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格林美刚刚宣布了一款重量级新品量产的消息。
4月7日晚间,格林美发布公告称,公司新一代超高镍9系核壳三元前驱体首次量产发货仪式举行,公司新一代超高镍9系核壳三元前驱体正式出货启运,标志着全球新一代超高镍9系核壳三元前驱体正式开启大规模量产化与市场化之路
至此,格林美也成为了全球唯一具备大规模生产超高镍9系核壳三元前驱体能力的企业。

01 三元技术全球“登顶”
新一代超高镍9系核壳三元前驱体技术,不仅是三元前驱体制造领域的全球最高技术难度,还代表全球三元前驱体技术发展的最新方向。
这一产品的高性能,归功于其独特的结构设计。
据格林美介绍,该产品通过微米级微观结构设计,在不改变材料的金属总组成前提下,将微米级前驱体材料由一段式结构升级为三段式结构,即内核层、外壳层以及连接内核和外壳的过渡层。材料由内核至外壳镍含量逐步降低,锰含量逐步升高,降低了材料与电解液接触界面的活性,减少副反应发生,在保证高能量密度的同时提升了循环和安全性能。
以动力电池为例,高安全性、能量密度略低的磷酸铁锂电池循环寿命为3000次左右,安全性相对较差、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锂电池循环寿命却仅在2000次以上。
换句话说,当前主流技术背景下,你的电池容量越高,安全性则相对较差,循环次数也会较少,高比容材料体系创新成为锂电技术突围的方向之一。
刚刚实现量产的格林美新一代超高镍9系核壳三元前驱体,便是通过对电池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的同步提升,在材料端给出了解决新能源汽车安全和循环兼顾的解决方案,精准的踩在产业痛点上。
按照格林美的规划,该产品计划出货量约为3000吨/月,产品100%供应国际头部企业供应链。另外,在美国关税政策正式生效之际,格林美特别强调“公司高质量核壳前驱体订单已提前锁定日韩和欧洲高端市场,出口市场不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近年来,格林美三元技术持续突破:新增多款4.45V第三代高电压前驱体量产品,9系超高镍四元前驱体、9系超高镍四元核壳前驱体进入量产认证阶段,9系正极材料解决了超高镍体系晶格畸变、结构坍塌、金属析出和热稳定性差等产业化难题,产品结构持续升级。
这将全面夯实格林美在全球新能源材料行业的核心市场地位,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有效推动其2025年经营目标的有效实施,并对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02 电池回收“领跑”市场
格林美自创立起便确立了资源有限、循环无限的理念,并打造了城市矿产开采+新能源材料制造双轨驱动的产业战略。其中,城市矿产开采更是将城市资源看做充满潜力的“矿山”,有着无限的开发可能。
动力电池回收,便是城市矿产开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格林美挖掘的重点。
在“双碳”提出的背景下,全球汽车电动化转型进入发展新阶段,动力电池退役规模也将随之扩增,格林美第二增长极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势能凸显。格林美副总裁兼董秘潘骅认为,2027年到2030年,或将迎来动力电池报废的第一个高峰期。
面对庞大的蓝海市场,格林美计划,要在2030年实现动力电池回收规模要达到50万吨以上,销售规模达到100亿元以上。
不止于战略,格林美也是个强力的行动派。
技术上,格林美动力电池资源化回收环节锂、镍、钴元素回收率持续领先行业,并攻克了多源含锂废料中有价组分资源化回收技术难题和退役动力电池高精度无损检测与诊断分级技术,打造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和智能拆解核心竞争力。
产业链上,格林美已经与包括亿纬锂能、孚能科技、容百科技、山河智能、岚图汽车、奔驰、宁德时代、邦普循环、瑞浦兰钧等多家电池厂商和车企达成合作,致力于构建“新能源汽车回收—动力电池回收—镍钴锂电池原料再造—电池材料再造—动力电池再造”的全生命周期价值链。
产能上,格林美在全国11个省市布局了16个以电子废弃物、报废汽车、退役动力电池为主体的绿色回收与废物循环处理基地,建成五大动力电池回收与处理中心,均为工信部综合利用规范“白名单”企业。
成立24年以来,格林美通过“技术+网络+资本”的三重护城河,搭建起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材料循环利用体系。未来,格林美将立足“溯源信息、结构与材料信息、碳足迹、资源与材料再利用”的四大价值共享理念,推进建立动力电池回收的价值生态体系。
总结
当下,锂电池行业逐渐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原材料、配方、结构等方面正在飞速演进。尤其美国关税的高压下,加速海外产能布局及高端技术产品输出?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
而作为全球三元前驱体龙头的格林美,其技术研发无疑有着“风向标”式的意义,在三元电池市场份额受到挤压的情况下,三元材料的突破性升级将成为锂电池技术创新的突破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