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不过,大学生选择主动延毕

滚石点评呀 2023-03-20 15:15:35

我敢说,延毕是21世纪二十年代往后本科大学生最时尚、最潮流的出路。”

本该在2022年夏天就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小熊,用开玩笑的口吻分享了自己主动延毕进程过半的收获,他的视频评论区很快被质疑淹没。

在常规语境下,延迟毕业作为一种往往是被迫作出的选择,通常和考试挂科、论文未通过等“失败”的语境挂钩。

但当考研国家线、国考进面、调剂、春招在三月的热搜上滚动,升学就业、考公考编、论文科研的迷茫在每个毕业季老调重弹,年轻人们被时间逼到墙角的焦灼也随之翻涌,一些新的共识在角落里悄悄达成——

保留应届生身份,采取主动延毕的方式应对普遍的困境,像是为自己争取了多一分机遇。

01

用时间换空间

当小熊终于决定延毕的那一刻,觉得“心里一块大石头终于放下来”,大石头里包含了学业压力、父母的期待、想做但没时间做的事、对未来的恐惧,“如果就这样直接去工作的话,我还没准备好”。

“你是得准备准备” “你就是在逃避”,听到很多劝阻他的声音,他索性有点无赖地笑了:“确实,我决定准备逃避了。”

小熊给自己的画像是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的一名标准普通大学生,“是最不可能登上学校官方公众号推送的那类人”,大学四年没有挂过科,但也没有拿到过奖学金,没当过学生干部,也没参加竞赛、科研项目,“最惨的是没谈过一次恋爱,网恋还被骗了”。

《初恋这件小事》剧照

如果再回溯,那就是小升初、初升高的过程里,分数主导了他的人生,就算是高考681分也只是换来当时看起来很体面的专业,自己像是人生列车上的乘客而非驾驶员。

上了大学,他发现压力无处不在,全部生活都在为绩点服务,曾经引以为傲的“做题技能”人人精通,科研导向的课程和作业压力巨大,大家都在抢着保研名额。

当小熊意识到自己卷不过同伴时,他已经念到大三下学期了,当时,他很清楚知道自己不能保研,也不适合科研,“小时候的梦想是当科学家,而我现在对于科研的第一感受是害怕,害怕ddl害怕论文害怕查了半天啥也不会”。

在学业之外,他其实有不少兴趣爱好,比如给学校的图书馆写过闭馆音乐,还不温不火地做了4年时间的校园生活区up主,这是自给自足的天性中的快乐。

《二十不惑》剧照

他想恶补技术知识,想做前端程序员实现对产品功能的想象,想找实习、想学乐器、想继续做视频,作为《原神》忠实玩家,他甚至还想让游戏技能更上层楼。理想工作与兴趣爱好两手抓,怎么算时间都不够。

因为还想要多探索一下人生的可能性,延毕成了“蓄谋已久”的选择。

在交大,主动延毕的过程并不繁琐。小熊先是在大三下就跟父母提过自己的想法,大四上学期一开学就找辅导员详细讲明规划。

辅导员介绍了申请主动延毕的步骤和政策,可以通过不选毕业设计缺4学分的方式,转入下一级修满学分再毕业,大四下学期开学第一周内完成申请就可以了。

但是,并非所有同学都跟他一样,如此从容地完成延毕的过程。

龚君在安徽一所211的经济学院读学硕,受学院科研成果考核的影响,除毕业论文外,当届研究生必须在c刊发出小论文才能拿到学位证,这样的要求,普通的学生其实很难达到。

《垫底辣妹》剧照

入职前没有学位证意味着几乎与所有工作和编制岗位无缘,论文写作占据第一优先级位置,挤占了大量工作筛选投递和备考时间,整个学院都沉浸在前途未卜带来的抑郁氛围之中,“每天聊天的内容就是,只要有一个人从19楼天台跳下去,问题就可以解决”。

当龚君的小论文达到能够发表的状态时,已是2021年5月,那时他还没有认真找过工作,身边同学勉强接下的offer年薪也大都不足10万。

临近答辩一周半,龚君以希望继续科研为由提出了主动延毕申请。虽然程序正规,但学院态度暧昧,迟迟不肯签字盖章。答辩当天,龚君果断逃出了学校,手机关机一整天,才顺理成章地保留应届生身份,为的是参与下一年的公务员考试。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