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听那些老掉牙的土豆种植法了。
地里刨食,方法不对,累死累活也弄不出啥好东西。
你种的土豆是不是又小又硬,味道寡淡?那是你没弄对门道。
想要土豆个头大,吃起来面沙软糯,就得用对法子。
这里不说虚的,直接告诉你五招,全是干货,一步步照着做,保管你的土豆长得让你乐开花。
一、选种切块催芽,一步不能错
种子是根,根不好,苗能壮?选土豆种,要选没毛病的。表皮光滑,颜色鲜亮,没有绿皮,没有冻伤,没有腐烂。
个头在50克到100克之间最好,太小营养不足,太大浪费。
找那种芽眼少,陷得浅的。这样的种薯生命力旺盛。选好了,别急着整个扔地里。要切块。用干净的刀,切之前最好用高度白酒或者火烤一下消毒。
一个土豆切几块,看芽眼分布。保证每一块上至少有1到2个健壮的芽眼。
切块别太小,一块大概25克到30克重。切口是伤口,直接种容易烂。把切好的薯块摊开,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两三天。
让切口结一层干皮,这叫愈伤组织。这层皮能挡住土里的病菌,土豆种下去才安全。催芽是关键一步。把晾好的薯块单层铺在浅筐或地上,别堆叠。放
在有散射光,但不是太阳直射的地方。温度保持在15摄氏度左右。光线能让芽变得粗壮,颜色发紫或者发绿。这样的壮芽出苗快,长得好。
那种在黑暗里长出来的白色细长芽,全是废物,赶紧扔掉。
催芽过程大概需要两三个星期,看到芽长到1到2厘米,粗壮有力,就可以准备下种了。
二、地要深翻透气,底肥下足
土豆是往土里钻的,地不整好,它怎么长?土要松。深翻地,最少要翻30厘米深。土块全部打碎,捡干净石头、草根。让土壤变得疏松透气。
土豆的根系和块茎都需要呼吸,土太实,憋得慌,长不大。光松土不够,还得喂饱它。
底肥是土豆整个生长期的基础营养。用腐熟透的农家肥最好,鸡粪、羊粪、牛粪都行。
记住,必须是完全腐熟的,新鲜粪肥会烧根烧苗。
每平方米撒个3到5公斤,然后跟土混匀,混到20到25厘米深。
光有农家肥还不够,加点化肥。用氮磷钾均衡的复合肥,比如氮磷钾比例都是15的那种。
每平方米用50克到100克。钾肥对土豆块茎膨大特别重要,可以选含钾高一点的复合肥。
同样要撒匀,跟土充分混合。底肥下足了,土豆才有劲长。
三、挖沟下种,深度间距定死
种土豆,不是随便挖个坑埋了就行。推荐挖沟种。沟深大概10到15厘米。
行距要宽,留足空间让土豆后期培土和生长。一般行距60到70厘米。
株距,也就是沟里每块种薯的距离,25到30厘米。
这个距离能保证每棵土豆都有足够的生长空间,通风透光也好。
把催好芽的薯块小心放进沟里,芽眼朝上。
这是必须的,芽朝上出苗最快最顺。放好后,开始盖土。
第一次盖土不用太厚,盖个5到8厘米厚的细土就行。
盖太厚,出苗慢。盖太薄,容易被晒干。
四、出苗就培土,越厚越好
土豆苗长到15到20厘米高的时候,就得赶紧培土。
这是土豆种植里非常要紧的一环。培土就是把垄沟里的土,或者行间的土,扒到土豆苗的根部。
第一次培土,轻轻把土围在苗的基部,盖住最下面的几片叶子也没关系。
培土不是一次就完事。整个生长期要培土2到3次。
第一次培土后,过个十天半个月,看苗又长高一截,进行第二次培土。把垄加高加宽。
最后一次培土,通常在土豆行间的叶子快要封垄,也就是快长到一起之前完成。每次培土,加个5到10厘米的土。
最终,土豆植株基部要形成一个高出原来地面20到25厘米的大土垄。
培土有啥用?用处大了。土豆块茎是在地下长的,见光会变绿,产生龙葵素,有毒不能吃。
培土盖严实了,就能防止土豆见光变绿。培土还能提供疏松的土壤环境,利于块茎膨大。
高高的土垄还能支撑植株,防止倒伏,下雨天排水也好。
培土这活,不能省,必须做,而且要做得厚实。
五、膨大期猛攻水肥,个头猛长
土豆什么时候长个头最快?开花之后,进入块茎膨大期。这个时期是决定土豆产量和个头的冲刺阶段。水和肥必须猛攻,一点不能含糊。
怎么判断要不要浇水?刨开土垄10到15厘米深的地方,抓一把土,用手使劲攥。
土能成团,但是不出水,松开手轻轻一碰就散开,这个湿度就比较合适。要是攥不出团,或者一碰不散,就得浇水。
膨大期土壤要一直保持这种湿润状态,不能干。干旱会让土豆停止膨大,个头小,产量低。
浇水要浇透,让水渗到根系分布层。早晨浇水最好。
光浇水还不够,还得追肥。膨大期土豆对钾肥和氮肥需求量最大。可以追施复合肥,选钾含量高的。或者直接用硫酸钾。
每平方米用量在20到30克左右。撒在离植株根部有一定距离的土垄两侧,然后浇水,让肥料溶解渗透下去。也可以把肥料溶解在水里,随水冲施。这次追肥非常关键,肥力跟上了,土豆个头才能猛长,又大又匀。
活干完了,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和土地了。种地这事,没啥花哨的,就是把该做的做到位。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到时候挖出来看,个大溜圆,煮熟了又面又沙,那感觉,自己体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