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一生中犯下的几大错误,太致命了

岁月河 2024-03-30 18:15:34

说起三国时期的名人诸葛亮,对他的印象一般都是神机妙算。但是你可知道这诸葛亮所犯下的错事么?我们先来说一个叫刘封的人,这人带兵打仗很厉害还被刘备受为义子,他和赵云以及张飞等人联手扫荡西川,那是一路过关斩将打的曹操破口大骂:“贩履小儿”。刘封可算是为蜀汉立下赫赫战功啊,可不成想好景不长在襄樊之战打响后荆州失守,关羽也是被搞的方寸大乱节节败退,而关羽深知只有回退蜀地才可能有一线生机,所以关羽特地向距离他最近的孟达和刘封求援。而关羽这个人性格比较傲慢,孟达对他十分不满,因此孟达在收到关羽的求援之后,就给刘封进言主张拒绝支援,刘封虽然平手也与关羽发生过冲撞,但是毕竟当将领的不会那么容易被忽悠,他便仔细分析了一下当前的形势。刘封发现自己目前所在的方位是在襄阳的西边,而关羽目前的所在位置在南边,双方在这种方位下自己如果要去支援的话首先要跋山涉水甚至还得穿过多个包围圈,可以说凶险万分只怕自己过去不但没成功救援自己还是肉包子打狗,最终刘封与孟达达成了不出兵的共识。而关羽迟迟等不来救兵只能退走麦城,最终也没能突围出去兵败身亡,而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刘备那边,刘备得知刘封与孟达二人没及时救援十分愤怒,于是就派人去将刘封、孟达抓回来

诸葛亮

而孟达对此事感到十分惊恐他觉得自己回去肯定活不了了,反过头来就投奔了曹操。而孟达临走之时还劝说刘封向让他也跟自己一起去投奔曹操,因为孟达认为一旦回去就是死。刘封却认为自己为蜀汉立下这么多功劳而且又是刘备的义子,并且当时没有出兵是对于时局的理性判断选择保存自身实力,怎么就会被处死呢?于是刘封拒绝了孟达并主动去找刘备,而刘备将刘封狠狠骂了一通,骂完后刘备便准备让这事翻篇。但是呢诸葛亮并不这么他觉得刘封太过自傲,刘封不把任何人放到眼里除了刘备,现在要是不除掉刘封将来那会更难对付,所以诸葛亮便在这个节骨眼上对刘备说刘封性格强硬,若是将来刘禅继位,只怕压不住刘封。而刘备十分信任这位军师啊,听完诸葛亮的话就沉思了起来,最开始刘备没有子嗣是将刘封当做儿子来培养的,所以刘封已经有了一批追随者而这确实有可能在将来对刘禅形成威胁,于是他当即赐了一杯毒酒给刘封,这下刘封懵了他没想到自己居然真的被赐死,而刘封在临终前也是后悔不已,表示自己应该与孟达一起投奔曹操,说完就暴毙了。这刘封是没有什么反心的,他选择自己回去找刘备而不去跟孟达一起已经能够说明他的忠心了

刘备

接下来我们再说一个人那就是纸上谈兵的马谡,这个马谡啊是熟读各种兵书,并且在谋略上面呢也是深得诸葛亮的赏识。所以诸葛亮常将马谡带在身边让他看是如何处理蜀国的政务、军务,诸葛亮希望马谡可以通过这些学习成长到了将来可以独当一面,可是再怎么看没有实践也不行,马谡需要的是从小将开始于实战中慢慢学习累积经验一点一点成长起来,但是诸葛亮没这么做,他直接让马谡担任了街亭之战中主将的位置,这一战可谓是此次北伐之战中的重中之重。于是为了以防万一,诸葛亮又将王平任命为副将,想让他来协助马谡,但是马谡在诸葛亮的照顾中养成了目中无人的性格,根本就没把王平放在眼里,甚至马谡还擅自打乱诸葛亮原本的部署,导致损失惨重,这还没完马谡又按照兵书所说带全军登上山峰,准备利用高打低的地形优势,只命令王平带一只小队伍在山脚下守着,因为马谡缺少实战经验,所以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补给,在张郃率来到战场之后见到如此情形那高兴坏了,立马带人将山给围住,将马谡所带领的大军困在了山上,几天下来因为没有补给马谡已经是粮绝的情况了,而眼看张郃要进攻还是山下的王平带小队浴血奋战杀出一条血路才让马谡成功下山,受到这场战役的影响诸葛亮那边的几十万大军也被敌军截断后勤,只能狼狈的撤退第一次北伐就此惨败。归根到底就是诸葛亮没有把人用对,身经百战的大将不用让一个没有打过仗的人去统领大军这不是倒反天罡么?而得知这件事之后诸葛亮既吃惊又对马谡感到失望,于是便下令将马谡关入大牢等候问斩,很多人都来给马谡求情在他们看来第一次实战就碰上张郃,失败并不算意料之外并且马谡是谋士之前给蜀汉出谋划策也立下过不少功劳,不应该被轻易处死,可是看着军心溃散诸葛亮要给死去的将士一个交代也为了让大家明白军纪的重要还是斩杀了马谡,而此举也让蜀汉失去了一个好参谋。毕竟七擒孟获时就是马谡向诸葛亮提出攻心,为蜀国收获了一名良将,而也是马谡的反间计让司马懿失去兵权,能力方面马谡肯定是有的但是如果培养方式合适以及将马谡放在合适的地方,肯定也是一位栋梁可惜了。最后要说的就是魏延因为魏延有过多次易主行为,因此诸葛亮觉得他天生反骨随时都可能叛变,可是魏延的能力让诸葛亮不得不重视,诸葛亮带着魏延多次征战并且魏延能力确实优秀立下赫赫战功,刘备将魏延封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率军驻守很多蜀汉重要的阵地

马谡

在刘备看来魏延是能力能够比拟关羽的都将领对蜀汉来说十分重要,而在刘备的提拔之下魏延一路攀升成为了重臣可以说仅次于诸葛亮,而这也引起了诸葛亮的不满,因为诸葛亮想来喜欢用自己所信之人如马谡、杨仪等,而杨仪又与魏延不合两人经常吵架,这就让诸葛亮更不喜欢魏延了,经常不听魏延的策略。魏延曾在北伐之战中向诸葛亮提出过一条计策说的是由魏延带5000精兵从子午谷直接插入曹魏的后方长安,再配合诸葛亮形成前后夹击。但是诸葛亮担心他谋反就拒绝了魏延的提议,而北伐战争中也是有意打压魏延,只在第四次北伐战争中魏延才依靠这自己的能力打了一场大胜仗,虽然魏延提现了自己的价值但诸葛亮还是把控战争策略不接受魏延的提议,这使得魏延与诸葛亮之间的矛盾愈发激烈,而在诸葛亮临终前将自己的亲信叫来开会说自己死后要将蜀汉大军后撤,并让杨仪担任总指挥,魏延去断后并且交代如果魏延有反意就将他就地处决。而魏延知道了诸葛亮临终的决定十分愤怒,自己与杨仪向来不合让自己断后那不是抛弃我了?所以魏延坚决不撤撤兵,而这给了杨仪机会直接就给魏延扣上谋反的帽子最终魏延被马岱所斩杀。蜀汉事情这三位人才最后无将可用被打的节节败退最终灭亡,诸葛亮虽有才能但是在用人方面却有所欠缺。

0 阅读:91

岁月河

简介: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精彩,喜欢关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