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很多人在查出后都会纠结是否需要做手术。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甲状腺结节都要通过手术治疗,这要依据结节的具体情况来判断。
首先,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在所有甲状腺结节患者中,良性结节占比约 85% - 95% 。
对于良性甲状腺结节,如果结节较小,没有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也没有影响甲状腺功能,一般是不需要手术的。
这类结节通常只需定期复查,通过甲状腺超声和甲状腺功能检查等手段,监测结节的大小、形态变化。
例如,一些直径小于 1 厘米且生长稳定的良性结节,大部分患者可以长期观察,不必急于手术。
即便结节稍大,但只要没有引起明显的症状,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压迫症状,且甲状腺功能正常,也可以选择保守治疗。
临床上有不少患者,结节大小在 2 - 3 厘米左右,通过定期复查,结节长时间没有明显变化,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生活状态,没有进行手术干预。
然而,对于恶性甲状腺结节,手术往往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甲状腺癌在甲状腺结节中的发病率约为 5% - 15% 。
一旦确诊为甲状腺癌,通常建议尽快手术切除,以防止癌细胞扩散和转移,提高治愈率。
尤其是对于一些高危的甲状腺癌,如未分化癌,因其恶性程度高、进展快,手术治疗刻不容缓。
另外,即使是良性结节,如果出现了明显的压迫症状,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需要考虑手术。
比如,有的患者因结节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夜间无法平卧,这种情况下,手术切除结节可以解除压迫,恢复正常呼吸。
还有部分良性结节,虽然甲状腺功能正常,但短时间内结节迅速增大,或者超声检查提示结节有恶变倾向,如结节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有钙化等,也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明确结节性质并进行相应处理。
甲状腺结节不做手术行不行,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大部分良性、无症状的甲状腺结节可以定期观察,而对于恶性结节、有明显压迫症状或有恶变倾向的结节,则通常需要手术干预。
患者在面对甲状腺结节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