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世纪和8世纪,可萨人与倭马亚王朝及其继承者阿拔斯王朝进行了一系列战争。第一次阿拉伯-可萨战争始于伊斯兰教扩张的第一阶段。640年穆斯林部队已经到达亚美尼亚。642年,他们在Abd ar-Rahman ibn Rabiah的领导下对高加索地区进行了首次突袭。652年,阿拉伯军队进攻可萨汗国首都巴伦加尔,但被击败且损失惨重;根据塔巴里等波斯历史学家的说法,战斗中双方都使用投石机对付敌方部队。许多俄罗斯史料称这一时期的可萨汗国的可汗名为埃尔比斯(Irbis),并将其描述为古突厥王室阿史那的继承人。埃尔比斯是否曾存在,以及他是否就是许多同名的古突厥统治者之一,这些问题尚不明确。
由于第一次伊斯兰内战的爆发,阿拉伯人避免再次攻击可萨人,直到8世纪初。可萨人对穆斯林统治下的高加索诸公国进行了几次袭击,包括伊斯兰教第二次内战期间于683-685年进行的大规模进攻,由此获得了很多战利品和俘虏。从塔巴里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可萨人与河中地区的古突厥残余势力形成了统一战线。
740年左右的高加索
第二次阿拉伯-可萨战争始于8世纪初期,高加索地区发生一系列袭击。倭马亚阿拉伯人镇压了一场大规模叛乱后在705年加强了对亚美尼亚的控制。在713或714年,倭马亚将军Maslamah ibn Abd al-Malik征服了杰尔宾特,并进一步深入可萨汗国的领土。可萨人袭击了高加索阿尔巴尼亚和伊朗阿塞拜疆,但被Hasan ibn al-Nu'man领导的阿拉伯人赶回。军事冲突在722年升级,3万名可萨人入侵亚美尼亚,重创当地军队。哈里发耶齐德二世向北派遣了25,000名阿拉伯援军,迅速将可萨人赶出高加索地区,恢复了杰尔宾特,并向巴兰加尔前进。巴兰加尔战役中,阿拉伯人突破了可萨人防御并冲进了这座城市,大多数居民被屠杀或沦为奴隶,但有少数设法逃往北方。尽管取得了成功,但阿拉伯人尚未击败可萨军队,并撤退到了高加索南部。
724年,阿拉伯将军al-Jarrah ibn Abdallah al-Hakami在库拉河和阿拉斯河之间的漫长战斗中击败了可萨人,进而攻占第比利斯,使高加索伊比利亚归穆斯林所有。726年,可萨人在一位名叫巴尔吉克的王子的率领下发动反攻,对高加索阿尔巴尼亚和阿塞拜疆进行了大规模入侵。到729年,阿拉伯人失去了对外高加索东北部的控制,再次进入守势。730年,巴尔吉克入侵伊朗阿塞拜疆,并在阿尔达比勒击败了阿拉伯军队(马尔吉-阿尔达比勒战役),杀死了Al-Djarrah al-Hakami将军并短暂占领了该地。第二年,巴尔吉克在摩苏尔被击败并丧生。737年,Marwan Ibn Muhammad以寻求休战为幌子进入可萨领土,然后发动了一次突袭,可汗逃往北方,可萨投降。阿拉伯人没有能力来影响外高加索地区的事务。可汗被迫接受皈依伊斯兰教的条件,并臣服于哈里发,但这一和解并未长久,由于倭马亚内部的不稳定和拜占庭的支持,三年之内可萨人重获独立。有人猜想可萨人早在740年就采纳了犹太教,正是基于该历史背景,即在作为面对哈里发和东罗马时使用犹太教来确立其独立性,同时也符合亚欧大陆居民普遍皈依一种世界性宗教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