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小作文光速反转,请勿把公众当做“看戏的傻子”

胡说成理 2024-04-21 23:47:04

01

我们的舆论场一直以来有个奇特的现象:凡有小作文,几乎是必有反转。

这两天的一篇“小作文”出现了史上最快反转:一个叫洪兰兰(花名:澜悠)的阿里拍卖员工,在网上控诉“职场霸凌”、“下属背刺”,结果媒体报道才过了两个小时,她的前下属灵璨就出来反锤,种种证据显示:在小作文里声泪俱下的洪兰兰,才是真正的霸凌者。

灵璨正面回应后,洪兰兰迅速清空了发布小作文的微博。

这两天在微信流传的疑似阿里拍卖员工群聊,也能从侧面证明,事情根本就不是洪兰兰小作文里说的那样。

根据海报新闻的相关报道,事实真相十分清晰:

去年“双11”,洪兰兰担任房产项目的PM(项目经理),但是她个人处事风格粗暴,屡次情绪失控,和各个对接的团队都发生激烈矛盾,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所以到了“双12”,主管水阔就不敢再用她当PM,洪兰兰不服气,告到公司说水阔性骚扰。

性骚扰本属子虚乌有,洪兰兰当然无法提供任何证据,自己最终撤销投诉了。而水阔被公司调查了很长时间,甚至一连几个星期无法去工位正常工作。

十二月还发生另一件事,就是洪兰兰的下属,铁肩和灵璨跟她报备确认了恋爱关系。

根据公司规定,铁肩和灵璨二人,一个人转岗去别的部门就可以了,HR和ER方案都给好了。

结果洪兰兰对此不依不饶,从公司会议室、同事群再到私信,对两位下属进行了一系列人身攻击、孤立、谩骂等。

对于正常恋爱结婚的下属,洪兰兰却说是“乱搞男女关系”、“白眼狼”、“除了彼此找不到别人”,在工作中和同事爆发冲突,会直接把板擦扔到对方脸上。

洪兰兰还把私人的不满,发泄到工作中,把灵璨所有的业务和下属划走、群聊踢走灵璨、业务流程故意卡着不给审批……

据海报新闻报道,灵璨最终选择举报洪兰兰是因为两件事:

“12月13日,洪兰兰突然在群里宣布重新调整座位,把灵璨和铁肩调到一起坐,并私信故意恶心灵璨:“把你们都放一起坐了,这不是厚待啊?”

“12月25日,在团队会议上,洪兰兰对灵璨直接开骂,站起来拍桌子,还要绕过桌子,被团队同学拉开,‘吓坏了在场所有人’”。

于是,灵璨决定不再忍受,并于1月5日向公司实名举报洪兰兰。

公司有关部门调查之后,发现举报内容属实,取消了洪兰兰的管理岗位。

洪兰兰此时彻底情绪失控,一会儿觉得HR谈话的态度差,逼迫她离开管理岗位,一会儿又疑心病发作,觉得下属举报自己是水阔策划的。

她请了病假,公司也批准了。结果病假期间,香港、厦门到处旅游,违反了公司纪律,公司和她解除了劳动合同。

前几天,洪兰兰的“小作文”面世,几乎是把跟她有过冲突的上司、下属、HR都控诉了一遍。

水阔和灵璨,看到不实的“小作文”,都第一时间选择了报警和起诉。

很快,灵璨本人作出了有理有据的回应,凤凰网报道后,网友立刻明白这是一出洪兰兰自导自演的闹剧,但水阔和灵璨夫妇受到的伤害已经不可逆了。

潮水退去,“小作文”的始作俑者洪兰兰还在新加坡旅游,被诬陷的当事人疲于应付家人的质问、各界的采访,为了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奔波。

02

小作文三番五次翻车,但每有新作出现,依然能够引爆舆论场。

洪兰兰之流可以借此对同事发起攻击,没有原则的媒体则可以就热点赚取一大波流量,而网友则仿佛永远年轻,永远被当枪使。

婆婆妈妈的家庭伦理剧,天天就是那么点事,但是永远放在黄金档播送,因为大家爱看。

“小作文”能够一次又一次地成为有力的舆论武器,因为它准确地演绎了大家想要看到的剧情。

心理学家福勒研究过一个心理现象:如果你一旦相信了一个东西,就会寻找支持自己理论或假设的证据,选择性的注意和收集信息(排斥其他不利信息),并按照支持自己的想法或逻辑解读获取的信息,从而推导出一个符合自己意愿的事实或真相。

这就是确认偏误,也可以说,或者说是“先入为主”。

洪兰兰的这篇“小作文”,已经属于利用人们的“前见”的典型之作。

因为性骚扰难以获得司法救济,既是借助媒介的权力进行抗争是常见的操作。同时伴随着女权议题的兴起,这样的内容往往容易获得讨论。

洪兰兰因为工作上的冲突,就诬陷上司性骚扰自己。

她看准了这个莫须有的罪名,可以对男上司的家庭和个人评价造成非常坏的影响,同时,这又是一个迎合公众不合理的前见的做法,因为阿里曾经遭遇过一次员工控诉上司性侵的悬案,虽然最终事件出现了反转,但是在印象流里,企业还是和性丑闻关联。

看到“阿里”和“性骚扰”同时出现,大家已经先入为主地脑补了一除上司利用职务之便侵害下属的经典戏码。

为了坐实这一偏见,洪兰兰在小作文里还专门设计了一个情节:

在洪兰兰向HR投诉上司性骚扰时,HR回复她说“很正常,这是公司的企业文化”。

没有一个HR会这么说话,为了迎合公众情绪,这句台词设计的刻意到不符合常理。

而“小作文”中大量渲染的自己有多么热爱工作、业绩突出,其实都属于无效信息。因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实在太少,洪兰兰只能用大量的篇幅,渲染自己是一个多么勤勤恳恳的、隐忍的完美受害者。

相较之下,下属回应的内容则信息密度高得多,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洪兰兰的原话都有展现,被洪兰兰欺凌过的下属发出来的聊天记录里的截图,更是把洪兰兰平时的行事作风暴露无遗。

结论很清晰:洪兰兰霸凌下属等违纪行为被公司开除;所谓“小作文”事件则是洪兰兰被开除后恼羞成怒,想要借此攻击公司和同事,。

03

天下苦“小作文”久矣。

2020年,重庆人罗冠军被前女友梁颖写下小作文,指控其长期强奸。之后,罗冠军“微信和电话全爆了,手机频繁死机。”“辞去了一份年薪20万的工作。”“每天要被骂成千上万次。”“半年搬了三次家,工作换了三个。”

后来,前女友后续小作文中细节处理失当,先后出现握着八周大死胎的小手、花两千万请律师等纰漏,让罗冠军侥幸反转,不过也只是免于继续被网暴,至于罗将来成家立业会不会受影响,网民不知道也不再关心。

同年,广州市方圆实验小学传出,有老师体罚哮喘学生至吐血抢救,事件之后反转,网传的血衣、带血鞋子等照片是该校学生母亲刘某所伪造。

为了炒作并提高网络关注度,刘某支付760元人民币,购买微博增加粉丝、点赞及转发等服务,其后这笔业务转让给非法网络平台,致该微博帖文被转发140万余次,刘某最终因为寻衅滋事罪获刑,可惜已经没有人关注这次公开的判决。

固然,小作文可以成为“无权者的权力”、“弱者的武器”,是一个重要的维权手段。

但是“小作文”是非机制性的维权方式,它有很大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很容易成为“大闹大解决”的变形,甚至成为谣言的生产地,最终导致无法挽回的恶果。

比起洪兰兰漏洞百出的“小作文”引起的吃瓜狂人,真相水落石出之后却鲜有人关注,水阔、灵璨的声誉,阿里的组织文化,将继续在错误信息的传播中收到伤害。

正如水阔在面对重庆商报记者采访中所说的,“社会的红与黑不应该自说自话,应该由法律来评判。”

水阔和灵璨都第一时间选择诉诸于法律的维权方式,针对洪兰兰的诽谤和相关不实报道进行起诉。

而“击鼓鸣冤”的洪兰兰,却从未尝试过司法这一制度性的维权途径。

是她不想吗?

她连向公司投诉都拿不出证据,更不用说司法机关要求的证明材料。

而媒体起到的不是澄清谬论的作用,反而在无形中推波助澜。很多媒体只是第一时间抢热点、抢流量转发,而非采访调查。

当“小作文”事实不清时,媒体机构有义务将它作为一个严肃的新闻事件对待,第一时间去采访当事人的意见,争取让旁观者看到更多事实;如果有一方或双方拒绝采访,在报道时也有必要做出提示和引导:这仅是一方之辞,真相还需追索。

充分的观点博弈,而不是一边倒的声音,才能有效避免舆情反转后对社会信任的冲击。

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我们应该记住的是,“真相在抵达一个人的时候就被终结了”

任何人的同情心和正义感都不应该成为有心之人谈判桌上的筹码,为了不被利用,永远记得先做事实判断,再做价值判断。

当事实都无法判断之时,就应该静候真相的浮现。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被小作文骗过多次的网友,已经有了一定的免疫能力,不再那么轻信了。洪兰兰的小作文刚刚发布,就有网友认为这篇小作文漏洞甚多,应该“让子弹飞一会儿”。

我们在为水阔、灵璨、铁肩的无故受屈抱不平之余,也应该为此感到欣慰。

0 阅读:4

胡说成理

简介:关于智能时代和智能时代的生意逻辑的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