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会的农民革命不在少数,但大多都过于失败。在革命过程中,有一些农民产生了怀疑革命的思想,认为革命的道路太漫长,甚至革命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就会变成叛徒,或者纷纷倒戈,有的还当了逃兵,当然革命就会走向失败。

古代农民大多目光短浅,看不了太长远,因为他们大多不读书,不识字,没有文化知识,最大的愿望就是不交税,不纳粮,老老实实种地,供给自己生活。这样朴素的愿望无法得到满足,因为统治阶级大多贪得无厌,要靠农民缴纳的钱粮生存。统治阶级要保证大量的人成为农民,才能源源不断地从民间榨取钱粮。民间的土地并不是那么丰饶,并不会连年获得丰收,亩产量非常低,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就会颗粒无收。在这个时候,农民就要逃荒要饭,成为流民,流民聚在一起就会闹事。很多农民革命都是自发的,而不是自觉的,也就是他们被逼上了绝路,无法生存下去,才会闹革命,不然不会主动挑战统治阶级的地位,也不会主动谋求更好的发展。统治阶级为了更好地统治农民,要宣扬改造了的儒家道德,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同时还有宣扬法律精神,却在实行过程中,用儒家道德笼络人心,用封建神学统治人们的头脑,至于法律,却没有太多的宣扬,只是让农民知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就可以了。
农民聚在一起闹事,只是为了求得一些粮食,能够生存下去。在天灾人祸面前,生存成了天地间的第一要义。统治阶级不会忍饥挨饿,因为他们可以从没有遭遇饥荒和战乱的地区榨取钱粮,而遭遇饥荒和战乱的农民大多不能生存,为了生存,就要革命。但农民本身有阶级局限性,就像伟人论述的那样,农民做革命的领导,很容易导致革命的失败。倘若农民革命成功了,一定是有知识分子的指导,因为知识分子读书识字,目光比较长远,能够看到社会矛盾的根源,也知道如何解决,自身却没有实力,只能依靠更多的人来解决。倘若农民聚在一起闹革命,就需要知识分子做指导。但农民并非完全相信知识分子的意见,一些农民领袖在革命取得暂时成功的时候放松了警惕,要吃喝玩乐,要模仿封建皇帝,建立后宫,还要建立一套完备的文官或武将任用制度。他们忙着干这些事情,就会失去革命的进取心,最终弄得革命队伍内部矛盾重重,以至于发生内斗,内耗严重,最终分崩离析。太平天国运动、李自成的革命运动都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导致失败的。

农民阶级没有太长远的目光,因为本身没有太多的知识和文化,只是想凭借蛮力造反,甚至他们心目中都住着一个皇帝,都在做着皇帝梦,想要革命成功以后做皇帝,最不行也要做一个官员,吃喝玩乐,享受荣华富贵,却没有什么民本主义思想。即便他们想要摆脱皇权的统治,不上税,不纳粮,也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一旦成功之后,就会变为统治阶级的人物,而大量的农民仍然会上税,仍然会纳粮。刘邦革命成功了,建立了汉朝,实行了休养生息政策,只不过把手中的锁链放松了一些而已,农民们就会感恩戴德,但并没有完全消除赋税,也没有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愿望。在革命过程中,一些农民会产生怀疑思想,认为革命的道路太漫长,看不到前途,而自身的生命有限,要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享受一些物质财富,获得美好的感觉。有了这样的心思,革命的农民就容易丧失进取心。不论是农民起义的领袖,还是普通的士兵,都有这种思想,而这种思想就是革命过程中的投机思想。有的农民在革命过程中产生了背叛的心理,被统治阶级收买,完全倒戈,以至于杀掉农民起义领袖,最终导致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归于失败。陈胜、吴广起义,就是这样,虽然攻城掠县非常顺利,但最终被叛徒出卖,吴广被部下杀害,陈胜被叛徒杀害,导致起义军群龙无首的局面,最终归于失败。
农民大多目光短浅,只是贪图眼前的利益,在起义过程中很容易接受统治阶级的收买,也很容易背叛革命。因为他们比较功利化,需要说革命理论的时候,就大义凛然,需要接受统治阶级收买的时候,就偷偷摸摸地干,拿了钱就替人家办事,以为可以获得好的结果,尤其可以邀功请赏,获得荣华富贵,却最终沦为被利用的棋子。革命过程中需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而不能总是出现反对派。既然是革命,就一定有艰难困苦的过程,甚至让人看不到好的结果,但这些都是革命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倘若有人目光短浅,认为革命无法取得成功,就要倒向另一方,成为统治阶级的帮凶,那么革命永远无法取得成功。革命是一群人要干的事,甚至所有的底层农民、工人都团结起来,有先进的阶级做领导,有好的社会条件,才可以取得成功。倘若人们团结起来了,其中有一些人思想摇摆,有一些人要打退堂鼓,就会影响革命队伍的纯洁性,很容易让很多人失去斗志,也很容易弄得纪律涣散,最终革命功亏一篑。倘若在革命过程中,革命领袖贪图享乐,没有和农民同甘共苦,那么革命就变成了另外一种阶级确立以及压迫的方式。革命领袖成了统治阶级的人物,跟随他革命的农民成了被统治阶级的人。事实上没有改变多少,那么跟随革命领袖闹革命农民也就失去了斗志,甚至会纷纷倒戈。

古代农民有怀疑革命的思想,即便成了革命领袖,有时候也仍然会有退缩的思想,有投降主义的思想。不清楚这样的思想,就很难取得革命的成功。但农民革命本身是受到农民阶级思想的限制,只是图一时的快活,却往往容易失败。既然是革命,就应该坚定不移地相信,革命会取得成功,哪怕丧身殒命,也要一直干下去,不然就不要革命。但农民并不会这样想,他们只是为了生存才去革命,在革命过程中又产生了投机主义思想,就很容易怀疑革命,进而出现了叛变、倒戈、出卖、逃跑,也就一发不可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