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厂老板必看!POM颗粒成型缺陷的5大“急救”方案

塑达新材坊 2025-04-29 21:28:09

在注塑行业,POM(聚甲醛)因高刚性、耐磨耐疲劳的特性,被誉为 “超钢塑料”,但它也像个 “傲娇” 的优等生 —— 成型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有缺陷 “抗议”。缩水、熔接线、银丝、脱模粘模、脆断…… 这些让老板们头疼的问题,其实都有对应的 “急救方案”。今天咱们就用最直白的语言,把 “病灶” 和 “药方” 讲清楚,帮你省下试错成本!

一、缩水凹陷:先查 “内外不一” 的温度差

症状:制品表面局部凹陷,特别是壁厚不均处(如加强筋、柱位)尤为常见。

病因:POM材料结晶迅速,当制品外层已冷却固化,内部熔体仍在收缩,从而形成凹陷。

急救方案:

调整模温:建议模温控制在60~80℃范围内。模温太低会导致表面急冷,加剧内部收缩。

延长保压:合理增长保压时间,建议至少保持20~30秒,尤其是在厚壁区域,确保内外收缩同步。

优化结构:设计制品壁厚时避免骤增或骤减,采用圆弧渐变方式。

二、熔接线:熔体 “过关” 没连上

症状:两股熔流汇合处形成明显线条,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引起裂纹。

病因:因浇口多、流道不合理、熔体温度不足或流动不畅造成汇合熔接不良。

急救方案:

调高料温:建议将料筒温度升到190~210℃,模温不足会加剧熔接线问题。

优化流道设计:可在熔接线易发区加大浇口尺寸,或设置导流筋,让熔体流动更加顺畅。

排气需顺畅:熔接位置若困气,会进一步削弱接合强度,务必在模具相应部位设计排气槽(排气槽深度0.02~0.03mm),消除气阻影响。

三、银丝 / 气泡:原料 “藏水” 招致故障

症状:表面呈银白色纹路(银丝),内部有气泡,严重影响制品强度和美观。

病因:POM虽吸湿性不高,但若原料受潮或热稳定性差,加热时便会分解出气体;若射速过高也会卷入空气。

急救方案:

提前烘干:投产前建议将原料在100℃条件下干燥2~3小时,尤其是雨季,防止材料吸潮。

控制射速:合理使用分段射速策略,前期慢速填充,后期保压排气,可减少银丝和气泡的产生。

优选稳定剂:如银丝反复出现,建议使用添加热稳定助剂的POM原料(具体推荐牌号详见后续内容)。

四、脱模粘模:产品和模具 “纠缠过多”

症状:脱模困难,产品容易吸附在模具腔体或型芯上,强行取出会导致拉裂变形。

病因:模具表面不够光滑、脱模斜度设计不合理,或者对POM收缩率预估不准确(POM收缩率在1.5%~2.5%之间)。

急救方案:

斜度须预留:建议型芯至少设置0.5°角,型腔斜度则应达到1°以上,避免垂直角度结构。

表面处理与脱模剂配合:型腔必须经过镜面抛光处理,必要时可用硬脂酸类脱模剂,避免使用含硅成分,以免影响二次加工。

延长冷却时间:制品冷却不足时强度差,易粘模。建议冷却时间在20~40秒之间,具体根据制品厚度灵活调整。

五、脆断开裂:内应力在 “搞破坏”

症状:制品使用或放置过程中容易断裂,特别是锐角、缺口处更易出现问题。

病因:注射压力过高、冷却不均造成内部应力集中,或POM原材韧性偏低(未改性纯POM韧性常规不足)。

急救方案:

逐步降压:注射压力建议从100MPa起分段调节,保压压力控制在注射压力的60%~70%之间,防止过分压实。

退火处理:对于精密制品,采用60~80℃退火炉做1~2小时保温处理,帮助释放内应力(插入“退火设备示意图”)。

选增韧型号:若产品要求高冲击强度,直接选用弹性体改良的POM型号(后文推荐牌号均有针对性)。

选对 POM 原料,从源头减少缺陷!

前面的方案能解决 “后天” 成型问题,但要想让生产更省心,“先天” 原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可以参考几款行业公认的优质 POM 品牌及牌号,针对常见缺陷有 “先天优势”:

1.美国杜邦(DuPont)——Delrin 系列

100P:高流动性,易充模,适合复杂结构制品,减少熔接线和缺料问题;

500AF:含 20% 聚四氟乙烯(PTFE)润滑填充,耐磨性能翻倍,降低脱模摩擦,减少粘模和磨损;

900P:中等粘度,结晶速度快,缩短成型周期,同时缩水率稳定,适合精密部件。

2.德国巴斯夫(BASF)——Ultraform 系列

N2320-003:高刚性、低翘曲,特别适合薄壁制品,减少缩水凹陷;

S2320-003:耐冲击改性型,添加弹性体,抗脆断能力提升 30%,适合有耐低温要求的场景;

C9021:高流动 + 耐高温(长期使用温度 100℃),适合快速成型和高温环境下的制品。

3.中国台湾台化(Taiwan 化纤)——Kepital 系列

FM090:超高流动性(熔体流动速率 90g/10min),薄壁制品(壁厚<1mm)首选,减少短射和熔接线;

ST90-44:加速增强型(20% 玻璃纤维),刚性和尺寸稳定性爆棚,适合高精度齿轮、轴承等耐磨部件。

4.日本宝理(Polyplastics)——Duracon 系列

M90-44:通用型性价比之王,流动性、刚性、耐温性均衡,适合日常大批量生产;

M90-04:全球销量冠军,中粘度通用料,脱模性优异,减少粘模问题,且热稳定性好,长期生产不易分解产生银丝;

SW-01:含硅油润滑改性,摩擦系数低至 0.2(普通 POM 约 0.35),自润滑性强,适合齿轮、滑轮等动态负载部件,降低磨损导致的开裂;

EB-10:25% 玻纤增强,强度比纯 POM 高 2 倍,耐蠕变性能突出,适合长期承受高负荷的结构件。

总结:好方案 + 好原料,才是降本增效的双保险

POM 成型缺陷看似棘手,实则是 “温度、压力、原料、模具” 四者的平衡游戏。老板们在优化工艺的同时,千万别忽视原料的 “底层设计”—— 选对牌号,能从源头减少 80% 的常见问题。需要POM材料时可以对照文中的牌号特性,给你的生产线挑个 “省心搭档”!

东莞塑达新材料——⌈一站式塑料颗粒服务供应⌋
0 阅读:3

塑达新材坊

简介:来自东莞塑达新材料,旨在分享塑料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