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黄继光在抗美援朝那会儿,他的英勇事迹大家都知道。他为了打败敌人,毫不犹豫地扑上去,用自己的身子挡住了枪眼。这事儿好多年来,一直都在人们嘴里传着,夸他厉害。
之后,黄继光的事迹被写进了小学课本里,好让小朋友们更多地认识这位英勇的战士。
但近些年,有些人打着探寻真相的旗号,直接对黄继光事迹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甚至进行诋毁。
碰到那样的质疑,当年亲手处理黄继光遗体事宜的那位女卫生兵,最终透露了些鲜有人知的内幕。
黄继光是否真用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立志参军,却因身高受限】
1931年1月8号,四川中江县发财垭村,黄家的土坯小院迎来了一个新生命。那天,小院里响起了一声清脆的婴儿哭声。黄爸爸给孩子起了个名字,叫黄积广,意思是希望他以后能积累下很多好东西,既要有本事也要有运气。这就是黄爸爸黄妈妈对孩子最真心的希望和盼头。
时间一天天过去,这孩子渐渐长成了大人,可他们家的穷日子还是老样子,没啥好转。在那个苦命的年代,黄积广一家总是被那些大地主欺负压榨。
黄积广他爸,因为地主一直不停地压榨和剥削,干活太累,身体扛不住了,最后就生病了。黄积广才七八岁大的时候,他爸就撒手人寰了。
所以家里全靠黄积广的妈妈一个人硬撑着。为了能帮帮妈妈,减轻家里的重担,黄积广打算一个人去县城找工作。他找了一户有钱人家,给他们家种地、干些体力活啥的。
黄积广小时候的那些经历,让他把地主的坏样子看得清清楚楚。他心里头一直盼着,能有个新日子,让普通老百姓再也不受欺负。
到了1949年11月份,四川盼来了解放军。解放军是支为咱国家和老百姓打拼的队伍,他们到哪,哪就有新盼头。以前那些霸道的地主这回算是栽了,农民们也不用再过被压榨的日子了。
到了1950年那会儿,“他们”对北朝鲜动手了,还威胁到了咱们的边境。中央一拍板,说要帮北朝鲜一把,接着就在全国招兵买马。这事儿一传开,中江县也跟着行动起来,招募志愿军。黄积广一听,二话不说就跑去报名当兵了。
黄积广因为个子不算高,在体检环节没能过关。但他没灰心,一遍又一遍地尝试,这份毅力把当时的征兵人员都给感动了。最后,大家伙儿看他这么执着和努力,也就不太在意身高的事儿了,破例让他入了伍。
黄积广不认得字,他名字里的“积广”用四川话说,听起来就像“继光”。在办理登记时,工作人员搞错了,以为他的名字寓意是“继承光荣传统”,就给他写成了黄继光。打那以后,黄积广就跟黄继光这个名字绑在了一块儿。
【上甘岭战役】
黄继光跟着队伍走了老远,走过了中国的大半地方,渡过了鸭绿江,来到了朝鲜打仗。他被安排到志愿军某个部队的2营6连,干起了通讯兵的工作。
没想到,黄继光做起通讯员这行来,还真是得心应手。每次遇到危险任务,他总能飞快地找到藏身处。他那不高的个子,反倒帮了大忙,很多次任务里,黄继光都巧妙地避开了敌人的视线。
在另一次任务里头,他为了赶紧把物资和情报送到前线兄弟手里,斗胆抄了条近道。这条路是近了,可离敌人那边太近了,一不小心就可能被逮个正着。黄继光倒是把事儿办得漂漂亮亮的,但事后被指导员一顿数落,好好上了一课。
指导员心里明白,他这么做是为了赶紧完成任务,但也不能不顾自己的安全啊。黄继光见状,赶紧认错低头。不过到了下一次任务,他还是偷偷抄近路,就想快点把消息和东西送到前线去。
但黄继光心里有着更大的打算。在给老妈的信里,他不但跟老妈说了说自己在前线的情况,还明确表示,接下来的战斗里,他要干出更大的成绩来。没多久,黄继光终于盼来了建功立业的机会。
那会儿,咱们军队和美国军队在上甘岭那儿打得不可开交,场面真是惊心动魄。黄继光他们那一队,任务是往上甘岭右边的山头反击,可没想到被敌人的炮火给狠狠压住了,咱们志愿军战士的冲锋路被挡得死死的。
志愿军士兵往前冲的势头被拦下了,他们接连试了五次猛攻,但士兵们不断有人倒下,敌军的火力点还是屹立不倒,没被攻下。
要是拿不下那块高地,整个战争形势可就麻烦大了。
碰到这种紧急状况,黄继光心里明白不能再磨蹭了,他二话不说,直接奔向引信的位置,赶紧找问题出在哪儿。
黄继光和另外两个兄弟,每人拿着手雷,硬着头皮往敌人的炮火猛点冲。他们好不容易干掉了几个敌人的火力点,结果一个兄弟没了,另一个也受了大伤,黄继光自己也是遍体鳞伤。
黄继光靠着顽强的毅力,一点一点往前爬。他手里头就剩最后一颗手榴弹了,等他爬到敌人主阵地边上,使足了劲儿把手榴弹丢了出去。可万万没想到,那座大地堡防御得跟铁桶似的,手榴弹一炸,就塌了一小块儿。这时候,敌人的机枪还是疯狂地扫射,把想冲上去的战士都给打倒了。
黄继光心里火烧火燎的,可他子弹都打光了,自己也受了重伤。但时间不饶人啊,敌人的机枪还在突突地响个不停,要是再这么拖下去,更多的兄弟就得丢掉性命。
天刚蒙蒙亮,要是地堡再不拿下,更多战士可能就没命了。就在这紧要关头,黄继光二话不说,就往敌人的火力点那儿冲。他硬是用两只胳膊撑着身子,左腿虽然受了伤,但靠着右腿还是站了起来。他猛地冲向敌人的机枪,用胸口挡住了子弹的喷射。
黄继光那股子勇猛劲儿,给他们赢得了超宝贵的时间。受他那种啥也不怕的精神激励,大家伙儿一股脑儿冲上前,快速拿下了敌人的地盘,把两个营的美军,大概1200多人,打了个落花流水。这场大胜,算是给黄继光还有那些牺牲的兄弟们出了一口恶气。
【整理遗体】
打扫战场那会儿,战士们瞧见了黄继光。他那时候身子已经硬邦邦了,两只手还举得老高,整个身子就像趴在地堡上那会儿一样,一动不动。
给黄继光整理遗容时,王清珍亲眼目睹了他身上的那些骇人伤口。黄继光的胸口被火药烧得漆黑一片,身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弹孔,看着就像是被蜂群蜇过一样。
他的脊椎骨全断了,背上豁了个大口子。血已经流干了,有的地方还凝成了块,紧紧贴在他的衣服上。王清珍他们没办法,只能拿剪刀把衣服剪开,再倒上热水,一点点擦去沾在皮肤上的血印子。
他们眼里噙着泪水,小心翼翼地把黄继光胸口的伤口给缝好,接着给他换上了一套整洁的军装。
【网络上的质疑】
最近几年,有些人老在琢磨,人体到底能不能扛得住机枪连续不断的射击。他们觉得,身体肯定一下子就被打得稀巴烂,根本不可能一直挡住子弹。
碰到这些疑问,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老卫生兵王清珍心里头火大得很。她时常站出来,直接反驳那些说法,给黄继光说话,要给他讨回公道。
对那些总说“人的血肉哪挡得住子弹”的人,他们其实没懂黄继光烈士的真正想法。战场上,身体不是硬抗子弹的,而是用来阻挡敌人视线,缩小他们攻击范围的。特别是紧要关头,只要能拖住敌人几秒甚至几分钟,咱们的战士就能趁机冲上去,把敌人干掉。
【结语】
现在是个和平的时代,咱们能避开战争的苦难,但心里不能忘掉战争,更不能忘了那些为了打仗丢掉性命的人。一个民族要是没了英雄,那就不完整了,一个国家要是忘了自己的历史,那也不行。
要是没了黄继光这些老一辈的流血牺牲,咱们哪儿能过上现在安稳舒服的日子。咱们后人得记住他们的勇敢,把他们的精神传下去,别没事找事地怀疑他们。就像网上大家说的,这样做太对不起先人了,英雄的事儿哪能动摇和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