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洋务运动中诞生的福州船政局,自十九六十年代末开始建造舰船,到七十年代初期已经初具规模,飞云号炮舰就是这个时候建造的。
1872年6月3日,飞云号炮舰下水竣工,该舰是福州船政建造的第八号舰。飞云号采用木质船身,无装甲防护,舰长63.39米,宽9.75米,舱深5.02米,吃水3.96米,排水量1258吨,舰员编制150人;行驶装置为机帆混合动力,主机为福州船政自制的蒸汽机,输出功率580马力,航速10节;因为日久年深资料缺失,只知道舰上安装七门火炮,具体型号不详。
飞云号建成后,因为没有其他水师调拨,所以只能编入船政局下辖的福建水师。当时建造舰船花费极大,单就飞云号造价就达16万3千两白银,投入使用后还要保养,这些花销对船政局来说可是一笔沉重的负担。为此船政局让大部分军舰专心训练,而拨出海镜、永保、飞云等几艘炮舰,用于商业运输以赚取经费。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飞云号炮舰曾经调到北洋,专门用于山东沿海的巡逻警戒,到八十年代初,该舰又调回福建水师。1884年8月23日,中法马江海战爆发,当时飞云号炮舰与另外两艘舰停泊于罗星塔下游海关附近,敌舰开火后,飞云号上的舰员想要去起锚,但还没有来得及,该舰就被法军凯旋号铁甲舰射出的猛烈炮火击中。
凯旋号模型
飞云号炮舰的木质船体根本扛不住重炮打击,一会儿功夫就沉没了,此战共造成39名舰员阵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