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上将曾问100岁的基辛格:如何战胜中国,基辛格的回答十分中肯

农情讲述者 2025-04-24 10:32:26

2023年11月29日,被誉为美国“外交大师“的亨利·基辛格因病逝世,享年100岁。

在基辛格生命的最后一年,他依然积极现身于各大国际会议。

一次,一名美军上将询问基辛格:美国究竟该如何战胜中国时,基辛格严肃地答道:“中国是一个凝聚力极强的国家,美国必须要有比中国更强的社会凝聚力。”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美国人对中国的凝聚力赞不绝口?在他百岁人生中,又有哪些至今依旧让后世获益匪浅的外交智慧?

百岁老人,为何百次访问中国

2023年7月18日,年已百岁的基辛格乘坐飞机访问中国,受到了中国高级领导的隆重欢迎。

此时,距离基辛格生命的终点,已仅剩下了4个月的时间。

纵观基辛格的一生,活过一个世纪的他,出访中国就高达百余次,基辛格的名字似乎和中国有着不解之缘。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美国的前国务卿,和中国有着莫名的缘分?

1938年,年仅15岁的基辛格和他的犹太家庭从德国逃亡至美国。在大洋彼岸的国度定居下后,基辛格一路攻读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跻身美国政坛。

在上世纪60年代毕业后的基辛格,正处于美国的“迷惘时代”:朝战、越战接二连三的失败,让美国国内呼吁反战、改革之声高涨。

与此同时,苏联因国际油价的猛涨,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美国在同苏联的冷战博弈中,一度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处于劣势。

冷战局势的风云变幻,让基辛格意识到:美国若想在冷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同昔日的对手——中国握手言和,共同抗击苏联的扩张。

1969年,中苏因珍宝岛反击战彻底反目。

在基辛格的建议下,美国第一时间向中国透露了苏联对华准备实施“外科手术核打击”的计划。

在得到美国的提醒后,中国立即加速了“深挖洞、广积粮”的三线建设,同时以“乒乓外交”释放对美缓和的善意。

1971年,基辛格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秘密同周恩来会晤,商议中国重返联合国一事,为后续的尼克松访华奠定了基础。

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基辛格多次访问中国,推动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

即便是在1977年基辛格不再担任美国国务卿职务后,他也多次以中美交流友好人士的身份,出席于中美外交各大场合。

中国官方,更是亲切地将基辛格称为“中国人民的好朋友”。

事实证明,基辛格慧眼如炬的外交战略眼光——

美国于上世纪成功实现对华战略缓和后,美国赢得了中国这个巨大的海外市场,由此逆转了60年代末爆发的经济“滞涨危机”。

而苏联则在美、中联合的外交攻势之下,渐处孤立,阿富汗战争的失败,更是让苏联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

在国际外交的重重压力之下,苏联于1991年彻底走向崩溃和解体,美国则以“冷战胜利者”的姿态,得以傲视全球。

然而,随着中国的崛起,有越来越多的美国政客认为:美国在70年代对中国的“外交松绑”是美国的致命错误。

那么,基辛格又对此抱有怎样的看法呢?

晚年基辛格,为何高度称赞中国的凝聚力

与美国绝大部分政客不同的是,历经风雨的基辛格始终认为:美国绝非对苏冷战的胜利者,而是冷战的“幸存者”。

基辛格多次在外交场合中公开强调,美国并没有取得冷战的胜利,而是造成了美国、俄罗斯“双输”的局面。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基辛格做出了这样的论断?

在基辛格看来,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失去了能够制衡其自身的政治对手,从而使“历史终结论”盛行,美国始终认为自身是最完美的制度。

正是因为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上下都洋溢着骄傲自满的情绪,才使美国失去了一次次通过内部改革,进一步壮大自身的机会。

对西方两党制的迷信,让美国的民主、共和两党忙于扯皮,而非建设国家。

对民主制度和一神论的推崇,使美国容不得多元世界的“沙子”,让美国在21世纪初深陷伊拉克、阿富汗等对外干涉战争的泥潭。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专注于自身的中国,不断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通过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路线,发展壮大自身。

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就在所有人都惊叹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取得的惊人成就时,基辛格却认为这一切都在自己的预料之内。

在基辛格看来,中国社会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是中国能够在改革开放后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实现迅速崛起的秘密武器。

基辛格也多次坦言,称美国和中国的差距,就在社会的凝聚力上。

倘若美国依旧沉浸于自身昔日的“冷战荣耀”,忙于民主、共和两党之间的相互扯皮,那么被中国甩在身后,只是时间问题。

事实证明,基辛格判断的准确性——

无论是疫情期间,中国相比美国更为果决的反应速度,还是在贸易摩擦中泰然自若的反制措施,中国社会发展的步调、节奏,都比美国稳健得多。

这让许多人在信任基辛格对中国实力判断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询问基辛格

难道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就毫无遏制的办法了吗?

为何在基辛格看来,中国必将成为超级大国

在基辛格看来,美国能否遏制中国崛起,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这个命题的荒谬性,也正如美国当年对苏联发起冷战的荒谬性一样——

倘若美国能赢,那美国所做的这一切都不过是重蹈冷战覆辙;倘若美国因遏制中国发展,甚至不惜与中国一战,那最终损伤的还是美国自身。

此外,基辛格认为:踏上改革开放之路后的中国,就是没有回头的一支箭。

中国开放包容的文明底蕴,加之庞大的劳动力和人口市场,注定了中国必将在全球化的发展秩序中,成为和美国一样,作为“世界一极”的存在。

因此,基辛格认为:中国成为超级大国的崛起之路,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包括美国在内。

这也是为什么从2018年特朗普挑起中美贸易争端后,基辛格多次反对特朗普政策的原因之一。

基辛格坦言,任何试图组建对华包围网的行为,终究是愚蠢的,两个强大政权的对立不会争出孰优孰劣,只会导致人类满盘皆输的结局。

遗憾的是,这位充满智慧的世纪老人,终还是未能看到美国政客们清醒的那天。

或许眼瞅着自己的国家从昔日里的超级大国,一步步走向衰颓和分裂,对见过世间兴衰基辛格而言,是无比残忍的事,却也是他必须接受的事实。

0 阅读: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