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方就像武功招式,不是会的越多越好,而是越精越好

乐活人生养生说 2024-05-06 02:32:26

好多患者因为经常来我这里看病,相互间了解多了,他们就问我,为什么总感觉我好像就只是几个药方反反复复地开。我说,他们感觉真没错,我常用的就那么几个药方。

中药都是复合方子,而不是比较纯粹的化学公式,西药尚且能兼治几个不一样的疾病,复合型的中药,其兼治范围自然更广。

就像桂附地黄丸,你看它的是什么时候使用的:凡腰痛脚软、下本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舌质淡而胖、苔薄白不燥即可用桂附地黄丸。这就是在讲这个方子该出现的时机。

什么是时机?时机就是诸葛亮打仗,布下了阵,然后交代左右,当你们看到司马懿过了那块石头,就照着我的布置出动,这叫时机。各个药方使用的时机也是一样的,在各个方子前后,都会说当病人出现某某症状时,就可以使用某某药方,这就是时机。

时机出现的时候,不会再揪着病人得了什么病不放,可能这个病人是心脏病,那个病人是糖尿病,另一个病人又是肝血不足,只要出现了该使用桂附地黄丸的时机,那就给病人开这个方子,所以熟悉中医的人都知道,可能经常用来治疗感冒的方子,有时候用来治疗肿瘤或者心脏病,会有很好的效果,这叫碰到了它的使用时机。

碰不到使用时机,就好像很多人在网上看到的,桂附地黄丸治肾虚,厚朴半夏汤能止咳化痰,然后看自己好像是一样的症状,就买了回来吃着,最终却发现吃了很久就是没好转。

我经常说中医治病就像打仗,每一个药就是自己手里的兵,而各种药方就是自古就在发展完善的各种军阵,用药之道如将用兵,不仅要知道每个兵的特点,还要知道各种军阵使用的时机。

所以为什么我往往只用几个方子呢?就是我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加深自己对各个方子该出现的时机的把握,就像是打仗,以多打少打赢了不算本事,以少打多还能打赢,那才厉害。

为什么中医历史上很多人有各种外号,比如李附子、王柴胡、黄柴胡、蒋丹参之类的,就是因为他们对某一个方子或者某一味药的理解通透了,可以把某味药用出其他人用不出的效果。就像武功,同样是点穴,学得一般的必须要去碰到人,学得好的便可以隔空打穴,他不一定学得更多,但一定学得更精。

0 阅读:11

乐活人生养生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