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着过节还没看?赶紧看《第二十条》吧,知法懂法更好去保护自己

廖宇探影 2024-02-16 09:28:13

电影《第二十条》为观众们普及了一个过去被称为是“沉睡的法条”的刑法第二十条。这个法条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关系特别密切。如果前几天忙着过节还没来得及看,那这几天一定要看啊,真的会少踩人生中的大坑!

大多数网友都有同样的这种感受——不看会后悔的!

电影用三个生动感人的故事让大家看到“沉睡的第二十条”是如何被唤醒的?如下面这位观众所说,让大家更加了解沉睡已久的法条。

同时看到了这条法律的“沉睡与唤醒”对于渺小的个人所造成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

思政老师说,这条法律,曾被视为沉睡的法律,如今苏醒,标志着法治的进步。

还有网友说,唤醒沉睡的法条。给正义的人以保护,我相信法律越来越完善,是对公平的体现。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电影中和现实中,“第二十条”是如何被唤醒的?

01 “沉睡的第二十条”让他“没来的及”

电影中那位见义勇为的公交车司机张贵生(杨皓宇 饰演),他的人生就受到第二十条“沉睡”的影响而十分的不幸,让观众唏嘘不已。

非常生动的一幕就是检察官韩明看着监控视频,分三段向张贵生反复解释,为什么明明是见义勇的行为,结果却被判故意伤害获刑三年?

张贵生的不解也是观众的不解:明明早在1979年,我国刑法就正式规定的“正当防卫制度”怎么到用它时就不管用了呢?

因为在早期的司法实践过程中,正当防卫的适用可以说是非常的保守,再加上对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种比较笼统,范围不明确的规定,更让它在司法适用上不易把握。也就导致了“正当防卫”在实践中出现了一种“唯结果论”——只要发生死伤,就是过当,就是故意伤害,甚至故意杀人。

也就是电影中,检察官韩明讲解的,女乘客在公交车上被两名男性骚扰殴打,司机张贵生出手相助也遭两人殴打,这一段属于见义勇为。而张贵生还手了,这一段就属于互殴了。后面,在两人围殴之下,张贵生用公交车上的灭火器砸伤其中一人,这一段就成了“唯结果论”的故意伤害了,导致张贵生被判刑。

久而久之,很少有被认定正当防卫而作出无罪裁定的判罚,逐步成了一种循规蹈矩的惯性和判例,正当防卫的“正当”也开始 “沉睡”起来。

02 “唤醒的第二十条”让他“来的及”

如果说,张贵生是“没来的及”,那电影中郝秀萍(赵丽颖 饰)的丈夫王永强(潘斌龙 饰),就是“来得及”被“唤醒的第二十条”所拯救!

上面说了,第二十条之所以沉睡,一是唯结果论,正当防卫的案件一旦发生死伤结果,“唯死伤者大”,“杀人偿命”的思维往往占据主动。

二是过于强调力量对等,防卫人一旦使用工具反击,比如张贵生的灭火器,王永强的剪刀,那么防卫人通常会落入防卫过当之中。

三是事后的理性视角,未能顾及防卫人的境遇。

比如电影中的王永强案,起因是他为了给女儿治病,向村里恶霸刘文经(阿如那 饰)借了高利贷还不起,刘文经不断的霸凌王永强,侮辱他的妻子,侮辱后扬长而去。

王永强追上厮打,得知刘文经要到车里拿刀时,抄起剪刀捅伤了刘文经,最后导致死亡。

注意,王永强的“防卫”是在刘文经已经侮辱完他的妻子后,所以看起来好像是“事后防卫”。因此,按照以往判例,他这是妥妥的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其实就在电影《第二十条》上映的前一年,2023年3月,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印发了《关于依法妥善办理轻伤害案件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出要避免唯结果论、谁受伤谁有理的旧观念,准确区分正当防卫与互殴伤害。

罗翔老师看过《第二十条》后,也用大白话对《意见》进行了解读和总结,他说,如果防卫行为正当但是结果不当,或者防卫行为不当但结果正当,那都不属于防卫过当。

最高检第一检察厅副厅长周惠永,也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微博上视频中,带大家了解刑法第二十条和法条背后的司法温度,也给了大家正当防卫的底气与信心。他说,当公民遇到不法侵害的时候,应当拿起法律的武器,坚决予以制止,你们的正当防卫行为,一定受到法律的保护。

回到电影的故事中,当时的第二十条尚在沉睡中,而被唤醒的过程就是检察官韩明和吕玲玲(高叶 饰)经过曲折而艰难的历程,他们排除了“唯死伤者大”,“杀人偿命”,这种不利于体现司法公平正义的唯结果论。

探索了防卫人使用工具反击,正是为了有效制止不法侵害的前提。这也让“刘文经要到车里拿刀”成为了本案的重大转折点。

而本案的关键还在于,他们提出了在正当防卫案中,应当采取代入到防卫人立场的有血有肉的一般人标准,而非事后诸葛亮的理性人立场。否则就是完全忽视了人类在特殊情境下的身不由己,所以,若以事后完全理性的视角评判防卫人的防卫必要条件,则是有些过于苛刻地要求防卫人了。

就像电影里检察官韩明最后的一番慷慨陈词,我知道改变一些事情很困难,追求公平正义要付出代价,但这个代价谁来承担?老百姓吗?难道让他们用自己的命运、用整个家庭的命运、甚至是几代人的命运,去承担这个公平正义的代价吗?一次犯罪不过污染了水流,而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却污染了水源。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最终,通过两位检察官的努力,检察院的支持,最高检的指导,终于唤醒了“沉睡的第二十条”,纠正了判断防卫是否过当的认识误区,改变了以往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好人受罚”现象,体现了优先保护被侵害人利益的政策导向。彰显了“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司法理念,意味着以往沉睡的正当防卫条款开始逐渐苏醒了,并成为法律界的共识。

有细心的观众还发现,电影里检察官韩明的手机铃声是“公鸡打鸣”,原来既是希望可以唤醒沉睡的法条,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也是希望可以唤起人们心中的对善意的勇气。

不得不说,《第二十条》作为一部在春节档上映的电影,抓住了最好的时机为我们普法,也让观众们看到,第二十条不再沉睡,更不是在喊口号,而是切实结合了当下的现状,人民的心声。如果前几天忙着过节还来得及没看?这几天一定要去看《第二十条》,怎么能错过人生避“坑”指南呢?

1 阅读:27

廖宇探影

简介:爱悬疑,爱侦探,爱破案,为你开启文字与电影的探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