文化软实力变现‌:非遗文创、国潮设计成为外贸新增量,例如景德镇陶瓷企业外贸订单中,30%来自海外个人消费者直接采购。

‌开放型经济升级‌:跨境消费数据将反哺供应链,推动中国企业精准捕捉全球需求,实现“以销定产”的柔性制造。

‌【结语:一场购物潮,看见中国“新开放”】‌当外国游客拖着塞满中国货的行李箱回国时,带走的不仅是商品,更是对中国市场活力与创新力的信任。从“Made in China”到“Created in China”,从“价格优势”到“价值认同”,这场购物狂欢背后,是中国与全球共享发展红利的生动注脚。正如外交部所言:“我们的‘购物车’永远向世界开放——下一个爆款,等你来发现!”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