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媳妇奇娜下葬!2个女儿哭成泪人,丈夫宣布带岳父岳母在中国旅游

迎叶观看趣事 2025-04-29 21:36:50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叙述皆有官方信源,为了读者有更好的体验放在了文章后缀!

2025年4月25日,洋媳妇奇娜在福建龙岩安葬。

告别仪式后,丈夫杨淙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带着岳父岳母在中国走一趟,完成奇娜生前一直想完成的心愿。

从阿根廷到福建乡村

奇娜出生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家里条件不错,爸爸是农场主,妈妈是老师。

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从小,她就读着不错的学校,日子过得挺顺。

2004年,她在上大学时,认识了来阿根廷开超市的中国小伙杨淙。

俩人第一次见面是在超市附近的小集市上,语言不太通,靠着蹩脚的英语和比划交流,却擦出了火花。

那时候,奇娜二十出头,杨淙比她大不了几岁,性格实在,做事稳当。

一开始,奇娜父母不同意这门恋爱,觉得远嫁太冒险,还担心中国人靠不住,希望她留在本国过更安稳的日子。

但奇娜认准了杨淙,觉得跟着他有奔头。她努力和父母沟通,一封封信写过去,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

2006年,她拎着简单的行李,飞越半个地球,来到了福建农村,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从零开始

刚到中国那会儿,奇娜连普通话都不会说,客家话更是听不懂。

但她不怕吃苦,白天跟着婆婆学做菜,晚上自己学语言,很快就能用普通话和村民交流了,还能听懂简单的客家话。

她做的一手地道客家菜,村里人都喜欢。时间一长,大家不再把她当"洋媳妇",而是真正当成了自己人。

她和杨淙生了三个孩子,一个大儿子,还有一对双胞胎女儿。

后来,她开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生活,记录中西文化差异的小趣事,很快吸引了几十万粉丝,还上过电视讲述自己的故事。

那几年,她忙着带娃、拍视频、做菜,虽然日子不富贵,但每天都挺有滋味。

低血糖

2025年4月1日,奇娜更新了最后一条视频,视频里,她和婆婆在厨房里准备晚饭,说说笑笑,看不出一点异常。

可到了4月5日,清明节假期第一天,意外还是发生了。

早晨,杨淙出去跑步,孩子们上学去了,家里只剩奇娜一个人。

杨淙回家时,发现奇娜倒在厨房地上,旁边还有撒落的白糖。

他慌忙把她送到医院,但医生还是宣告了抢救无效。奇娜,因低血糖发作,离开了这个世界。

其实,奇娜平时就有低血糖问题,只是一直没太当回事,没想到这次竟然成了致命伤。

为了让远在阿根廷的父母和大儿子见奇娜最后一面,家人决定暂缓火化。

4月20日凌晨,奇娜的父母和大儿子终于飞抵福建。

接机现场,杨淙一见到岳父岳母,直接跪下痛哭,边哭边道歉:“是我没照顾好奇娜……”

奇娜母亲坐在轮椅上,眼睛红肿,显然是悲伤过度。岳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抱了抱杨淙,三人在机场里抱头痛哭。

回到家时,已是凌晨四点,屋子里春联都摘了,桌上摆着奇娜的遗照,旁边是白花和蜡烛。

杨淙的妈妈向亲家深深鞠躬,虽然语言不通,但情绪是真实的,泪水止不住地流。

奇娜的母亲一度不敢进门,还是婆婆上前搀扶,两个老人紧紧抱在一起,哭成了一团。

奇娜的大儿子表现得异常冷静,站在遗照前,双手插着腰,一直默默注视着,没有大哭。

有人说他是在强忍情绪,也有人觉得他悲伤反应慢。但不管怎么样,那一夜,对每个人都是煎熬。

4月25日,奇娜的葬礼举行。父亲唱着阿根廷的送别歌,婆婆哭到站不稳,两个女儿早已泣不成声。

杨淙在仪式上读了悼词,声音哽咽,一句一句,全是对奇娜的思念。

下葬那天,当地不少村民也自发赶来送别这个曾经用笑容和手艺温暖过大家的洋媳妇。

之前有传言说,奇娜父母打算把遗体运回阿根廷,但杨淙很快澄清:奇娜生前就说过,想长眠在这片养育了她第二段人生的土地上。

她,最终还是留在了福建。

奇娜生前有个愿望:

想带父母看看她生活的小城,去北京爬长城,看升旗仪式,吃遍各地小吃。

她还说,要补办一次真正的婚礼,让爸妈见证她的幸福。

如今,人没了,愿望还在。

杨淙穿着黑T恤和白外套,站在镜头前,哽咽着宣布,他会带着岳父岳母完成这趟旅程。

他说,他会用奇娜留下的账号,一点点记录他们走过的地方,吃过的饭,看到的风景。

因为岳母身体不好,加上丧女之痛,能不能撑下来谁也不好说。但不管怎样,杨淙决定一步步走下去。

这是对奇娜的承诺,也是对爱最深沉的守护。

信源:

2025-04-27 10:14·环球网《提醒:这种情况可能导致猝死》

0 阅读:0

迎叶观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