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要管那么多人,他能记住底下的臣子都是谁吗?出过什么纰漏?

醉薇谈历史 2023-11-17 16:43:02

讲一个皇帝忘记大臣名字闹出的笑话。

开元八年,宰相宋璟被免职后,唐玄宗不得不考虑新宰相的人选,他突然想起两年前见过一个官员,当时他就已经认定此人有宰相之才。

只是唐玄宗一时脑短路,实在想不起来此人的名字了,于是他叫来当天值班的中书侍郎韦抗:朕想要提拔一个人当宰相,只记得他姓张,名字是两个字,在北方为大将,你帮朕想想他叫啥来着?

韦抗略一思索:应该是张齐丘吧?他现任朔方军节度使。唐玄宗说,就是他了,你赶紧去起草诏书,调任张齐丘入京担任宰相。

韦抗龙飞凤舞写好圣旨,加盖玉玺,以快马发往朔方军。

可就在升职发出后几个时辰,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那天夜里,唐玄宗批阅奏疏,赫然看见一份奏疏上写着“张嘉贞”三个字,顿时一拍脑袋:他才是我要的宰相人选啊,乌龙了!

于是唐玄宗赶紧让人追赶前面的差官,将那份张齐丘的任命书追回来。好在朔方离长安一千五百里,几个时辰的路程还能追得回来,这才没闹出史上最大的笑话。

说起来唐玄宗也够糊涂的,任命宰相竟然能闹出乌龙事件。那时候的宰相与众不同,唐玄宗实行的是“独相制”,再配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做副宰相以装点门面。所以宰相人选就是外朝唯一的领袖,马虎不得,这个人选他应该早就有所斟酌,这居然都能搞错了。

其实张嘉贞和张齐丘除了都担任军职,都姓张,别的几乎没有相似的地方。朔方军是大唐四大最重要的军镇之一,按理来说张齐丘的名字他不该忘记。

张嘉贞他更不该忘记,这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当年曾经因为被人诬告,被唐玄宗招入朝廷准备治罪。后来真相大白,唐玄宗要处罚诬告的人,张嘉贞不同意:这么做会断了言路。唐玄宗大喜:你真是君子啊,将来我一定任命你为宰相。

张嘉贞显示出他张扬的一面,当即顺杆爬:当年太宗很看重马周,可惜他50岁就去世了,我都52岁了,你要是用我就快点,别等我老了。

唐玄宗都造愣了,为了上位不惜诅咒自己,这也太拼了!可也不好意思当场驳面子:你先回并州,我一定会招你入京的。

才两年时间,唐玄宗居然忘记了他与张嘉贞这段特别的对话,你说他糊涂不糊涂?

您可能说,唐玄宗老了,忙于享乐,昏庸了。可那才是开元八年,他才35岁,正是“开元盛世”往上走的时期。我们只能解释为,皇帝日理万机,这些事都算不上重要,根本记不住那些交集比较少的官员。

唐玄宗时期的官员数量相对庞大,京官就有两千多人,外放的官员有一万六千多人,恐怕记忆力再好的皇帝也不可能记得住这么多人。

一般认为,皇帝也不需要记住这么多大臣,常年跟他打交道也就几位要员,能把三品以上,以及部分四品官员记住就足够了。

话虽如此,但皇帝的地位太特殊,外朝常常会对皇帝故意隐瞒信息,以至于皇帝在做决策时缺乏客观的依据,经常遭到蒙蔽。所以,皇帝能记住更多的大臣就是对外朝官僚机构的一种威慑。

皇帝中真的有个别“最强大脑”,比如唐宣宗李忱。

李忱从小就是个呆头呆脑,看似智商有缺陷的人,还因此被侄子唐宪宗嘲笑。岂料,等他坐上皇位后人们才发现,此人了不得,他之前的木讷都是装的。

唐宣宗最厉害的一点就是记人,他连宫里的杂役都能记住。当一个皇帝能将下属了解到这种程度,有几个人不害怕?

曾经有个叫李行言的县令升任刺史,赴任前去谢恩,唐宣宗的一番话将他惊得目瞪口呆:你过去在泾阳任县令时曾经不畏强权,杀了十几个盗贼,老百姓都夸你清廉耿直。

一个小小的县令都不能躲过他的法眼,你猜那些官员们会是什么心情?

其实唐宣宗也不是脑容量比别人大,而是有一个法宝,那就是他的《处分语》。

这是一册由翰林学士韦澳主持编写的“皇帝秘籍”,它将天下各地的风土人情、官员履历、风评等都收录在案,供皇帝随时掌握实情。

韦澳的角色,其实就相当于汉武帝的司隶校尉,明朝的锦衣卫,唐宣宗等于告诉大臣们:你们别想欺瞒我,朕耳聪目明,啥都知道!

历史上还有个很厉害的女政治家,此人就是宋真宗的皇后刘娥,一位距离皇位仅剩半步之遥的女强人。

早在宋真宗晚年,刘娥就已经掌握朝政大全,宋真宗驾崩后,她又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但聪明的刘娥深知,过去有宋真宗给自己撑腰,大臣们不敢呲牙,如今她需要独立面对插跟毛就是猴的“千年狐狸”,不拿出点绝活是压不住邪的。

于是,某一天朝会上刘娥突然哭了:先帝走了,我孤儿寡母全仰仗诸位爱卿的忠心耿耿,细细想来,朕还没给过你们恩典,愧疚啊。朕决定马上就封赏你们的七大姑八大姨,三姨娘四舅母,回家都把你们的亲戚关系报上来,朕一一封赏。

大臣们一听乐得嘴叉撕到后耳根,一个个挑灯夜战,将家里的亲属关系编写成册,恨不能连八百年不往来的亲属都算进去。

可是他们左等右等,却始终没等来太后的封赏,却等来了一个小道消息:太后已经将诸位的亲属关系制成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络图,就挂在她的寝宫里,每天看,现在你们的八辈祖宗都被她莫得清清楚楚了,以后做事还是小点心吧。

官员们差点昏厥过去,以前尚能偷偷摸摸照顾一下亲属们,如今这种行为就是明明白白告诉太后她老人家,俺这是在结党谋私。

就这样,刘娥以女人之身,将一众文臣武将收拾得服服帖帖,就连“八贤王”赵元俨都不敢龇牙。

刘娥的这个办法其实不算新鲜,当年李世民为了能记住更多的官员们,他将官员们的名字写成纸条,贴在殿中的大柱子上,没事就看两眼,就当被九九乘法表。

刘娥只是发扬光大,以考古工作者的好奇心把名单扩充了。

看起来当皇帝还真不容易,记忆力差一点还真玩不转。当然,对一些“放挺”大懒皇帝来说那就省事多了,无论大事小情全都推给宰相,自己省出精力来记后宫美女的名字,那不更香嘛。

0 阅读:0

醉薇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