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岁的刘大姐是纺织厂“铁娘子”。她出身农村,丈夫早年在工地意外离世,留下俩幼子和体弱公婆。为撑起家,她进城进了纺织厂。
厂里机器轰鸣、闷热嘈杂,棉絮乱飞。刘大姐每日在流水线忙碌,从早到晚,手指被线勒出血痕,腰也因久弯落下病根,阴雨天就疼得直不起身。但她一心想着多挣钱,供孩子读书、让公婆安享晚年,盼着孩子成家后回乡下过清闲日子。
可命运无情,几个月前她身体有恙。浑身乏力,搬运布匹都费劲;胃口差,爱吃的菜吃两口就恶心;肚子时常剧痛,还频繁腹泻,人迅速消瘦。工友劝她去医院,她却心疼钱,以为是工作太累肠胃不适,自己买药吃。然而症状愈发严重,三个月后她面色蜡黄、眼神黯淡,走路都打晃。工友联系家人,强行送她就医。
经检查,确诊为肝癌,家人如遭雷击。我国是肝癌“重灾区”,全球近半肝癌病例和死亡病例在我国,乙肝、黄曲霉毒素、酗酒和不良习惯等都是诱因。
肝不好的人,身体这两处会“说话”!肝脏是人体重要代谢器官,若它“闹脾气”,身体两处会发出信号。
手指会“告状”。
正常手掌颜色均匀。肝不好的人,大小鱼际处皮肤会呈片状充血,或出现红色斑点、斑块,按压后变苍白,松开又恢复红色,这就是“肝掌”。它多因肝功能减退,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导致体内雌激素堆积,刺激毛细血管扩张所致,是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的常见体征。

指甲有“预警”。
中医认为“肝主筋,其华在爪”,指甲作为筋的延伸,能反映肝脏状况。正常指甲红润有光泽、质地坚韧。若指甲发白、薄且软,可能预示肝脏和肝经存在问题。这是因为肝经气血及肝的精血状态,会直观体现在指甲外观上。
若这两处出现异常,需及时就医排查肝脏疾病。日常可通过食养、穴护、睡补来护肝,如饮用枸杞菊花茶清肝火,按揉太冲穴疏肝理气,晚11点前入睡让肝脏深度修复。
再三提醒:警惕眼部3种情况,别拖到肝癌才重视!肝脏是人体“沉默卫士”,默默承担代谢、解毒等重任,但它很“能忍”,出现病变时症状隐匿。其实,眼睛作为“肝脏窗口”,一些异常表现可能是肝癌早期信号,千万别不当回事。
1.眼白发黄:这是肝癌较典型的眼部预警。肝脏受损后,代谢能力下降,无法正常处理胆红素,使其在血液中堆积,随血液循环至眼部,就会导致眼白发黄,医学上称为“黄疸”。若眼白发黄持续不消,甚至全身皮肤、尿液颜色也变深,一定要警惕肝癌风险,尽快就医排查。
2.黑眼圈顽固:偶尔熬夜出现黑眼圈,补觉后可缓解。但若黑眼圈长期存在、颜色深且难消退,可能是肝脏在“求救”。肝功能受损时,代谢和排毒能力减弱,毒素堆积在体内,影响血液循环,使眼部周围皮肤供血不足,色素沉着加重,黑眼圈就愈发明显。
3.眼睛干涩、发红:长期用眼疲劳、睡眠不足等可能导致眼睛干涩、发红,但若排除这些因素仍频繁出现,且伴随乏力、食欲不振等,需考虑肝脏问题。肝血不足会使眼睛得不到充分滋养,出现干涩、视物模糊;肝火旺盛则会导致眼睛发红、分泌物增多。

肝脏是身体“解毒担当”,日常一些小习惯,就能帮它“减负增能”。
1. 晨起温白开:一夜代谢后,肝脏积攒不少废物,身体也缺水。晨起喝200毫升左右温水,能冲刷肠道、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肝脏代谢毒素,开启肝脏高效运转的一天。
2. 三餐定时七分饱:肝脏有代谢节律,定时定量进食,能帮它“踩准点”工作。每餐吃到七分饱,既避免肝脏因消化过量食物“过劳”,又能防止脂肪堆积伤肝,尤其晚餐别太晚、别太撑。
3. 多吃绿色菜:“青色入肝”,菠菜、西兰花等绿叶菜富含维生素、叶绿素,能促进肝脏排毒、修复肝细胞,还像“抗氧化卫士”,帮肝脏抵御自由基攻击。

4. 不乱服用药物:药物依赖肝脏代谢,随意用药、超量服药,就像给肝脏“投毒”,易引发药物性肝损伤。用药遵医嘱,别自行增减剂量或混搭。
5. 23点前入眠:23点至凌晨3点是肝脏排毒黄金期,此时进入深度睡眠,肝脏才能高效清理毒素、修复损伤。长期熬夜,肝脏“加班”无休,迟早“累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