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夜宵大王”:穷到只能干餐饮,创立30个品牌上千家门店

餐观局 2024-05-23 18:31:05

作者|宋一程

餐观局出品

在中国餐饮发展中,有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的餐饮模型没有竞争对手,更没有与其竞争的品牌。

餐饮创业10年来,从一家宜宾把把烧的小店店主,到多个门店的守店人,再到餐饮品牌的创业孵化人,他走了一条与万千餐饮都不同一样的创业路。

而在餐饮创业前,他是美术专业的科班生,也是景观园林设计师,甚至还是省直机构公职人员,就连包工头的角色都干过几年。

之所以进入餐饮行业,用他的话说,“除了穷,还是穷”。大学期间母亲在校门口开了一家小饭店,不仅解决了学费问题,还养活一家人温饱。再次面临穷困潦倒之际,又想起了餐饮。在他看来,干餐饮就算赚不到大钱,还能解决一个吃饭问题。

靠着四川人的特性,他把一家小店干成了上百家门店的品牌,也喝翻了无数的顾客。但他又清醒的看到,一个品类或品牌很难穿越周期,小餐饮老板抗风险能力又极差。如果做出更多的品牌再聚集一起,根据不同的周期做不同的餐饮品类,是否能实现抱团取暖抵抗风险?

从餐饮小店主到餐饮大老板,他体会到了底层餐饮人的艰辛,更明白了人不能只为赚钱而活着。在走完了餐饮所有弯路之后,他决定把经验、资源、模式等全部拿出来分享,以期帮助每一个像他当年一样穷困潦倒时的陌生人。

让我们来一起看看他的故事——我叫李新欣,餐饮江湖人称李不管,“李不管把把烧”“老街秤盘麻辣烫”“何大九全牛串串”等三十多个品牌创始人… …

01爱画画的李不管当上了厨子

2024年1月1日,40岁的我在云南洱海边的一个民宿床上躺着,回顾过去近20年的事业、生活那些点点滴滴,忽然发现我的人生在我看来好像很失败,做了那么多事,创了那么多品牌,赚了那么多钱,并没有做一件或选择一件自己要用一生相守的事业。

50岁、60岁、70岁的会是什么样子,应该在干什么,还是这样为了赚钱而赚钱?亦或者是为了做事而做事?是时候应该干一件用后半生值得干、喜欢干、无限爱的事业了!

从父亲往上数三代,我们家是正经的书香门第,琴棋书画信手拈来。小时候,爷爷经常在院子里的土地上教我画画,从鸡鸭猪狗到珠菊兰花再到写实。这一画,我成了小朋友眼中的另类,也把我画进了川音成都美院。

对于宜宾一个下岗工人家庭来说,培养一个艺术生所付出的代价远远超过大城市,家里每个人只能靠紧衣缩食,供养一个画画的大学生。

为了解决贫穷,母亲变卖了能卖上点钱的物件,又借了一大堆外债,在我上学的美院门口开了一家土菜馆,环境不如今天的沙县小吃,面积只能放下四张桌子,只为了赚出我的生活费和学费。当然,店里卖的都是土菜中的土菜,也就是家常便饭。

为了帮母亲一个人分担压力,我不上课时都在店里干活,从点菜、上菜、刷碗、切菜,经过半年多的历练已经可以掌勺,算是一个自学成才的厨子。最重要的是学会了喝酒,每当同学、室友周末来聚餐时,忙完后我都会陪大家喝几杯,一来二去竟然成了公认酒神。若干年后,酒量竟然成了我能干成餐饮重要因素。

四年下来,这家小店的收入不仅承担了我的学费和生活费,还能略有盈余补贴家用。如果我宿舍的几个兄弟没有白吃白喝,估计还能赚得更多!

就这样,随着毕业,这家土菜馆也宣布正式关门歇业。它的历史使命也到此结束。

02 李不管砸了自己的铁饭碗

我的母亲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烟熏火燎下供出来的大学生,好不容易捧上的铁饭碗竟然被自己亲手砸了!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老家一个公职单位,主要从事园林景观设计,也就是一名设计师,算是专业对口。凭着一腔热情和拼命三郎的劲头,很短的时间就被上调到了省直某机关,成了一名省属公职人员。

调令下发那天,母亲多少年来都没这么高兴过,她一定为我感到骄傲,同时也为自己多见艰辛付出感到值得。

进入到新单位后,从过去忙得根本停不下来时间不够用,突然变得无所事事了。每天的工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忙,看看股票玩玩手机,或者打扫一下办公室,老通知偶尔还会贴心的扔给我一包烟。不到三十岁的我一眼就看到了退休后的日子。

更重要的是,在机关单位的日子里,除了工作能力以外,向上管理左右逢源的似乎也是一种能力,这并不我喜欢的,更想让大好青春浪费做更多在我看来有意义的事,偷偷背着我妈就辞职了!

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我跟几个好朋友一起做了建筑公司,从几十万的小工程,到后来几千万的大工程,几年时间干成了一级资质。

干工程这种事,看着来往资金很大利润很丰厚,其实都是左手倒右手,最可笑的是,公司干到以及资质后,我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最多的时候,外边飞着2000多万要不回来。

随着房地及建筑市场越来越难干,为了结束掉每天要帐和躲债的痛苦,我决定彻底推出工程行业,前后十年的努力全部归于零。铁饭碗没了,包工头也没干成,人生最好的时光白忙活了!

03李不管靠把把烧脱贫

颓废了一段时间,为了解决吃饭,更为了彻底拔掉穷根子,思来想去我还是决定干餐饮,干什么品类成了当时最大的难题。

四川是一个不缺美食的地方,成都又汇聚了整个西南地区的美食,考察一番后,我认为宜宾把把烧在成都可干。

这种在宜宾多年的流行多年的独特烧烤,不同于四川传统烧烤,更不同于东北烧烤,它完全是靠火焰烧出来的,既要有炭火的烟熏味道,也要保留住食材本身的鲜味,还要在火上不停翻腾,没有点整活的手艺,一般人操控不了。

在既没钱又没人的困境下,我又亲自回宜宾找了一群朋友借钱,又找了很多做把把烧烧烤的老师傅,学了几个月后烤出来的确实味道不错,于是背着一屁股债,回到成都找了老火车站附近的一个违建院子,一年房租才几万块钱。

那个院子说好点是违建,说难点就是杂草丛生外加几间岌岌可危的破房子,如果是个练家子一脚都能把房子踹到了。利用干过工程的专业所长,我们自己进行加固和清理,其实没有一点装修,就是买了点二手的桌椅板凳和设备,大部分的钱都买了食材和酒水。算上房租的投资满打满算也就20万。

2014年10月,李不管把把烧正式开门迎客,结果第一天一桌客人都没有,没办法,我们几个只能自己坐在院子里抱一瓶酒喝到半夜。

随后几天里,偶尔来一两桌客人,我就拿出当年酒神的能力,不仅赠送一些菜品,还配顾客一直喝,直到喝翻位置,临走时还必须加微信。

那段是我跟合伙人周总每天陪顾客喝到天亮,睡一会还得起来去买肉买菜,即使头一天剩的食材再多,也扔掉换新的,必须保证每天的把把烧都新鲜现穿。

就这样,经过一个冬天的守夜和喝翻客人或被客人喝翻,我加满了5000个客人的微信,相当于现在的私域玩法。当然,最主要的是顾客认可我们把把烧的口味,以及我们每个人的实在。

熬过寒冬,春天自然会来。靠着口碑和江湖气息,第二年3月份,我们的店突然就爆了。微信里好友们带着好友们,每天下午四点就来排队,一直到半夜12点还在排队,20多张桌子完全不够用,门口甚至又加了几十张桌子,还是不够。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招聘来的一个服务员,上班第一天就把鞋底走断了,那个服务员跟我说,“哥,别人家的店费脚,你家店费鞋”。我赶紧拿了200块钱让人家买双鞋。

几个月后,李不管把把烧的首店营业额每天稳定在六七万元,月净利润可以达到五六十万,我当时有点懵了,没想到干来干去,还是餐饮让我脱贫致富奔小康了。

04,李不管把牛皮吹成真了

第一家店爆掉后,我跟合伙人周总,我们再开一家,后半辈子咱们两兄弟就守着这两家店,每年一个人赚它个千八百万足够了。周总当时嘿嘿笑着说,你李新欣学会吹牛皮了!

2015年夏天,我们一口气在成都东风路和九眼桥连开两家店,各路博主都来免费探店宣传,生意比第一家还要好,用现在的话说,李不管把把烧一夜之间成了网红,也有人叫我们是“夜宵大王”。第二年,单店年营收都能突破2000万,当时我完全没想到。

很快后面又连续开了三四五六七八九家店……牛皮竟然吹成真了,赚了不止1000万。可能以前真的穷怕了,第十家店左右的时候,我没能守住诱惑,面对全国各地来加盟的人,还是做了收钱放加盟的事,结果问题就显现出来了。

把把烧这个东西非常考验烧烤师傅的功力,火大了不行,时间把握不好也不行,很多放出去的加盟店做出来的味道跟我们完全不一样,即使把调料、食材都配好,还是很难达到直营店标准。

为了达到统一,当时我花了几百万请了台湾的咨询公司来做标准化,差点没把我们做死,折腾了一两年也没啥效果。后来我才知道,烧烤这东西就没办法标准化,对人依赖性太强,哪怕师傅手慢一分钟,烤出来的味道都不一样,所以很难做出大连锁。

大约放了七八十个加盟店以后我发现,想把一家店做成100家店很容易,想把一个品类做成一个品牌太难了。运营、供应链、营销等各个方面都需要专业知识,对于我这个做设计出身的人那些恰好是弱势。就像一部电影,除了剧本和演员,还需要剧务、灯光、布景、剪辑等等,一个人不可能全都会。

但我恰巧是那个会设计剧本的人。想明白这些以后,我决定停止李不管把把烧的加盟,直营店能保留多少就保留多少,去做一个自己专业擅长的事情,设计品牌、创造品牌、孵化品牌。

05 李不管有了新梦想

2018年,我把李不管餐饮管理公司改成了餐饮创业公司,从过去的开店守店做品牌变成了现在设计品牌、研发产品、孵化餐饮创业的定位。结果发现,我真的很适合干这这事。

老街秤盘麻辣烫就是我亲自设计模式模型,亲自研发的产品,把过去地摊苍蝇馆子的文化再融入上现代年轻人的需求,配好四川独特的灵魂锅底,一两年的时间就铺满了全国,上千家门店很快就跑出来了。

后来又陆续创了叁口煮、张三花、何大九等三十多个餐饮品牌,有的被同行买走了,有的资本买走了,还有的很快夭折了。但是我很坚定的认为,我非常适合做一个餐饮设计者,只要有灵感,就不断的创造品牌。这也是一大批加盟商坚定追随我的主要原因,无论哪个品类遇到周期,我们还有组合拳可以合力在一起,对抗风险对抗黑天鹅。

目前为止,我所知道的信息是餐饮行业还没有人做品牌孵化,也就是没有竞品、没有竟对,可以说是做餐饮品牌的第一人。

钱赚得越来越多,我却发现自己越来越迷茫。学艺术的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或特点,我当年个性去哪了?如果有一天我要离开这个世界了,翻翻过往的经历有什么值得回忆的价值呢?所以去年一段时间我很焦虑,不是因为钱,也不是因为公司,总想着后半辈子不能这样行尸走肉吧。

2024跨年,我跟老婆孩子去了大理,在洱海边的一个民宿床上躺着时,在想后半生应该怎么过时,阳光缓缓的照进了房间,我看着那越来越强光,一瞬间就想明白了——向阳而生,一个人不仅要自己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更要给别人带来温暖。既然可以设计、孵化餐饮品牌,为什么不能去设计一下如何帮助那些需要的帮助餐饮人,甚至是跟我当年一样穷困潦倒的人呢?这才是值得用后半生去做的事业。

有了目标还得落地才行,回了成都后我跑了大半个中国,看网红餐饮也看流量餐饮更看了很多老牌餐饮,我发现他们都遗漏一个群体,喜欢餐饮能守店想创业又没钱的人,他们才是为餐饮的主力军。

在全国考察时,我发现老龄化、社区化一定未来中国人口结构的特点,而集大成的川菜小店在这个特点中是一个空白。如果我们找来一群有梦想或者有债务的人,改造一个街边店,制作正宗川菜,他们只负责翻锅、守店,我打造一个团队来负责解决资金、产品、供应链等问题,赚了钱他们可以拿大头。你觉得开一万家难吗?开十万家店是梦想吗?

现在,这个“梦想”已经开始落地了。我找了几个生活窘境的人,已经在我的模型店里开始培训了,有一个从来没做过餐饮人大哥,按照我们产品标准,炒出的菜味道非常正宗。首家店就选在了以前一个把把烧门店,已经开始改造了,全部成本下来不超过10万块钱,估计一个月内就能开业。

模式试验好后,我会立刻在全国招募人开始铺店。守店人必须是女的,只有女人的韧性、细腻、坚持才能做好一家店。

结束语

最近,李新欣仍奔波于全国各地考察餐饮业态,定期也会直播,主题就是他的新梦想,招募守店人的计划经常让直播间人气爆棚。而拍摄的短视频留言区,大量咨询如何才成为守店或翻锅的人,有些让他应接不暇。

在国内餐饮发展全维度卷到极致的当下,未来想要活下去,品类、品牌、产品、价格… …似乎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人,才是夯实这一切的基础。李新欣却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个点。当一个品牌拥有十万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雄兵时,一切梦想皆有可能。

无论李新欣的新梦想能否成功,但这种初心与创新的精神值得所有餐饮人学习!

*转发或引用须表明来源于餐观局,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

1 阅读: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