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印3国卫星图都有了,阿波罗登月还是假?嫦娥六号亮出3大绝活

巅峰高地讲堂 2024-05-21 21:59:04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美国登月造假的话题又热闹了起来,这次主要是缘于前不久央视的嫦娥六号发射直播节目上的一段对话:

主持人劳春燕:请教一下裴总,我们知道嫦娥四号也是落在了南极-艾特肯盆地,然后这一次嫦娥六号从大的范围来讲的话,也是南极-艾特肯盆地,但是其实位置还是不一样的。

嫦娥八号总设计师裴照宇:没有找到那个,阿波罗盆地,那个,那个……

阿波罗15号

热心的网友关注到了这个片段,然后就此再次引爆阿波罗登月造假的相关话题。但是,我们还是要实事求是地看这段对话。

此类直播节目主要是以聊天形式进行,但即便如此,裴照宇总师的措辞还是准确的,人家说的是“阿波罗盆地”,而不是什么阿波罗登月遗迹之类的话。

“阿波罗盆地”也正是嫦娥六号的落点区域,关于这个消息此前有很多官方报道,比如中国航天报。

位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阿波罗盆地

阿波罗盆地并不是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登陆区域,该盆地是为了纪念阿波罗登月计划于1970年被命名为“阿波罗盆地”,月球盆地大多是小型天体撞击形成,因此也被称为撞击坑。

月球地名的命名除了发挥标记作用,更多的是承载科学文化的内涵,比如六十四年前苏联科学家尼古拉·巴甫洛维奇·巴拉巴舍夫在其编制的月球背面图集中首次出现了以中国古代科学家祖冲之命名的撞击坑。

祖冲之撞击坑

话又说回来,在阿波罗登月的时代,美国也没有能力在月球背面登陆,因为那一时期人类还没有掌握月球背面中继通信技术,因此地处月背的阿波罗盆地当然也就与具体实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无关。

代表人类首次着陆于月球背面的探测器是中国的嫦娥四号,而第二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任务的殊荣也将花落嫦娥六号。

服务嫦娥四号任务的鹊桥号中继星的月背中继通信示意图

登陆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着陆器

阿波罗登月计划是我国成千上万航天科技工作者与官方科研机构所公认的事实,我国嫦娥二号、美国LRO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印度月船二号轨道器均拍到了阿波罗登月活动遗迹,不久的将来我国嫦娥七号还将配置更高分辨率的月球高分相机,届时还将持续拍摄。

印度月船二号轨道器对阿波罗11号登月舱成像

美国LRO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拍摄的阿波罗12号登月遗迹

我们的大国自信根本也不需要建立在虚假叙事的基础上,因为在21世纪新一轮的登月博弈中,中国必将胜出,我们完全有这个自信与实力,而NASA为世界烙下的航天钢印也必将被我们击碎。

经由长征五号遥八火箭发射入轨后,嫦娥六号经过约5天的长途跋涉抵达绕月轨道,后续又陆续进行了多次近月制动,目前正运行在距离月面约200公里的逆行圆轨道上。

嫦娥六号探测器实物照

经过3次近月制动,嫦娥六号抵达绕月目标轨道。

此次任务是继嫦娥五号之后,时隔近3年,嫦娥探月工程的再出发。短短3年间,世界深空探测领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

首先是美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由于原有任务方案预算投入超出其承受能力,不得不推倒重来,以致于其样本返回时间将从2030年代推迟至2040年代。

美国火星样本返回计划效果图

反观中国,在天问一号探测器史无前例地通过一次任务完成绕落巡火星三步任务后,我们自然而然地锁定在2030年前后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目前已经着手建设全球第一个火星样本实验室。

天问一号环绕器绕火星运行

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降落火星

祝融号火星车巡视火星表面

我国火星采样返回计划任务

再就是美国的阿尔忒弥斯载人登月计划,目前该计划首次载人登月时间表已经推迟至2027年,考虑到作为登月器的星舰的研制进度迟缓、星舰在轨大容量燃料多次补加、登月宇航服研制等一系列工作的拖沓,该计划最早实施载人登月时间不会早于2030年。

美国载人重返月球计划已经大幅延期

再反观中国,我国载人登月计划已经锁定2030年前实施,梦舟号载人飞船、揽月号载人着陆器、长征十号火箭、登月航天服等装备均进入初样研制阶段,各项研制工作顺利推进,在科学规划与国家意志的有力推进条件支持下,我们将如期实现既定目标。

这意味着,不仅新一轮载人登月美国将落后于中国,难度比肩载人登月乃至超越载人登月的火星采样返回任务,美国也将落后于中国。

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这对于向来在航天领域一骑绝尘的美国而言,是很难接受的现实。

如果说载人登月、火星采样返回还是将来时,那么嫦娥六号则是正在进行时,此次任务是继嫦娥四号之后我国以月球背面为目标的第二次任务,谈及至此不免想到前不久NASA负责人比尔·尼尔森闹的笑话,他在被质问中国探测月背美国又做了什么时说,月球背面永远都是黑暗的,美国人不打算去那里,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要去。

NASA负责人比尔·尼尔森

月球的自转与公转

比尔·尼尔森作为NASA的负责人连最基础的地月系运动原理都不知道,很难想象他可以领导美国航天完成什么伟业。

这是在眼红中国月背探测成就,而更让NASA破防的是嫦娥六号的强大能力,具体可以体现在3个动作上:

第一个动作:全月面到达

5年前,嫦娥四号代表人类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此次登月任务中探测器需要克服上万米的地形起伏高差,嫦娥四号需要在7000米高空以垂直姿态下降,此次任务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们具备了基于科学探测需求在月球表面任意选择着陆区的全月面到达能力。

为了避免撞山,嫦娥四号必须以定点跳伞的方式从高出垂直下降。

嫦娥四号着陆航迹下方地形的万米高差

嫦娥五号、嫦娥六号的登月技术框架虽然也脱胎于嫦娥四号,理论上也具备全月面到达能力,但毕竟嫦娥五号、嫦娥六号的着陆部分结构与设计与嫦娥四号相比还是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比如嫦娥四号是以着陆器为主进行设计,嫦娥五号、嫦娥六号则是着陆器与上升器组合体登月,登月控制计算机配置在上升器内,两器共用一套计算机,如此设计是为了降低两器组合体的重量,也便于上升器执行月面起飞任务,这样一来嫦娥六号就将验证基于地月空间往返能力的全月面到达能力。

嫦娥六号的着陆器与上升器虽然承担不同的任务,但却是一体化设计。图为两器组合体接受热真空测试。

此项能力对于由我国主导的国际月球科研站而言也是至关重要,该科研站虽然是以月球南极为中心,但并不会局限于某一区域、某一个站点,它将是着眼整个月球探测与应用需求的多站点设计,科学家对月球表面哪个位置有兴趣,或者哪个位置有丰富的矿藏,我们的探测器就能降落在那里,并将那里的样本带回来。

由我国主导建设的国际月球科研站

全月面到达能力正是当今世界其它国家尤其是美国探测器所不具备的核心技术能力之一,此项能力是基于机器视觉理念设计,需要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激光测距测速敏感器、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等一系列精密的外部环境感知设备,以及容错率高的控制算法,突破功能设计之后还需要大量的登月任务验证其可靠性与成熟度。

嫦娥四号悬停成像选择的安全着陆点

反观美国前不久进行的奥德修斯登月任务,竟然在着陆末段摔断腿,别说全月面到达,先解决在月球正面安全落月的问题再说吧。

美国奥德修斯着陆器摔断腿

历史上,阿波罗登月计划是基于宇航员的操控才能实现在着陆末段的避障飞行。

阿波罗11号登月,由宇航员操控登月舱规避大型撞击坑。

而更早以前的美国无人探测器的登月任务则是盲降登月,所谓盲降等于就是选择大片开阔平坦区域着陆,因此在新世纪,无人探测器的自主避障登月对于美国而言则是全新的技术课题。

在人类探月历史上,首开无人探测器自主避障登月先河的是中国的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此之前包括美苏在内的无人探测器均为盲降登月。

嫦娥三号悬停成像选择安全着陆点

嫦娥三号选定安全着陆点后的避障机动飞行

玉兔号月球车拍摄,着陆月球正面虹湾预选着陆区的嫦娥三号着陆器。

第二个动作:无人月球轨道交会对接。

人类此前只在阿波罗登月任务中应用过环月轨道交会对接技术,但那是基于手控交会对接技术实现。

阿波罗17号任务中准备手控交会对接的登月舱上升段

苏联虽然也有月球无人采样返回任务,然而他们避重就轻,对于月轨对接技术需求选择了逃避,直接从月面起飞返回地球,也正因为逃避月轨对接技术,所以他们的三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所获取的月壤样本总量还不及我们嫦娥五号的一次采样量。

通常近地轨道航天器交会对接有地面测控网、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支持,而在月球轨道所能提供的支持资源非常有限,需要依靠探测器自主实现交会对接。

当嫦娥六号完成月面采样作业后,上升器自月面起飞,它的起飞操作是完全自动化的,不像地球发射火箭还有零号指挥员按下点火按钮,而是事先将点火时间信息注入控制单元,时间一到自动点火升空,所以即便是在月球我们也能实现零窗口发射。

嫦娥五号上升器月面起飞实拍组图

要知道月球零窗口要求比地球更苛刻,在地球火箭错过发射窗口大不了就是泄出推进剂,火箭撤回厂房,而在月球如果错过发射窗口就意味着失败,因为嫦娥六号不具备月夜生存能力,必须在第一个月昼进行月面起飞,而且要在轨道平面约束下实现定时定点发射。

受限于月面坡度,嫦娥六号上升器点火起飞后会沿着由月面坡度造成的夹角飞行一段时间,然后在GNC系统控制下转为垂直向上飞行,到达一定高度后就会像地球发射的运载火箭一样进行程序转弯。

上升器程序转弯

如何实施地外天体探测器的无人交会对接?在嫦娥五号之前没有前例可循,只能靠我国科学家们的原始创新。

在实施交会对接任务之前,我们在地球部署的三座深空测控站会对携带月球样本的上升器与在环月轨道等待的轨道器与返回器组合体进行精确测定轨,两器知道自身的精确空间位置,那么接下来的交会对接就可以有的放矢了。

佳木斯深空测控站

之后两器将使用交会对接微波雷达进行四次远程导引,当两器距离接近250米时,激光交会对接敏感器将精确导引两器交会。

月球轨道近距离交会,轨返组合体看上升器。(画面有加速,实际没这么快。)

由于上升器对重量的约束极大,所以自身能够携带的交会对接设备以及推进剂都是有限的,因此重量较轻的上升器在月球轨道对接任务中扮演的是被追踪的“目标器”,在环月轨道等待的重量更大的轨道器与返回器组合体则是“追踪器”,以大撞小,意味着对接机构要能够适应这种强撞击任务,如果用神舟飞船那种周边式对接装置,先抛开对接装置重量不谈,也会被撞坏,因此我们从嫦娥五号任务开始科研人员就创新研制了“抱爪机构”。

抱爪式对接装置

轨返组合体利用抱爪机构抓住上升器,从嫦娥五号月轨对接视频中可以看到,当两器接触时产生了比较强烈的撞击震动,上升器有脱离的动作倾向,而此时它已经在抱爪机构的约束之下,随着抱爪的锁紧,上升器也被轨返组合体牢牢地揽入怀中。

有一点需要明确一下,中国是当前全球唯一拥有地外天体轨道无人自主交会对接技术,并成功进行工程应用的国家。

嫦娥五号、嫦娥六号应用的地外天体自主交会对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成果,也将直接用于我国的首次火星采样返回任务,这也是我们敢于在2030年前后实施此项任务的底气所在,对此美国方面则只有羡慕的份。

第三个动作:能够指哪落哪的“自适应预测校正制导技术”

完成交会对接后上升器内的样品初级封装容器将在棘爪式转移机构的作用下转移至返回器内完成最终封装,之后分离上升器,轨返组合体待返回窗口到来后进入月地返回轨道,距离地球约5000公里时轨道器分离返回器,之后就将用到另一项独门绝技——自适应预测校正制导技术。

嫦娥五号轨道器分离返回器实拍

返回器是基于高速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技术,第一次再入大气层利用气动阻力进行减速,然后再次进入太空进而进行第二次再入大气层,此时返回器的速度将与近地轨道航天器再入大气层一样。

两次再入大气层还要确保落点精确,这是怎么办到的?办法就是我国科学家独创的自适应预测校正制导技术,它能够根据再入过程中的各种干扰进行航向持续修正,最终确保在精确的空间位置与时间点上进行开伞,确保了开伞点的精确度就能保证精确的落点位置控制。

此项技术我们早已不是首次应用,早在九年前的嫦娥五号T1试验器任务中就已经应用,此后又在神舟载人飞船中大量应用,不仅在地月系任务中应用,甚至用到了火星上,我国首个火星登陆任务中天问一号探测器也应用了此项技术。这项技术也不局限于科学探测,诸多东风快递、高超音速武器也皆有应用。

为什么我国一系列高难度深空探测任务首次就能成功,靠的不是运气,而是扎扎实实的技术积累。

反观美国方面,其应用于阿尔忒弥斯载人登月计划的猎户座载人飞船大量应用了阿波罗登月飞船的技术,由于年代久远过去的供应链、人才队伍早已不复存在,所以吃老本都吃不利索。

美国猎户座飞船返回舱防热大底隔热材料大面积缺失

前不久就曝光了猎户座飞船防热大底出现隔热材料脱落的致命故障,之所以说这问题致命,是因为此种量级的脱落势必升高返回舱内部温度,如果载人后果不堪设想。

全月面到达、地外天体自动交会对接、自适应预测校正制导只是嫦娥系列月球采样返回探测器所表现出的最具代表性的技术成果,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独创性技术成果,这些成果必将在我国未来的深空探测任务中大放异彩。

中国载人登月的两大关键装备:梦舟号载人飞船与揽月号着陆器

话说,2030年实施载人登月任务之前,在月球领域,我们还将实施难度更高的嫦娥七号、嫦娥八号任务,除此之外还有一项重磅任务值得期待,那就是服务载人登月任务的全流程无人登月验证任务,梦舟号飞船+揽月号着陆器重达50吨级的组合体将在地月空间上演更精彩的大戏,来日方长,这场大戏笔者以后再谈。

43 阅读:16146
评论列表
  • 2024-05-22 12:11

    LRO既然拍到了登月舱的轨迹,那为什么没有拍到月球车呢?我国嫦娥三号这么小都拍到了,月球车到哪里去了?[得瑟]

    北方高三岁 回复: 用户65xxx37
    照片呢?行走的五十万
    用户65xxx37 回复:
    有啊,何止月球车,连人行走的痕迹和车迹都拍到了。
  • 2024-05-22 18:58

    红色标记的字是你们自己加上去的好不好[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你以为他能登月,结果绕月都搞不定,载人去太空还得靠俄罗斯,空间站都没有,中继星都没有,还得有事没事租我们的中继星[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2024-05-22 14:41

    按照美国科技的发展,60年代能登上月球六次,那么现在应该能登上火星了,为什么没有实现不可笑吗?

  • 2024-05-22 13:48

    那几张证明阿波罗登月的照片不够说服力,什么也看不到,就说是痕迹了!

    海风 回复:
    现场不能伪造吗?你看见他们上去了吗,当事人巴兹奥尔德林都说我们没有到达过哪里。
  • 2024-05-22 02:16

    “为什么美国一系列高难度登月任务首+6次都能成功,靠的不是运气,而是扎扎实实的技术积累。”不是讽刺哟……你知道那个年代的计算机有多厉害的吧?

    熟悉的陌生人 回复:
    好舔
  • 2024-05-23 00:28

    除了中国印度美国都拍到了,说明我们拍的不是同一个月球

  • 2024-05-24 09:33

    有些媒体小报,为了吸引读者或观众眼球,不惜歪曲或妄加猜测专家或公众人物的讲话,混淆视听,影响大众主观判断。这样的媒体人最好绳之以法。

  • 2024-05-26 15:46

    看到了中国月球空间站的效果图,再看看美国人阿波罗载人登月图,太落后了,居然是有庞大的发电站,庞大的天线传输信号?美国人通过月球车上的小小天线就可以向地球电视直播了,而且是用模拟信号发生器!毫无卡顿延迟,当然精美公知科普道是先发送给月轨舱,然后再发送回地球?轨道舱难道是数字信号?还是人工手动发射?

  • 2024-05-21 22:44

    月球地图中国率先制出,美国所谓登月那么久为什么没有首先制作一幅像样的月球地图。

  • 2024-05-23 15:34

    杜绝载人登月隐藏的意外,各种内外势力都以各种态度和行为影响着。

  • 2024-05-25 01:12

    再扒底裤都没了

  • 2024-05-26 21:49

    你们就没点常识吗?人类探测月球背面登陆,第一次是中国,这是美国都承认的。就说明美国从没在月球背面登陆过。现在这个盆地在月球背面,你们怎么可能找到美国的登陆痕迹? 为啥中国不在月球正面登陆?这就要说说中华民族的中庸性格,不愿揭人伤疤

  • 2024-05-22 06:47

    说登月是假的都是低学历者,无一例外。

    最帅的pig 回复:
    人如其名,瓜瓜[笑着哭]
    蟑螂真讨厌 回复:
    马斯克低学历,特朗普低学历,斯诺登 都是美国人
  • 2024-05-21 22:22

    能把拍摄的图片拍的更清晰不就没人说美国登月造假了。他们拍的出来吗?

  • 2024-05-23 17:27

    美国那时连火箭都没有,用竹杆顶上去的吗?

  • 2024-05-24 10:05

    说了这么多让我都以为是我们偷了美不的登月技术呢,那时候美国有我们的这些技术吗

  • 2024-05-25 19:44

    我是不知道美国到底有没有登过月的,只是从很多消息里看到的,连很多美国人都说登月是假的,包括斯诺登也说假的,影像资料里也看到美国登月的人一落地就活蹦乱跳的,太假。反过来,不管谁一说假的,国内一些公知就跳脚,比美国人还难过

  • 2024-05-26 11:40

    质疑真假是为美国好,让美国政客练练脑子,省得一天就知道低级的抹黑造谣别人啥的。你们这帮公知带路党,又快把美国带沟里去了。

  • 2024-05-25 13:37

    有人登陆与无人登陆根本就是两码事[笑着哭]

  • 2024-05-22 07:07

    嫦娥二号的分辨率是7米,根本不可能为阿美利加证明“载人登月”

  • 2024-05-22 09:10

    裴总从来没有提阿波罗盆地,他讲的是阿波罗号的盆地,放慢录音带可听到号字。是指当年阿波罗号登月的盆地。难道裴总不知道美国的登月地点?

    五子祺 回复:
    是的,裴总莫名其妙说的阿波罗盆地没有,这句话没有任何意义,nasa局长还回应说现在技术是拍不到的痕迹,两者呼应,所以裴总想说的就是拍不到阿波罗号登月盆地的痕迹。
  • 2024-05-24 06:50

    都2024年了还有人相信美国佬几十年前载人登月![抠鼻]

  • 2024-05-25 19:26

    假的,美国人自己承认了,只是政客为了面子不发表意见而已

  • 2024-05-22 05:48

    七米的分辨率图像中物体有这么大的话,实物可能有上百米。如果实物只有三四米,七米的分辨率是拍不到登陆器的

  • 2024-05-25 18:56

    美国佬的月球车被外星人开走了,所以拍不到了[点赞][点赞],对吧,[得瑟],继续编

  • 2024-05-25 13:48

    很好的科普文章,但月球上有航天器遗迹不等于曾经载人登月!

  • 2024-05-25 18:16

    探测器上去了我信 人上去了有点问题 几十年之前就能登月了 现在登月就说资料丢失登不了了 寻找新的方案 骗鬼呢

  • 2024-05-26 14:07

    阿三和老美照片都是假的。拿假的东西怎么能证明他们的事实

  • 2024-05-27 15:13

    完成我们自己的目标即可,管他们干啥?

  • 2024-05-28 11:12

    拜登去见上帝了,美国佬永远回不来的

  • 2024-05-28 09:31

    美国登月都是假的,月球上那些都是他们专门布置的场景,就这样

  • 2024-05-28 19:09

    恶霉国对于我们是直接的诋毁和污蔑,身为中国人质疑一下都不行,让有些人这样的着急,这倒是令人感到奇啦怪啦!

  • 2024-05-28 08:18

    世上怪事多,即然是真的,几十年了愣是没有任何国家的卫星拍摄到阿波罗登月仓,登月车!这成就,个人一小步,人类一大步,美利奸几十年了,就不想拍摄一下月球上面的登月仓和登月车,好显摆显摆,宣扬美利奸在蓝星如何牛逼,什么逻辑?这才不符合逻辑,如此惊天成就不值得拍摄?

  • 2024-05-28 12:23

    11号加12号你确定是和前面6次一样?

  • 2024-05-27 12:49

    哈哈,还是假,写了这么多没用,以后别写了,没用,真的没用,劝美粉,还是写写怎么救美国别老往中俄坑里跳。[呲牙笑]

巅峰高地讲堂

简介:专注武器装备科普,探寻军工领域前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